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利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72例并分为两组,A组使用地屈孕酮治疗,B组使用黄体酮胶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保胎成功率88.89%,高于B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相比,使用地屈孕酮治疗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兆流产 地屈孕酮 黄体酮胶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流产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1月4日~2017年9月2日期间我院接收的20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另根据妊娠结局将同期40例早孕流产者分为流产组与先兆流产组,各20例,比较三组孕产妇的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流产结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别为(32.44±15.27)ng/mL、(115844±3275.5)U/L;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别为(13.54±5.13)ng/mL、(5476±1046.5)U/L;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别为(24.87±8.24)ng/mL、(9754±2365.2)U/L,另两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可将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作为预测早期流产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血清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早期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正常和异常妊娠应用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方法由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检查的79例孕妇,于孕妇妊娠第4周、第6周、第8周抽血行β-HCG和孕酮检测,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血清孕酮和β-HCG在妊娠中两者关系并非正相关,第4周与第6周血清孕酮分别低于5ng/ml和20ng/ml,则孕妇可能存在妊娠异常现象。孕妇妊娠前8周早期β-HCG3至4天增长幅度低于50%也可能存在妊娠异常。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同时进行β-HCG动态监测能够为各类妊娠鉴别提供重要依据,能够为临床进行各种异常妊娠早期诊断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血清孕酮 &bet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异常妊娠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研讨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及左炔诺孕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抽取88例患者进行讨论,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44例对照组(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左炔诺孕酮)和44例研究组(米非司酮+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左炔诺孕酮),对比两组治疗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其术后六个月时各指标状况,其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其LH、FSH、雌二醇、Hb、月经时间、月经周期等几个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时可将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药物联合使用,其疗效突出,月经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对子宫恢复存在有利作用,痛经得到改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