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0例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设为观察组)和细菌培养法(设为对照组)检测细菌性痢疾。比较两组细菌性痢疾的检出率,观察不同状况患者的PCR循坏数。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细菌性痢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的细菌性痢疾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岁、存在便血、培养阳性患者的PCR循坏数最低,而年龄≥5岁、无便血、培养阴性患者的PCR循坏数最高。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在细菌性痢疾的检验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法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腹泻的患者70例,70例患者分别采用细菌培养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聚合酶链反应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酶链反应平均循环数在培养阴性、非脓血便、年龄大于5岁方面检出率最高,而聚合酶链反应平均循环数在培养阳性、脓血便、年龄小于5岁方面最低。结论在细菌性痢疾检验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准确性更高,临床医生对于腹泻患者细菌性痢疾检验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从而提高准确性。

  • 标签: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性痢疾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记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确诊的肺癌患者、肺良性病变患者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各选择3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运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的CEA(癌胚抗原)、CA125(肿瘤相关抗原125)、CA199(肿瘤相关抗原199)以及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四种血清肿瘤标记对于肺癌早期诊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的CEA、CA125、CA199以及NSE水平要高于对照A、B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EA和CA199两项指标水平的对比差异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肿瘤标记检测与肺癌诊断和分期判断有着密切联系,联合多项肿瘤标记检测,有利于对肺病变程度作出有效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肺结核治疗通过化学加免疫增强剂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肺结核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化学药物加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将比较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全程治疗痰菌转阴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化学加免疫增强剂治疗肺结核,尤其是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结核 化学物 免疫增强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验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多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对5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12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24例健康体检者的12种肿瘤标志水平作为对照,对肿瘤标志在不同组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74.1%(40/54),健康体检者的阳性率为4.17%(1/24),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明显比健康体检者阳性率高(P<0.05)。结论多肿瘤标志蛋白芯片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可促进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显著提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诊断 12种血清肿瘤标志物 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