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采用标准化护理管理并观察该种护理效果。方法:设置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时间段,设置162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一般组和标准组,一般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标准组采用标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一般组和标准组介入治疗成功率和死亡率对照中,一般组分别为87.62%、2.46%,标准组分别为98.76%、0.00%,(x2=11.594,p=0.011),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采用标准化护理管理效果优良,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标准化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一套科学、系统且敏感的护理质量指标,以指导临床该类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的护理实践,同时为该领域的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利用系统评价法总结涉及骨科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的文献,以文献证据综合结果为依据,课题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和小组讨论法整合出骨科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计算公式以及数据收集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函询专家拟定指标的重要程度、公式合理程度及数据收集方式的可操作程度进行评定。对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了9项骨科病人神经运动功能评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其中结构指标1项,过程指标5项,结果指标3项,并针对各指标对应其定义、计算公式及数据收集方法。2轮函询结果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37和0.864,2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384和0.397。结论:基于敏感指标的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标准内容与敏感指标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体现了骨科专科护理服务特点,可为全面、精确、针对性地改善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敏感指标 骨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CI管理在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住院内科的5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管理),观察组(25例,JCI管理),对比其处置效率。结果:观察对比两组处置有效率,观察组处置有效率为92.00%比对照组7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04,P=0.004),(P

  • 标签: JCI管理 常规管理 危急值报告制度 处置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68例护理学专业学生,将所有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通过调查问卷、技能考试和试卷的方式评估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得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病例分析和综合技能方面的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也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会僧的整体素质。

  • 标签: 临床护理 教学质量 学生标准化病人
  • 简介:摘要:现阶段,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了解,不同标准下的儿童自身的营养情况也是不相同的。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生了营养过剩的现象,需积极进行调整。本文针对不同标准评估儿童青少年进行分析,通过提出统计数据、身高年龄、营养标准、身体超重四方面的比较,证明了不同标准评估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发生率比较的重要性。

  • 标签: 不同标准评估方式 儿童青少年发展 营养过剩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早产儿实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96例早产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维护方法,观察组采用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早产儿 PICC维护 标准化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带教计划在临床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12月40名护生,计算机分组A组、B组,各20例,A组采用常规带教,B组采用标准带教计划带教,观察A组,B组临床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结果:B组护生带教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均高于A组(t=7.867/2.893,P

  • 标签: 标准带教计划 临床护生 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标准化护理管理是保证医院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对改善日趋恶劣的医患关系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提高医院护理标准化管理,做好医护质量监管,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提高医院服务能力,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将从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出发,从医院、患者、制度、社会四个维度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原因,并对医院护理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进行具体阐述,研究其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实际作用,希望能给新时期的医护工作标准化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护理 标准化 管理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这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是相关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次发生,比如阜阳奶粉事件,使229人受害,189人轻中度营养不良,28人住院,12人死亡,其致病原因是蛋白质不合格率为68.2%,脂肪不合格率为84.5%,钙锌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不合格率占50-80%。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笔者针对食品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分析进行相关的探讨,说说对我的一些看法。

  • 标签: 食品卫生 标准 卫生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观察组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交接班中,发生投诉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的投诉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护士病情掌握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干预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中,能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深入了解,有效的避免发生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护理不良事件,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 标签: SBAR标准化沟通 急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脑疝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0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中的2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剩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则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颅内压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脑疝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心理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例,以入院时间分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注化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心率、血压水平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86.5±1.5)次/min、(132.6±4.5)mmHg、(81.5±2.0)mmHg,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7.5±2.1)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重症心理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可以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力衰竭 标准化护理流程 重症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社区急诊转运患者实施标准模式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录的78例社区急诊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分析,实验组开展标准模式化护理干预,对护理纠纷率、护理满意度、交接时间等指标汇总。结果:对照组、实验组交接时间对比后者较短,护理纠纷发生率对照组较高,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针对社区急诊患者开展标准模式化护理有效减少护理纠纷、护理缺陷等不良事件,提升急诊转运期间的护理质量,保证了社区医院的交接效率。

  • 标签: 标准模式化护理 社区急诊患者 转运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标准化管理和中医药防控技术在发热门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1月在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治疗的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管理办法,观察组添加标准化管理联合中医药防控技术。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病情掌握、专业水平、护理文书及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发热门诊 标准化管理 中医药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肿瘤科60例肿瘤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癌因性疼痛评分[(2.94±0.67)分]、[癌因性疲乏评分[(2.85±0.94)分]、SAS评分[(41.68±4.83)分]、SDS评分[(42.40±5.19)分]、PSQI评分[(10.41±1.9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3.45±6.37)分、(84.39±6.28)分、(82.46±5.14)分、(83.57±5.69)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96.67%)与对照组(80.00%)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应用标准化循证护理进行肿瘤患者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肿瘤疼痛 标准化循证护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护理绩效的分配中应用标准化工作量法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选取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就职于本院的48位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护理人员实施标准化工作量法,予以对照组进行传统工作量法,比较两组护理者对标准化工作量法的评分和两组护理人员对不同工作量法的满意度。结果:接受标准化工作量法护理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传统工作量法的满意程度,对照组的护理者对传统方法的评分明显低于标准化量法,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绩效分配 标准化工作量法 传统工作量法 满意度 评分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治疗以标准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开展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为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间,均为我院收治胰腺癌治疗70例患者,患者以抽签法作随机分组,参照组34例行标准根治术,研究组36例行扩大根治术。以患者切除率、并发症及疼痛状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切除率计算值、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及机体疼痛评分与参照组对比均有显著优势(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将标准化护理流程运用到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138名在我院消化内镜室接受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段在2020年6月到2021年5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标准组和基础组两组,每组69人。标准组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标准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基础组患者低;标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护理质量管理 标准化护理流程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20.04起筛选病例直至2022.04,在我院消化内镜室中选出106例接受内镜诊疗的患者,做随机数字表分组,并以之为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3例、标准化护理),综合分析内镜使用情况,对比患者的身心舒适状态,并从多角度评价护理质量。结果:相较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诊疗时间更短、依从性评分更高、不适症状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p<0.05);身心舒适状态在护理后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SAS、SDS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使用标准化护理可加快诊疗流程、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感与不适症状、调节负面情绪,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室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准确执行标准馒头试验中的效果,以使患者获得准确试验结果,得到正确、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成立“糖心圈”的品管圈,组织活动组员采用了头脑风暴法确立并以“提高护士准确执行标准馒头试验”为组织活动主题,对执行的标准馒头试验准确率进行详细分析调查,通过分析发现了影响准确执行率的几个最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三个具体可执行的对策:制定了标准馒头试验注意事项提示卡、对配餐员进行培训,护士确保订餐成功并及时对患者指导及落实进餐情况、设定计时器并提醒护士下次抽血时间;对策实施后比较了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准确率的变化及活动前后有形的成果及无形成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准确执行率仅有56.25%,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后,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准确执行率提高到了78.95%,提高了22.7%。结论:通过开展这一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提高了护士执行标准馒头试验的准确率,反应患者真实的胰岛b细胞功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指导医生有效用药,提高护士工作计划性增强团队协助性,还能大幅度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自身业务水平,从而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 标签: 品管圈 标准馒头试验 准确执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