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1.概述随着区域医疗和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业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云计算模式的发展,对传统的PACS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影像的远程共享、远程影像教学和远程会诊都已经成为当前PACS系统面临的挑战。

  • 标签: DICOM PACS系统 远程会诊 应用 互联网技术 医疗服务
  • 简介:目前,国内各地医院规模越建越大,动辄七八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平方米,医院同一时段内接纳的患者及其家属也越来越多,科室越分越细,挂号、看病、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过程环节纷繁复杂,造成医疗动线越来越长,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扰。

  • 标签: 医疗设施 应用 设计 循证 医院规模 医护人员
  • 简介:作为医疗器械的一个分支,手术器械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大量生产、使用镀铬手术器械,不仅损害环境,而且不利于人身健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人类健康角度出发,全面推广使用无镀层手术器械是必然趋势。

  • 标签: 手术器械 无镀层
  • 简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越来越清晰地了解到环境设计对人类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医疗领域尤是。尽管许多年前环境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已经得出了一些可应用的成果,但直到最近才有建筑师开始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这种结合首先是从医院设计领域开始的。

  • 标签: 医院设计 应用 设施 老年 循证 人类健康
  • 简介:循证设计是力图以经验和观察为依据,将定性分析的指标量化,用以指导设计。要做到让设计符合运营、空间定性、设计指标量化,而不是我们目前普遍凭感觉的、模糊的、简单化的医院设计方法,这在中国还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 标签: 设计方法 室内装修 循证 应用 指标量化
  • 简介: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就医环境,改善服务质量是医院共同追求的目标。分诊叫号系统在医院的应用,使病人感到医院排队就医真正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同时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服务和管理水平。本文从系统的流程、原理以及构成和功能来介绍分诊叫号系统在我院眼科门诊的应用

  • 标签: 门诊 流程 功能 分诊叫号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根据中山市人民医院的52名ICU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资历、职称等综合因素从高到低将其分为四层,从第一层中选出6名作为6个组的组长,再分别从其它层中选取2~3名护理人员合成一个组,每组8~9人。以组为单位进行ICU护理工作,对ICU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对分层分组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ICU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行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后,ICU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ICU护理工作的质量均较之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护理工作中实行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得到很好配置的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热情,整体上提升了ICU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分层分组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五次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五次核查”制度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流程,使手术室查对过程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结果应用此流程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查对意识,较好地防避因查对不严造成的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应用“五次核查”制度进行查对,有效杜绝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五次核对 手术室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4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行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两者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64排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的肿瘤供血动脉数量大致相同,但对于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的三维结构,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论:64排CT血管成像可更好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在指导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64排CT 血管成像 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对比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镍钛合金接骨板手术内固定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观察组)采用镍钛合金接骨板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既往4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对照组)采用加压包扎、牵引固定及呼吸内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7.4%(38/39),与对照组的95.6%(4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5.56±1.73)、(16.18±3.20)d]明显短于对照组[(10.67±3.34)、(24.89±4.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迟发性血/气胸、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胸廓畸形发生率分别为5.1%(2/39)、10.3%(4/39)、2.6%(1/39)、5.1%(2/39)、2.6%(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9,45)、31.1%(14/45)、22.2%(10/45)、20.0%(9/45)、51.1%(2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救治中,镍钛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肋骨骨折 内固定器 记忆合金环抱器
  • 简介:目的探讨离退休干部护理服务新模式,提升部队服务保障水平。方法在科内组建团队护理小组,对住院离退休干部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团队护理模式,由多学科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护理。结果专科护理内涵质量提高,健康促进作用明显,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团队护理模式在现行护理工作中具有优势,是其他护理模式所不能替代,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团队护理 工作模式 离退休干部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及超声弹性分级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88例患者行灰阶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病灶在弹性成像图与灰阶声像图的面积比值即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根据超声弹性分级对甲状腺结节予以分级定性,以超声弹性分级1~3级诊断为良性,4~5级诊断为恶性,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8例患者灰阶超声检出116个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为良性93个结节,恶性23个结节。(1)超声弹性分级法诊断:86个结节术前超声弹性分级诊断为良性,与病理诊断符合82个(95.3%)。30个结节术前超声弹性分级诊断为恶性,与病理诊断符合19个(63.3%)。超声弹性分级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6%、88.2%、87.1%。(2)良、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93个良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为1.31±0.13,23个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为1.7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扣13.536,P=0.001)。(3)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最佳诊断临界点:以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1.52诊断为恶性,〈1.52诊断为良性,结果90个结节为良性,26个结节为恶性,其中90个良性结节与病理诊断符合89个(98.9%),26个恶性结节与病理诊断符合22个(84.6%)。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7%、95.7%、95.7%。(4)以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1.52诊断为恶性结节,对应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大于超声弹性分级≥4级的0.891;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弹性分级法(95.7%比87.1%,r=5.472,P=0.019)。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可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免水囊扩张低CO2充盈压对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行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免水囊扩张低CO2充盈压组(A组)、标准充盈压组(B组),每组50例。监测气腹前及气腹后30、60min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30、60min的pH值较气腹前均降低(A组:7.33±0.03、7.29±0.03比7.44±0.03;B组:7.32±0.03、7.24±0.03比7.44±0.0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气腹前均升高[A组:(44±4)、(51±4)mmHg(1mmHg=0.133kPa)比(36-1-3)mmHg;B组:(49±5)、(55±5)mmHg比(3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腹后30、60min的pH值较A组明显降低,PaCO2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气腹后30、60min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2%(6/50)、42%(21/50)和32%(16/50)、76%(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免水囊扩张低CO2充盈压对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较标准充盈压手术更安全。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二氧化碳 气腹 血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