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甲亢心脏)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的心脏损害。甲亢对心脏产生多方面影响,如窦性心动过速、房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收缩高血压、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外周血管阻力改变、继而引起肺动脉压升高、心力衰竭等一系列紊乱。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21.8%,常发生于甲亢后2—3年。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甲亢性心脏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诊治 窦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观察短期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难治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和脑钠尿肽变化.方法应用米力农治疗难治心力衰竭患者2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的变化,并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脑钠尿肽.结果2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16/20).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肺毛细血管楔压、中心静脉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脑钠尿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20.6±305.6)μg/L比(1201.4±750.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例出现恶心、不适感、室期前收缩,经纠正低钾血症,减慢输液速度后消失.结论米力农治疗老年难治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 标签: 米力农 利钠肽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肝硬化分级相关.方法收集肝源糖尿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健康对照者30例,监测血清25-(OH)D3水平,并计算Child-Pugh积分,分析肝源糖尿发病机制与病情相关.结果肝源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25-(OH)D3水平分别是(38.23±12.47),(63.33±13.58),(86.14±16.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源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积分呈负相关(r=-0.363,P<0.05).结论低水平维生素D或是肝源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之一.

  • 标签: 肝硬化 糖尿病 2型 维生素D 肝源性糖尿病 CHILD-PUGH分级
  • 简介: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5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随机法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mg,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法骨化醇胶囊0.5μg,每日1次;同时2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钙剂600mg,连续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骨密度(BMD)、生化指标,采取VAS法评价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2、L3、L4、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分别增加了3.61%、4.76%、3.66%和5.06%;观察组的骨密度值分别增加了3.57%、4.71%、3.61%和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疼痛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增加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程度;但阿仑膦酸钠片服药方便,患者顺从较好,较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阿仑膦酸钠片 阿法骨化醇胶囊 老年骨密度
  • 简介: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与下肢骨折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是否存在相关及临床监测意义。方法筛选我科老年人下肢骨折病人110例,其中确诊DVT阳性者45例,DVT阴性者65例,入院后抽血检查FIB与D—D,比较DVT阳性组(实验组)和DVT阴性组(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有无存在差异,把确诊DVT患者给予一致的治疗措施,分别于治疗后3、7、11、19天再次测定FIB与D—D。结果老年人下肢骨折后DVT阳性者与DVT阴性者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数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与下肢骨折后发生DVT存在相关。联合监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并发DVT有较高的诊断率,对于DVT阳性组给予治疗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可以反映治疗效果,两者临床监测可以作为观察疗效的参考。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诊断 临床监测意义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帕金森抑郁状态患者,并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抑郁状态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帕金森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前、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Webster评分评估其临床疗效,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结果通过哈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观察组轻、中、重度抑郁分别占53.33%、30.00%、16.67%;对照组轻、中、重度抑郁分别占56.67%、33.33%、10.00%;观察组治疗4周后、8周后,抑郁状态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6.67%和8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3%和26.67%)(P〈0.05)。观察组治疗4周和8周后,帕金森神经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70.o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和30.00%)(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抑郁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改善患者帕金森神经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状态 帕罗西汀
  • 简介:Graves(GD)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GD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drugs,ATD)、131I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131I治疗以其简单、方便、经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当然,131I治疗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制定131I剂量时应综合均衡多种影响因素,为患者制定最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GRAVES病 131I 治疗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个体化治疗方案 抗甲状腺药物
  • 简介:2011年,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启动按种付费试点改革,随后该支付方式被推向全国。实施按种付费确实有利于减轻新农合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但具体的政策执行却需要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和落实。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新农合按种付费方式实施情况的研究,了解医疗机构在实际执行按种付费制度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合理改善医院新农合按种付费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按病种付费 新农合 单病种付费
  • 简介:目的探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ROP-Com)的预测效果和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成都市四个社区408例老年人进行关于跌倒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跌倒风险评估采用修订版FROP-Com.结果经过修订版FROP-Com量表对408例老年人评估后显示,该量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灵敏度为77.6%(66/85)、特异度为93.2%(301/323)、阳性预测值为75.0%(66/88)、阴性预测值为94.1%(301/320).结论修订版FROP-Com量表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评估功能,可作为跌倒评估工具在我国社区使用.

  • 标签: 老年人 危险因素 跌倒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2型糖尿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血管病变分为血管病变组(49例)和无血管病变组(79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L-PLT),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管病变组患者MPV、PDW和L-PLT较无血管病变组增高[(13.98±2.35)fl比(11.53±2.06)n、(15.87±2.18)n比(13.51±2.01)fl、(10.91±1.34)×109/L比(8.72±1.03)×109/L],PLT较无血管病变组降低[(115.2±10.5)×109/L比(129.6±8.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变组MPV、PDW、L-PLT、PLT与对照组[(10.41±1.95)n、(11.15±1.88)n、(6.21±0.98)×109/L、(176.5±7.2)×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有助于糖尿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对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小板相关参数
  • 简介: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的检测,评估CysC在糖尿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其中38例UAE在30~300mg/24h的患者归入早期糖尿肾病(DN)组,28例UAE<30mg/24h的患者归入无肾病的糖尿(NDN)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其中25例UAE≥30mg/24h的患者归人高血压肾损害组,27例UAE<30mg/24h的患者归入高血压无肾损害组;6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检测UAE、CysC、肌酐含量.结果早期DN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DN组[(1.84±0.83)mg/L比(0.41±0.62),(0.66±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DN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肌酐和U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肾损害组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无肾损害组[(0.93±1.04)mg/L比(0.41±0.62),(0.69±0.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无肾损害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肌酐和UA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可作为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对患者病情进展有很好的了解,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降低和避免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胱抑素C
  • 简介:目的:探索溶血试验替代体内眼刺激试验(Draize试验)用于评价隐形眼镜护理液眼刺激的可行。方法:采用Draize试验及溶血试验(hemolysistest)对10种不同品牌的隐形眼镜护理液进行评价,分析溶血试验结果的LogHC50(LogHC50为50%红细胞溶血的受试物的浓度)与Draize试验结果的相关。评价其特异性(%)和准确(%)。结论:溶血试验结果与Draize体内试验结果特异性为100%,准确为100%。

  • 标签: 隐形眼镜护理液 眼刺激 体外试验 替代方法 溶血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和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将60例扩张型心肌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地高辛、氢氯噻嗪、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和螺内酯,两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心胸比、BNP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安全,并能改善心室重构。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贝那普利 螺内酯
  • 简介: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X线检查复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2.0±2.0)周和(13.8±2.4)周,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19/20)比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掌倾角、桡骨短缩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0.6±4.7)°比(6.6±4.0)°、(0.8±0.5)%比(1.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偏角复位情况虽然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发生率为5.0%(1/20).结论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板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桡骨骨折 老年人 掌侧入路 T型钛板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促炎和抑炎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糖尿肾病诊断患者64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单纯厄贝沙坦组32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组32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所有入选患者空腹血清中促炎因子CRP、IL-6及抑炎因子IL-10、TGF—β表达水平。结果经16周治疗,联合用药组TC、TG、LDL及UAER水平较厄贝沙坦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厄贝沙坦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血清促炎因子CRP、IL-6表达下降更明显,而抑炎因子IL一10及TGF一13表达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在厄贝沙坦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抑制炎症.纠正促炎和抑炎失衡.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阿托伐他汀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及下肢肌电图检查,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OSAHS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分析2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与OSAHS的相关。结果OSAHS组47例,对照组38例。OSAH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44.3±23.4)次/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5)次/h,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0.917±0.037、0.728±0.101,均低于对照组的0.956±0.016、0.890±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OSAItS组27例(57.4%,27/47)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12例(31.6%,12/38)合并周围神经病变,OSAHS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44.3±4.1)m/s比(46.7±3.6)m/s、(34.1±5.1)m/s比(37.7±4.2)m/s、(36.2±4.7)m/s比(40.7±3.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2.12,95%C1:0.68~5.13,P=0.032)、OSAHS(OR=1.52,95%CI:0.42~4.61,P=0.026)与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结论OSAHS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相关。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糖尿病 2型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微博因其即时、操作简单、互动强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新型推广平台,医院借助微博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弱势,推动医院宣传与时代要求结合.以微博的特点为基础,分析了医院进行微博宣传的必要和有效的宣传策略.

  • 标签: 医院 微博宣传 必要性 策略
  • 简介:阐述了PVC输液器存在含有增塑剂DEHP,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使某些药物被PVC吸附,降低疗效等不足,介绍了易溶出DEHP与被PVC吸附的常用药物。分析了TPE输液器具有不添加增塑剂DEHP,对药物无吸附等优势。

  • 标签: PVC输液器 增塑剂DEHP 吸附 TPE输液器 安全性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拟诊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1例临床拟诊为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31例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或经皮肺穿刺病理除外结核、真菌、化脓炎、肺癌而拟诊机化性肺炎24例,无病理检查结果而经激素治疗有效拟诊7例.21例患者具有典型机化性肺炎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短期(6~14d)激素治疗后影像学结果明显改善.随访6~25个月,复发6例,均发生在激素减量过快或停药患者中.结论临床上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结合临床影像学特点、病理检查除外其他疾病是拟诊机化性肺炎的重要指标;对于无病理检查患者短期激素治疗有效有助于诊断.过早激素减量容易导致复发.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机化性肺炎 肺活检
  • 简介:文章简单介绍了蒸汽锅炉和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蒸汽锅炉存在的问题;结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蒸汽锅炉和蒸汽发生器的费用支出进行了对比;详细介绍了与蒸汽锅炉相比蒸汽发生器的优势,最终得出了结论。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蒸汽锅炉 节能高效 安全性 费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