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并落实相关的防护措施。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医护人员可能遇到器械、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应当应对不同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强化专业技能和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从而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工作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对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我院10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 结果 通过防护对策后职业损伤发生率及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情况合格率均优于防护前,(P<0.05)。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在对职业危害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并经过培训后,已经明确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危害的因素有哪些层面,进行了工作的预防与自我的素养评价,互相查漏补缺后,职业危害事件几率大幅度降低。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来源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职业素养因素几个方面,防护的措施也对症下药,针对性的导入有关的防护信息,护士的自我保护与专业能力同步化提升。

  • 标签: 护理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中心职业防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消毒中心工作满两年的工作人员,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未对消毒中心进行职业防护管理,而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对消毒中心进行严格的职业防护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职业防护行为达标率和职业伤害发生率。结果在实施职业防护管理后,消毒中心的这18名工作人员在职业防护行为达标率高于职业防护管理前(P<0.05),职业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职业防护管理前(P<0.05)。结论在医院的消毒中心进行严格的职业防护管理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达标率,有效降低了职业伤害发生率。可持续在消毒中心进行职业防护管理。

  • 标签: 消毒中心 职业防护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中的应用。 方法: 在我院选择 10 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进行常规管理,将这期间观察到的所有项目数据都归为对照组;于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实施风险管理,数据则归为观察组。 结果: 实验结束后根据刺伤、感染等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职业防护行为评分并进行对比,观察组及格率( 90% )高于对照组( 70%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防护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院所有工作中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消毒供应室几乎是整个医院细菌最多的科室,也是最容易出现感染的科室,所以需要医院以及相关部门提高重视。通过对此科室了解的逐渐加深,发现其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工作环境也相对复杂,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医护人员需长期处在大量致病源、锐器以及化学消毒剂的危险环境中。因此,需要重视在此环境中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暴露,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防护意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管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17例)和实验组(n=13例)。对照组予以分散式管理模式,实验组则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理论知识、临床考核情况;两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防护意识评价情况。结果:两组模式应用后,实验组理论知识、临床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模式应用后,实验组疾病救治能力、实际操作护理技能、观摩经验积累、掌握重点能力评分、规划时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防护意识进行相关分析,采用积极管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增加临床知识,提升防护意识,从而全面增加实际操作能力,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集中式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 防护意识 实际操作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和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将笔者医院消毒供应室2019年12月-2021年6月出现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问题进行汇总,总结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结果: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以及生物性危害等是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针对这些常见职业危害需要医院全面落实好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自我管理的力度。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较多,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需要落实与之对应的自我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8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A组(选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与B组(选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职业暴露因素分析+防护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医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毒供应室在医院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医院的肝脏。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肝脏”,在医院预防与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医院预防感染的源头,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基地,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点。其存在很多危害因素,不仅对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身心造成了伤害,而且对其他医护人员和患者也有很大影响。明确危害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危害因素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对保护供应室护理人员、患者、医院其他医护人员安全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根源及应对措施。方法于2018年8月,随机选取我院产科的100例护士人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调查研究对象的压力源分布情况以及前10项压力源得分情况。结果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根源按严重程度依次是患者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在前10项压力源中得分最高的为害怕工作中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论根据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根源来实施有效的工作压力应对措施,可显著缓解产科护士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产科护士 工作压力 根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防护依从性主要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干预前(1-6月)和干预后(7-12月)工作人员使用防护用具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统计其职业防护依从次数。结果通过有效干预,职业防护依从性显著提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管理措施,可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的依从性,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 标签: 去污区 职业防护 依从性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