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无基础肺部感染的呼吸机相关性支气管炎(VAT)患者,观察雾化吸入痰热清针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无基础肺部感染的VAT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进行雾化,2ml/次,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雾化,每日3次。治疗期7天,观察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长、死亡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VAP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ICU住院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VAT的无基础肺部感染患者,雾化吸入痰热清针剂能降低VAP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支气管炎 痰热清 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比较纤维喉镜联合鼻内与单纯鼻内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纤维喉镜联合鼻内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鼻内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60/62)比80.65%(50/62)],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68%(6/62)比61.29%(38/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喉镜联合鼻内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可弥补单纯鼻内手术治疗的不足,其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单纯鼻内手术.

  • 标签: 内窥镜 喉镜 上颌窦囊肿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下不同开窗方式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以期为不同严重程度慢性上颌窦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60例确诊为单侧慢性上颌窦炎的患者,根据Lund.MackayCT评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颌窦Lund.MackayCT评分=1分的27例患者分为A组(13例)和B组(14例),上颌窦Lund.MackayCT评分=2分的33例患者分为C组(17例)和D组(16例)。开窗方式的选择:A组和C组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0em;B组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5—2.0cm;D组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即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0cm,同时行下鼻道开窗1.5~2.0cm。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比较各组主观症状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与鼻内下Lund—Kennedy评分改善情况。结果A、B、C、D四组术前SNOT.20评分分别为(8.73±2.63)、(8.69±2.41)、(10.22±1.79)、(10.81±1.84)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3.07±1.32)、(2.79±1.47)、(4.33±1.56)、(2.27±0.98)分,四组术后6个月SNOT-20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术前与术后6个月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术前SNOT一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鼻内下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术后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3.82±1.36)分和(2.57±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上颌窦炎病变较轻者(Lund.MackayCT评分:1分),上颌窦口扩大为〈1.0cm即可。对于病变较严重者(Lund.MackayCT评分=2分),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 标签: 内窥镜 上颌窦炎 上颌窦口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二孔法腹腔手术在肾囊肿开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应用改良二孔法腹腔手术行。肾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取腋中线髂嵴上2横指偏腹侧小切口。长1.5~2.0cm(A孔),手指内推腹膜,在手指引导下取腋后线第12肋缘下(B孔)置0.5cm套管。0.5cm套管和i.0cm套管分别从8号手套食指和中指穿过,和手套一起进入A孔,将手套的手腕部分反盖在A孔周围,手术皮肤贴膜将手套的手腕部分紧贴在患者腰部皮肤。常规游离肾囊肿表面。行囊肿开窗术,从B孔取出标本,A孔放置引流管。结果l例多发性囊肿术中改为三孔,余均通过改良二孔法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38(26±2)min;术后住院时间3~6(3.5±0.3)d。随访时间3~26个月,术后6例出现皮下气肿,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普通的腹腔器械进行改良二孔法腹腔‘肾囊肿开窗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同样开展其他后腹腔手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开窗术 改良二孔法
  • 简介:目的探讨在根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技术降低根管内厌氧菌数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牙体牙髓科需要对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进行根预备的患者40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治疗中同一患者使用橡皮障的患牙(n=40)作为实验组,将未使用橡皮障的对侧患牙(n=40)作为对照组,根预备前后进行根管内菌落采样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的牙齿经根治疗后患牙内厌氧菌数目明显减少(P〈0.001)。实验组术后菌落计数大大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根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能有效降低根管内微生物污染效果,对口腔感染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橡皮障 根管预备 厌氧菌 微生物污染
  • 简介: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内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预防中的作用。方法60例行ERCP患者根据术后是否使用NSAIDs预防急性胰腺炎分为对照组(30例)和预防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ERCP成功率、检查结果、术后血清淀粉酶的变化以及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60例行ERCP患者,50例插管成功,成功率为83.33%(50/60)。其中胆管、胰均显影22例,胆管显影14例,胰显影14例。预防组ERCP术后2、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227.3±62.9)、(292.4±39.6)U几,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2±96.2)、(513.3±86.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30)比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AIDs可以减少胰液的分泌量和降低胰酶的浓度,能够有效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预防医学 非甾体抗炎药
  • 简介:目的探讨液基膜式超薄细胞检测(TCT)联合阴道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2879例,经TCT异常者行阴道下宫颈活检。将TCT结果与阴道下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879例患者经TCT异常267例,其中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114例,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44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43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62例,鳞状细胞癌4例。267例TCT异常患者阴道下宫颈活检结果:宫颈炎9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6例,CINⅡ56例,CINⅢ78例,鳞状细胞癌3例。结论TCT联合阴道下宫颈活检,能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对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疾病 液基膜式超薄细胞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