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后路同期手术治疗脊柱侧的护理。方法对实施手术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的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未发生一起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训练呼吸功能及床上大小便;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的变化,预防迟发型神经损伤,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翻身的护理,重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运用姿态训练的同时,配合应用脊柱侧矫形器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0月,研究对象为6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前者运用姿态训练;基于此,后者结合脊柱侧矫形器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评分。结果:依据数据分析结果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评分均较高(P<0.05),符合统计学判断要求。结论: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应用姿态训练与脊柱侧矫形器联合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脊柱功能,有利于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姿态训练 脊柱侧弯矫形器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技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对45例脊柱侧进行胸椎侧畸形后路内定矫形+植骨融合矫形术的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时运用舒适护理采取的满意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脊柱侧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术后经治疗和护理伤口愈合良好出院。结论患者术后大多存在不舒适的感觉,通过责任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以及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再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或减低不愉快的程度,引导并协助患者学会控制疼痛和减轻疼痛,增强信念,树立信心,从而尽快地解除疼痛。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促使我们护理的责任心更加浓厚,高度体现了护理技术的价值所在。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弯,舒适,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侧术后的疼痛护理干预及施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脊柱侧术后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焦虑视觉模拟评分、使用止痛药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焦虑视觉模拟评分、使用止痛药的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柱侧术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止痛药的使用。

  • 标签: 脊柱侧弯术后 疼痛护理干预 施行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柱侧又称为脊柱侧凸,是一种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的脊柱三维畸形,特发性脊柱侧是其中较为特殊、常见的一种,发生在10岁至骨骺闭合前的青春期的被称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虽然治疗方式较多,但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以手法治疗为典型代表。本文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发病情况入手,总结手法治疗现状,旨在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手法治疗 现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脊柱侧人工髋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方法将40例脊柱侧合并双下肢内翻畸形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为患者制定系统、全面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于术后3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分观察功能康复的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分,术后3个月干预组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5%,对照组3个月随访髋关节优良率为55%,干预组髋关节优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早期、有计划、系统的护理干预,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脊柱侧弯 膝畸形 半髋置换术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R拼接技术在脊柱侧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脊柱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n=50)、乙(n=50)两组。甲组患者施行CT诊断技术,乙组患者施行DR拼接技术,将两组患者的全脊柱图像正位优秀率及Cobb角测量结果进行对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全脊柱图像正位优秀率和侧位优秀率上有显著的差异性,甲组分别为76.00%和68.00%,而乙组分别为96.00%和92.00%,乙组均显著高于甲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Cobb角测量结果上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乙组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DR拼接技术能够在精准测量Cobb角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全脊柱图像正位优秀率和侧位优秀率,这对于脊柱侧患者的康复治疗意义重大,因此该方式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DR拼接技术 脊柱侧弯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后路矫形术的疗效。方法:研究患者为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患者,例数为50例,研究开始时间:2018年1月,结束时间: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施后路矫形术治疗,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分析其疗效,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侧弯角度矫正率。结果:50例患者均治疗有效,有效率为100.00%,患者均行侧弯角度矫正,矫正率为82.56-96.66%。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针对特发性脊柱侧临床治疗中,探讨胸椎小关节训练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特发性脊柱侧患者,以28例为一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胸椎小关节训练,比较疗效。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锁骨角、盆骨倾斜角变小,Cobb角也变小,P<0.05;两组患者对自身形象的满意度评分具有差异,P<0.05。结论:在特发性脊柱侧治疗中,采取胸椎小关节训练能够减轻患者侧倾斜情况,提高患者对自身形象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胸椎小关节 训练 特发性脊柱侧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