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或者减慢细菌耐药性产生,我院实施了抗生素管理措施,探究抗生素管理干预对抗生素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实施以抗生素分级管理授权为中心的抗生素管理策略,抗生素管理干预期为2016年3-8月,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为干预前期,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为干预后期。选取干预前期13424例患者和干预后期152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干预前期和干预后期抗生素使用强度,各类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微生物培养的结果。回顾性分析干预前后我院抗生素使用强度变化情况和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果抗生素管理干预后,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强度下降最明显,为-75.87%,其次是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下降也非常显著。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抗真菌药,糖肽类,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的使用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头孢霉素的使用强度上升了27.65%。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显著降低,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降低最为显著。结论实施抗生素管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强度和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有利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生素管理 抗生素使用强度 细菌耐药性
  • 简介:摘要探讨带状疱疹患者急性疼痛强度与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200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人口统计学数据,采用单样本K-S检验、M-W检验和多个样本的K-W检验及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急性疼痛的平均得分为(56.8±24.6)分,急性疼痛的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有无免疫抑制、有无前驱期及其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体重指数、有无糖尿病史和发病部位与疼痛强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免疫抑制状态、前驱期的存在和持续时间是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强度的主要相关因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