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基于构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为实现目标模式,需要充分发挥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合力作用。开展基础研究,制定法律法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立法在形式上应体现多层次性,以法律或法规形式作一些原则规定,以规章形式进行具体规范。在立法内容方面,应明确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本身规定,同时对事业单位法人产权制度、破产制度、监管制度等均应作明确规定,形成完整的规定体系。

  • 标签: 法人治理结构 事业单位 法律法规 产权制度 合力作用 行政部门
  • 简介:摘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卫生体系和服务能力现代化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并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本文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点与策略、治理理念与战略路径。

  • 标签: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构建 治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以药养医”的医院药方管理模式弊端逐渐凸显,并成为影响与制约医药行业与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促使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以及经济性降低。为此,加快医药分业改革,实现医院药房的独立核算、照章纳税,即医院药房社会化,是医疗改革的重点。

  • 标签: 医药分业 医院药房 社会化 改革策略
  • 简介:摘要骨科住院患者多存在焦虑、悲观等情绪问题,影响疾病治疗及康复。本文以我院骨科康复小组成员为研究对象,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增加了服务对象的康复知识,缓解其心理情绪问题,构建起病友支持网络,增强了服务对象对康复的信心,为有效解决骨科患者心理社会问题提供了实务经验借鉴。

  • 标签: 骨科患者 社会支持理论 小组工作
  • 简介:摘要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门诊导诊、分诊工作是门诊服务的重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因此,进一步提高门诊导诊、分诊工作质量,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门诊 导诊 医院 礼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医学生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120名医学生,并且对其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20名医学生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0人,所有医学生的选取时间范围在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之内,其中对照组按照普通评价方式进行调查,观察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健康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医学生的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相对较为明显。结论总而言之,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可以得出医学生生命质量、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是影响医学生心理状况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医学生 生命质量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8年2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60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针对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情况。结果进行护理后,针对组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干眼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并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干眼症 社会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托康复训练在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改善社会功能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精神障碍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日托康复训练,治疗后将两组的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社会功能评分没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在社会功能评分上具差异有显著性(t=9.834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采取日托康复训练,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显著提高神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会功能。

  • 标签: 日托康复训练 精神障碍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调控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术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会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支持组患者护理后SAS、SDS、NPS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的主观社会支持度、客观社会支持度和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自尊水平评分、手术希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护理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开展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使患者的自尊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子宫全切除术 不良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