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综述全面阐述了脑胶质分子标志物的类型、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在脑胶质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了当前研究的成果与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 标签: 脑胶质瘤 分子标志物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神经外科治疗脑胶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病例总数40例(2022年1月-2023年1月),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方法)和观察组(神经外科显微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更高(P<0.05),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时间更快(P<0.05),随访一年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方法治疗脑胶质能提高切除率和疗效,降低复发率,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借鉴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现有的诊断肿瘤复发和治疗相关性改变影像技术主要为磁共振成像(MRI)、功能磁共振(fMRI)和成像组学(MRI)是一种新的成像方法。目前,成像组学技术已成为胶质手术后病理变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其应用于胶质手术后相关变化的成像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脑胶质瘤 复发及治疗 影像学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在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腹膜后神经母细胞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腹膜后神经母细胞手术患儿家属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 标签: 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手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收诊的120例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对患者康复效果更为理想,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CAR-T细胞免疫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收诊的120例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对患者康复效果更为理想,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CAR-T细胞免疫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在脑胶质术后及放疗化疗联合治疗后病情进展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0例脑胶质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5个病例作为实验组,5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以及标准放疗和化疗,而对照组接受相同的放疗和化疗方案,但不包括贝伐珠单抗和替莫唑胺的联合使用,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总生存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的标准放疗和化疗基础上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期,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脑胶质瘤 贝伐珠单抗 替莫唑胺 放疗化疗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淋巴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以淋巴患者为观察对象,共48例参与,均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患者,入组后,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一组观察组(n=24)予以预见性护理,一组对照组(n=24)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淋巴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作用显著,具有积极效果。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效果 生存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胞因子检测用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住院的FN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按照血培养结果分组,A组(26例,G-)、B组(32例,G+),对比两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结果 B组IL-2、IL-4水平低于A组(P>0.05),B组IL-6、IL-10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  细胞因子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FN、制定FN患者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胞因子检测 粒细胞缺乏 发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24,鲨肝醇治疗)与研究组(n=24,rhG-CS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BC)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WBC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rhG-CSF在治疗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中有显著效果,可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WBC正常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检测中单核细胞异常结合散点图分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YSMEX XN2800血常规检测及血细胞分类计数(DIFF)散点图异常报警信息,选择庆阳市地区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1例初发恶性 血液病住院患者血常规进行分析。结果:101例恶性血液病中,76例(75.2%)单核细胞比例增高29例(28.7%)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101例(100%)DIFF散点图异常,45例(44.5%)白细胞增高,32例(31.6%)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全部减低,17例 (16.8%)血小板增高,59例(58.4%)血小板减低,进行血涂片复检,原始细胞符合率为69.3%,未成熟粒细胞符合率为 44.6%,散点图异常提示符合率100%,后对101例进行骨髓形态学、外送骨髓流式细胞学、骨髓活检、细胞遗传学确诊为新发恶 性血液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型和急性淋巴细胞型,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慢性淋巴细胞型髓系白血 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DIFF散点图具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其他疾病类型的DIFF散点图特征不明显。结论:血细胞检测中及 散点图异常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血细胞计数 单核细胞 散点图
  • 简介:【摘要】NK细胞疗法,全称为自然杀伤细胞疗法,是肿瘤免疫治疗手段当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属于过继性细胞治疗的一种方式。NK细胞疗法是通过分离自体或者异体免疫效应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并回输到患者体内,直接杀伤肿瘤,或者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NK细胞疗法目前主要是处在一期或者二期临床试验阶段,随着NK细胞纯化技术以及扩增技术的不断改进,NK细胞疗法逐渐成为过继性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NK细胞,NK活性检测,NK功能检测,杀伤功能评价
  • 简介:摘要:笔者认为脊髓血管多造成下肢乏力、感觉异常等症状,中医治疗方面,多标本兼治,针对脊髓血管,笔者采用通元针法,取督脉之百会、前顶、后顶、病变脊髓周围围刺,通督养神,重塑脊髓功能,结合腹部气海、天枢、关元,引气归元,协调后天之气血,机体乃复。

  • 标签: 通元针法 脊髓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结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因子在促进腰椎术后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6月我院腰椎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换药治疗,观察组予以红外线结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红外线结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因子在促进腰椎术后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红外线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因子 腰椎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验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仅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优缺点和协同效应。结果: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和其他异常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加对血液疾病诊断的信息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如骨髓、脂肪、脐血、脐带、胎盘皮肤、牙髓、肌腱以及胎儿附属组织等,常见于研究从骨髓中分离,但骨髓中干细胞的含量较低,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01%-0.01%。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越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随着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它的优势也越发的显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易于从废弃的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相对于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从取材上会给供者带来一定的创伤性痛苦来说,UC-MSCs的取材更为方便且成本低不涉及伦理问题,同时胎盘会对UC-MSCs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毒以及病菌的污染,提高了脐带分离的成功率,保证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UC-MSC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急疹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发热患儿,通过回顾性诊断分成上呼吸道感染组(n=62)与幼儿急疹组(n=58),在入院第1d、第3d及第5d抽取患儿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幼儿急疹组患儿入院第3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绝对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P<0.05);上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P>0.05);幼儿急疹组患儿入院第1d和第5d的血常规与上呼吸道感染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第3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上呼吸道感染组(P<0.05)。结论:幼儿急疹在出疹前会大量消耗中性粒细胞,出疹后中性粒细胞会逐渐恢复正常。

  • 标签: 幼儿急疹 中性粒细胞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