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人力资源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培训作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核心能力的有效措施,越来越受到各类组织的关注。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培训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传授知识。传授知识是员工培训的基本方面,包括本职工作所需的直接知识(如工作流程、规范、规章制度、组织发展战略等)和员工发展所需的其他知识(如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二是提高技能。员工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的核心资源,其工作技能的发挥是最主要的,也必须与工作严密结合。这其中包括专业操作技能、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三是引导态度。

  • 标签: 员工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 专业操作技能 系统 科学 认知能力
  • 简介:现代化医院医保管理需要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医保管理程序,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满足医保政策的要求,从而达到医院医保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目的。笔者重点阐述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为更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医保 信息化管理 单病种结算 临床路径
  • 简介:目的为癌痛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临床路径,使其进行癌痛规范化管理及治疗。方法将14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由疼痛专员、责任医生、责任护士组成的疼痛小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负责对患者进行癌痛程度、知识层次、自理能力的评估,制订相应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内容。对照组由责任医生、责任护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即治疗护理过程中进行宣教。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知识掌握情况、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以及医护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痛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疼痛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癌痛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 简介:目的:发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利于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提高。方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提供的2008-2012年度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与完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08-2012年度中仅2008年参加率和达标率低于95%,其余4年参加率和达标率均超过95%;参加Ⅱ类学分学习的人次远远高于参加Ⅰ类学分的人次,所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本单位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临床内容占69.9%,医患关系、法律法规、健康教育等项目仅占11.9%。结论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灵活的继续医学教育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卫生技术人员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
  • 简介:战伤伤病谱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卫勤保障的基础研究,对于合理使用有限的卫勤力量,有效组织筹措卫生设备和药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国外美军战伤伤病谱、国际疾病编码和简明创伤评分等相关伤病谱编码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减员预计,战伤伤病谱和灾害伤病谱编码研究进展,针对战伤伤病谱研究现状,综合比较分析并提出伤病谱研究的关键技术和启示。

  • 标签: 卫勤保障 战伤伤病谱 编码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形势下,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对于医院日常管理运营的意义,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实证调查,为医院更好地对其实施分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对数据的系统聚类分析,判断医院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结果共界定出23个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并按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对其进行有效分类。结论通过加强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管理,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 标签: 利益相关者 分类管理 公立医院
  • 简介: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广泛实施,老百姓"病有所医"得到了基础性保障。但医保定点医院不规范的医疗行为造成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基金的流失和浪费现象严重。根据医院使用医保基金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医院医保基金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将内部控制的触角延伸到医院医保管理业务的每个细微环节之中,有效防止滥用医保基金的行为发生。

  • 标签: 医保基金 内部控制 评价体系
  • 简介:在现代医院发展中,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是第一位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内的地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历年来在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医院以人员编制测算的沿革为切入点,剖析了医院在人员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优劣势,以此来反映医院在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 标签: 卫生技术人才 医院发展 人员配置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目的以PMC模式对门诊流程进行全面再造,促使门诊流程改造成功。方法确立系统组织结构,按照PMC步骤进行门诊流程的重塑和再建。结果采用PMC模式进行的门诊流程再造切实可行,操作性、时效性、控制性强。结论运用PMC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实现门诊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可有效地节省患者时间,改善医患关系,提高诊疗水平及提升服务质量。

  • 标签: PMC模式 门诊流程 再造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药库药品零库存模式下药房管理方法。方法利用实达信息系统与药品ABC管理方法,对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库房实行零库存管理。结果信息系统的完善保证了中药配方颗粒零库存管理的顺利实施;实行配方颗粒零库存管理提高了药品的周转率,资金的周转为10.65天,明显低于同行。结论零库存管理的实施,提高了药品采购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资金的利用率。

  • 标签: 零库存 中药配方颗粒 库存管理 信息系统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住院难的现象一直存在。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是解决人们住院难、提高医疗机构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医院风湿免疫科专科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4个指标的关系着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讨论降低平均住院日的措施和方法。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平均住院日 病床周转 病床使用率
  • 简介:微博因其即时性、操作简单、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新型推广平台,医院借助微博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弱势,推动医院宣传与时代要求结合.以微博的特点为基础,分析了医院进行微博宣传的必要性和有效的宣传策略.

  • 标签: 医院 微博宣传 必要性 策略
  • 简介:血管内超声成像通过安装在导管前端的微型超声探头从对血管内部对管腔横截面成像,近来被认为是冠脉血管检查的新“金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血管内超声成像和血管内超声成像探头的现有产品与技术研究进展。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换能器 冠脉造影 导管
  • 简介:中空纤维透析器是血液净化透析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超滤率和清除率是评价透析器治疗效果的两大性能指标。本文使用膜面积相等、同为高通量的三种不同材料透析器(三醋酸纤维透析器、聚醚砜透析器与聚砜透析器)作为实验材料,测试并比较三种材料透析器对小分子代表物质(尿素、肌酐)和中分子代表物质(磷酸盐、维生素B,2)的清除率,以及血液流率与清除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对透析器的临床使用及国内透析器制备行业的发展等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中空纤维透析器 清除率 血液流率
  • 简介:宁养社会工作服务是医学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需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专业服务方法,最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宁养社会工作服务的品质。

  • 标签: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 相关问题 医务社会工作方法
  • 简介:结合3G移动技术和虚拟代理技术,针对院长出差等不在医院的情况,特别设计开发医院移动虚拟院长办公系统,方便院长通过移动设备随时对医院情况进行掌握和管理.该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动态信息综合定量分析和查询功能,为院长及时掌握医院工作情况从而进行决策提供多方面的参考数据,还能根据预先设置参数,自动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各种设定数据信息到院长手机上,且必要时还能根据设置由虚拟院长代理代替院长进行决策.

  • 标签: 虚拟院长 移动应用 智能代理 3G移动技术
  • 简介:文章通过对北京某三甲医院护士站光环境现状的现场检测及数据整理,做出相应的科学评估,找出了影响护士站光环境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改造方案,为护士站光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 标签: 三甲医院 护士站 光环境 现状 改造
  • 简介:浓缩液的制备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用自动配液系统,并依据YY0598-2006《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标准,对该配液系统配制出的浓缩液的若干重要性能参数的进行了检测。

  • 标签: 血液透析 配液系统 浓缩液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基础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血压控制策略对血肿扩大和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入院第1天的基础血压(收缩压)水平分为A组(<180mmHg,1mmHg=0.133kPa)7例、B组(180~200mmHg)6例以及C组(>200mmHg)33例;同时根据不同的血压控制策略分为E组(平均动脉压下降≥20%)31例和F组(平均动脉压下降<20%)15例.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C组患者6个月致死/致残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21.2%(7/33)比1/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出现血肿扩大1例;F组患者出现血肿扩大4例,再出血1例,E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3.2%(1/31)比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2,P=0.018).结论患者发病初期的收缩压过高(>200mmHg)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积极地降压能有效减少血肿扩大和再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脑出血 血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