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清洗效果监测进行研究 。方法:对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四种管腔器械进行分组,分别给予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进行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管腔器械 清洗 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析 NICU 患儿在机械通气状态下 血压监 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 方法 : 选取 2017 年 02 月— 2019 年 02 月于本院 NICU 机械通气状态下行动脉血压监测的 50 例患儿,常规开展无创血压监测的同时,再实施有创血压监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血压 监测结果 。 结果 : 两种监测方式所得出的舒张压与 平均动脉压 水平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 P>0.05 ) ,而有创监测的患儿收缩压指标明显高于无创监测,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 结论 : 有创血压监测法不存在人 工加压、减压等因素 的影响 , 是危重新生儿 急救效果评价的重要保障,其 留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 的便捷性更高 ,为 患者 病情 的诊断与救治 提供可靠 的参考 依据, 临床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NICU 机械通气 患儿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压力滴定监测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3月就诊于我院的 86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 40例,对照组 46例,给予观察者自压力滴定监测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干预 6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意外发生情况。结果:干预 6个月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 25.67±2.01)分,显然低于对照组( 28.56±1.98)分, P<0.05,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生率为 5.00 %,显然低于对照组 15.22 %, P<0.05。结论: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行压力滴定监测过程中,实施睡眠后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临床安全。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压力滴定监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昭阳区的居民食用盐碘含量以及孕妇和儿童的碘营养状况,为科学补碘、合理补碘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在 2016-2019年选取昭阳区东西南北中五个乡(镇)、街道,每年在每个乡(镇)、街道选取 20名孕妇和 40名 8-10岁的非寄宿小学生,采集其尿液样本,并且还要采集当前家中的使用盐样,对其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居民的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中位数等相关数据。对儿童以及孕妇的尿碘情况以及儿童的甲状腺肿大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 2016年 -2019年的碘盐覆盖率均在 94%以上, 8-10岁儿童的甲肿率为 1.30%,儿童的尿碘含量偏高,孕妇处于适宜状态。结论 昭阳区的人群的碘营养情况相对来说处于较为适宜的状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群的碘摄入量较高,仍需开展长期的碘缺乏病监测工作,促进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

  • 标签: 碘缺乏病 检测 甲状腺 孕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的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对所收集的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标本进行检验,获得 150株致病菌,观察其抗敏性和耐药性表现结果。结果:革兰氏阳性杆菌有 93株,占比 62.2%,革兰阴性杆菌有 56株,占比 37.5%。其中包括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 48株,占比 32.2%,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42株,占比 28.2%,肠杆菌 25株,占比 16.7%,非发酵菌 19株,占比 12.6%,肠球菌 15株,占比 10%。上述菌种对于对于抗菌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MRCNS和 MRSA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最强,而青霉素和氨节西林两种抗菌药物在少数菌种的抗药性中表现最为突出。结论:通过科学的方法等等微生物进行检测,结合细菌种类采取有效的药物,防止抗菌药物对于细菌产生强烈的耐药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抗菌药物,微生物检验, MRCNS, MRSA,氨节西林,青霉素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源性晕厥应用动态心电图( dynamicelectrocardiogram, dECG)或常规心电图( routineelectrocardiogram, rECG)的监测效果,旨在为临床上心血管源性晕厥的确诊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 27例,对全部入选者均行 rECG和 dECG监测(分为 rECG组和 dECG组),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模式的检出率和分析心血管源性晕厥诊断结果。结果: dECG组心源性晕厥检出率( 39.62%)和 rECG组( 35.85%)差异不显著( P> 0.05); dECG组心电图诊断结果和 rECG组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对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进行 dECG监测或 rECG监测在检出率及病因分析方面均存在一定监测价值,并无显著差异,但 dECG的监测效果稍高一些。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考虑患者需求,选择适宜的心电监测方式。

  • 标签: 心血管源性晕厥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利用全面触发工具监测我院心理疾病住院患者出现用药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理卫生疾病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多项触发器对患者的病历进行全面监测,医师对患者出现药品不良事件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根据患者的病历与触发工具监测结果进行比对修正。结果:本次研究调查一共调查了500名心理卫生疾病住院患者的,多项触发器监测结果中有15项触发器呈现了阳性结果,所有患者的总触发率为48.6%,其中211名患者都至少出现过一次药品不良事件。结论:对心理卫生疾病住院患者见全面触发工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患者进行预防,可以为预防患者的用药风险提供预警,推荐在我院广泛进行运用。

  • 标签: 全面触发工具监测 药品不良事件 触发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与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的成效及价值。方法:抽查 2019年 1月至 6月未实施质量监测与管理模式的消毒灭菌质量数据,与 2019年 7月至 12月实施质量监测与管理模式后消毒灭菌质量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并统计由于清洗、消毒不完全导致的院内感染情况,对比所有护理人员引入前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职业道德感、责任感和团结精神的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消毒不完全率 0.18%( 2/1125)、灭菌不完全率 0.31%( 3/981)、由消毒不完全导致的感染率 0.48%( 3/624)、由灭菌不完全导致的感染率 0.66%( 5/760)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23.6%( 24/1018)、 2.54%( 21/826)、 2.4%( 14/583)、 2.65%( 16/603)。 结论:建议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引入质量监测模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消毒灭菌 质量监测与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Narcotrend监测在七氟醚 -舒芬太尼腹部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66 例腹部手术患者(均接受七氟醚 -舒芬太尼麻醉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 分为实验组(应用 Narcotrend监测 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监测 方法),每组均为 33 例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腹部手术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平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平均麻醉时间、平均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谵妄、恶心呕吐)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腹部手术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平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平均麻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腹部手术患者的平均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 P<0.05),实验组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谵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05)。结论: Narcotrend监测在七氟醚 -舒芬太尼腹部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Narcotrend监测 七氟醚 -舒芬太尼 腹部手术 麻醉苏醒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柯坪县5岁儿童死亡率和死因普的动态变化以及获得准确可靠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为我县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我县2014年-2017年三级网上报统计资料及入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论:通过对统计资料分析发现我县婴儿及1-4岁儿童死亡率的变化及死因。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剂科药品管理现状,探究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讨论针对此类问题应对的策略,以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方法:在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上报的不良反应(ADR) 数据100份,回顾性分析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出现的问题。结果:专业医务人员对这100份ADR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出现主要集中在信息上报率较低、信息完整度较低以及药品使用管理不完善等方面。在100份ADR数据中,仅45.0%(45/100)的数据上报,数据不完整的占比为40.0%(40/100),主要包括诊断记录不完整、患者自述信息遗漏和采集信息不全等几方面原因。在使用药品种类方面,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两大类,其中出现不良反应原因主要有药物使用剂量错误、使用方法以及联合用药几方面存在问题,占比分别为23.0%、21.0%和16.0%。结论:我院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中主要存在信息上报率较低和信息完整度较低两方面问题,需要利用各个方面的措施加强管理,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规范管理措施和用药指导,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保障。

  • 标签: 药剂科 药品 不良反应监测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简要分析疾病控制中心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监测及结果。方法:本次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人在疾控中心环境卫生与消毒灭菌有关信息资料总计2300份视为受试样本,对比2017年监测529份、2018年818份、2019年853份资料情况。结果:目标疾病控制中心2017年至2019年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别为94.5%、95.11%、96.32%。虽然有稳步提升,总体监测合格率达到95.5%。结论:疾病控制中心机构严格按照以及落实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消毒标准开展消毒工作,强化疾病控制中心内部卫生环境管理以及监控,可以显著提高有关环境卫生以及消毒整体质量,降低医院感染产生的概率。

  • 标签: 监测措施 消毒灭菌 疾病控制中心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 )的护理及监测情况。 方法: 选取 142 例冠心病患者,均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并且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心电图监测结果。 结果: 142 例患者监测 124 例心肌缺血发作,共计发作 262 次,其中以无症状占比为主;心肌缺血在白天 ST 段下移持续时间及 血阈变异性均较夜晚有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 SMI 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护理 监测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计选择 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心电图检查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两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肌缺血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室性心律失常各类型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 P< 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进行准确诊断,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指标监测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并进行个体化护理对便秘患者。观察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有48例出现便秘,所占比例为80%;其中5例排便诱发心绞痛发作,6例产生窦性心动过速,总计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结论:为病患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导调节患者情绪,给予舒适的排便环境及运用正确的排便方法是预防病患排便障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药剂科作为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责任体,其工作质量对后期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但目前药剂科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妨碍监测管理价值的发挥,为此本次研究对药剂科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 标签: 药剂科 不良反应 监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 护理人员督导的家庭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 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180 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 90 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诊疗方式的家庭血压监测,研究组在 护理人 员督导下进行 家庭血压监测, 随访 1 年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合格情况。 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家 庭血压监测合格率更高, 数据 差异 显著 ( P < 0.05 ) 具有统计学 意义 。 结论 在 护理人 员督导下进行 家庭血压监测能够规范化血压监测管理,提高患者对血压监测的依从性和监测合格率,能够取得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