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线导管护理对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的56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中线导管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得知,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导管脱出、静脉炎、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影响、活动受限以及症状等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重症患者来说,针对性实施中线导管护理,可预防导管对血管的损伤,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 标签: 中线导管护理 置管时间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合并甲状腺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间结节性甲状腺合并甲状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测,回顾分析超声诊断结果,并比较良恶性结节的二维超声特征、血流信号强度等。结果:将超声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7%(58/75)、24.8%(11/47),总的诊断准确率为58.1%(61/105)。观察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征象和血流信号强度,可见,良性结节多有边界清晰、回声稍高、囊实性病变的情况,显示率显著高于恶性结节,且血流信号为0级+Ⅰ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恶性结节,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合并甲状腺癌的图像清晰,有特征性表现,且良恶性结节有较大的差异,且操作简单、方便,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经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消化道黏膜下物(SMTs)是指来源于非上皮细胞组织的病变,大多数患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多在普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普通内镜检查无法准确评估黏膜下病变的性质,而超声内镜(EUS)的问世及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EUS利用超声探头与内镜技术结合既可以直接观察病灶黏膜表面,还可以通过超声扫描获得病灶及周围器官组织断层的组织特征,EUS检查还具有受周围组织器官干扰小、图象分辨率高等优点。本研究将本院2016年5月—2019年8月行EUS检查的并且有病理结果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 超声内镜 病理类型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吸收伤口敷垫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清除术后伤口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清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同时予以A组常规无菌纱布外贴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双侧结节性甲状腺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次全切手术,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比对照组长,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实施脑活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1-2020.7内接收的68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5例,常规治疗联合脑活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以及痴呆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7.1%,显著较78.7%的对照组高,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5.7%、15.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段痴呆程度分值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建议采纳脑活素,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脑活素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 临床效果 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