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Gissane的恢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单侧跟骨骨折、Gissane改变大于15。的患者40例,均进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25例(试验组)参考健侧足跟骨X线片,术中将Gissane恢复。另15例(对照组)术中未将Gissane恢复。在术后1周通过X线片测量两组跟骨高长比,术后6和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Maryland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跟骨高长比高于对照组(0.60±0.04比0.5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和12个月,试验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88.9±5.7)分比(80.5±7.3)分和(89.5±5.5)分比(82.5±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Gissane有利于跟骨骨折的预后,在临床上跟骨骨折手术需要尽可能参照健侧来恢复Gissane

  • 标签: 跟骨 骨折 Gissane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应用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于我院眼科的120例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并随机的将其分为A、B、C三个组,其中A组40例,给予该组患者小梁切除术,B组40例,给予该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组40例,给予该组患者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C组与A组和B组的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的眼压与A组和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前和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较手术前视力均有所改善,其中C组比A组和B组改善效果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应用小梁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置入的效果较其他两种术式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 闭角型青光眼 三种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手术中的护理效果,讨论其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急性闭型青光眼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费用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患者的更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途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帮助患者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原发性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护理途径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闭型青光眼病患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闭型青光眼病患50例,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普通看护,护理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病患眼压、视力变化情况对比,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概率。结果护理组取得了96%的满意概率高于对照组的72%,护理组病患眼压和视力变化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闭型青光眼病患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病患眼睛视力的恢复功能,基层医院应普及。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