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铅的测定方法,对于铅的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土壤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都存在不同方面或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得到较高的准确性或重复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是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常用方法,为验证 2种方法的适用性,并对比二者的准确性、精密度等,本工作中使用这 2种方法对 3种不同铅含量的国家标准土壤及 3个土壤实际样品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为土壤中铅含量的测定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土壤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的方法、疗效、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术中的注意事项,探讨该技术的改良方向。方法对我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的14例距骨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对其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7~24个月的随访(平均13.0个月)。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8%。结论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可实现理想的内固定,又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痛苦和距周组织损伤,减少距骨坏死的危险性,是一种实用效优的内固定方法。结合适当的手术时机,手术中注意尽量保护血运及提高复位质量,术后力争早期行踝关节功能练习,可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距骨骨折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甲巯咪唑软膏经皮给药后SD大鼠血药浓度和甲状腺组织中药物浓度,并与市售甲巯咪唑片进行比较以评价其透皮吸收性能。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甲巯咪唑软膏经皮给药组和甲巯咪唑片灌胃组,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并留取甲状腺组织。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浆和甲状腺组织中甲巯咪唑浓度,并比较两组药物浓度差异。结果经皮给药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灌胃给药组,甲状腺组织中甲巯咪唑浓度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甲巯咪唑软膏甲状腺局部经皮给药,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性能;与口服相比,甲巯咪唑软膏局部经皮用药治疗甲亢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甲巯咪唑软膏 透皮吸收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主要以口服药物为主展开救治,然而,药物于胃肠道的粘膜快速吸收的过程中,受很多因素影响,即将其归纳为生物药剂学。而生物药剂学是指药物于跨膜转运期间,受转运蛋白所影响,造成药物难以快速被胃肠道的粘膜所吸收,最终使药物于患者机体中的利用率、吸收率不断下降,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口服药物 药物吸收 生物药学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双能X线吸收法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男性和女性患者各640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对所有入选对象行腰椎(L2~4)前后位和侧位骨密度检测,记录骨质疏松的检出率.结果当T≤-2.0s时,男性和女性L2~4前后位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18.9%(121/640)和33.9%(217/640),明显低于侧位的45.8%(293/640)和61.4%(393/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2.5s时,男性和女性L2~4前后位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7.0%(45/640)和14.2%(91/640),明显低于侧位的17.2%(110/640)和37.5%(24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L2~4前后位和侧位骨质疏松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0s时L2~4前后位骨质疏松检出率与T≤-2.5s时侧位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X线吸收法对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均能较准确地展示出来,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吸收测定法 光子 骨质疏松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胃息肉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1.5~2022.5期间在我院行内镜下胃息肉切术治疗的100例胃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最后对比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于内镜下胃息肉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病情恢复加快。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下胃息肉电凝电切术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内镜下胃息肉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针对胃息肉患者,医护人员应重视并落实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下电凝电切术 护理 手术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高频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外科器械。随着电子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高频外科手术刀的临床应用,方便了医生的操作,目前已成为较为理想的外科手术器械。但临床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手术中引起的外科损伤偶有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对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诸多影响。因此,外科器械的安全使用越来越引起医院领导及手术室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医院手术室有关损伤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高频电刀电外科损伤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胃息肉患者临床中采用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治疗后的整体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胃息肉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至2020 年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内镜下切术n=40)和实验组(无痛胃镜下切术n=40),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分别为5.00%(2/40)和7.50%(3/40),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分别为20.00%(8/40)和25.00%(10/4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的治疗对胃息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对下消化道息肉实施切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为时限,以接受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5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2组加以研究,每组患者各为25例。所有对象均实施切治疗,参照组于常规内镜下完成手术,试验组于无痛肠镜下完成手术。比较2组手术的情况、治愈率以及并发症率。结果:2组对比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无痛肠镜 下消化道息肉 电凝电切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