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数字乳腺X线机与传统乳腺X线机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9年11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将采用传统乳腺X线机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把采用数字乳腺X线机进行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时长、曝光次数、摄影体位。结果两组患者检查时长、曝光次数、摄影体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乳腺X线机具备曝光条件好、成像清晰等特点,有利于缩短检查时长。

  • 标签: 数字乳腺X线机 传统乳腺X线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X线诊断特点和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61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胃癌X线诊断,将所得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X线诊断胃癌的检出率为96.72%(59/61),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胃癌患者中,35例为溃疡型胃癌,9例为覃伞型胃癌,8例为肿块型胃癌。结论X线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胃癌的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只有对早期胃癌的一般X线表现正确认识,认真仔细操作,尤其是对最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引起注意,与胃镜和病理检查密切配合,才能使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得到逐步提高。

  • 标签: 胃癌 X线诊断 病理检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片及MRI影像技术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1例脊柱结核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X线、CT、MRI诊断,比较相关指标。结果X线、MRI、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82%、68.63%、100.0%,X线、MRI、CT评估单个椎体结核病灶均破坏范围分别为(37±11)%、(81±12)%、(70±1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病灶显示各具优势,不能相互代替,血药这些检查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影像学技术 X线片 MRI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X线胸片诊断结核病,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我中心自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选取就诊的102例结核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X线胸片诊断。结果102例病患者,经过检查,有101例患者确诊为结核病,准确率为99.0%。结论X线胸片诊断结核病正确率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胸片 结核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X线与高频超声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在肋骨(包含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经过回顾性分析1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X线胸片及高频超声两种方式检查结论获得的对肋骨骨折(含肋骨软件损伤)的检出率。结果得出X线初次检查确诊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78.1%,其中骨折断端错位在3mm以内的轻微骨折有21例,而对肋软骨损伤则均未能显示;初次使用高频超声骨折检出率高达96.5%,其中骨折断端错位在3mm以内的轻微骨折有64例,肋软骨骨折检出11处。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的对照组,并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以得出在对轻微肋骨(含肋软骨组织)骨折检查方面,高频超声比X线胸片检查更为优胜,因此可作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高频超声 肋骨骨折 肋软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生软骨瘤的X线和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内生软骨瘤的临床、X线和CT表现。结果11例病灶均为单发;掌骨2例,指骨3例,趾骨1例,股骨3例,胫骨2例。单发型内生软骨瘤的X线表现为病灶呈囊状或类圆形透光区,瘤灶有钙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可出现病理性骨折;CT表现为病灶内有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可见钙化,骨皮质可局部溶解吸收。结论内生软骨瘤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病灶内不同程度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X线空间分别率高,是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可作出明确诊断,CT作为X线的补充。

  • 标签: 单发 内生软骨瘤 X线摄影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56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为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给予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实施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予以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相比于对照组,高于后者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依据患者病情选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方法给予治疗,相比于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术治疗方法,效果更为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切开挂线术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分别采用X线、MRI、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5例R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X线、MRI、CT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方法诊断早期腕关节病变的结果。结果本次35例患者腕关节共70个,CT检查病灶数(9.7%)、MRI检查病灶数(15.8%)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腕关节病变率(100%)、CT检出腕关节病变率(69.6%)显著高于X线28.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MRI、CT检查诊断RA早期腕关节病变都具有一定价值,但是CT、MRI检查效果相对于X线检查更优,假如临床采用X线片检查无法确诊可进一步采用CT或者MRI检查。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早期腕关节病变 X线 CT MRI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