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生群体对新冠肺炎认知及防控行为状况,为大学生群体开展新冠肺炎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大学生群体对新冠肺炎相关信息的知晓率和疫情下防控行为方面展开调查,将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生群体列为研究对象,共收集862份有效问卷,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对新冠肺炎侵袭人体粘膜组织、潜伏期、消毒方法的知晓率和疑似症状的处理上有显著差异。结论:医学生凭借专业优势和职业敏感度对新冠肺炎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认知情况明显高于非医学生。因此政府和高校需提高新冠肺炎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增强其健康意识,同时医学生要提升对医学教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全民健康。

  • 标签: []新冠肺炎 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 认知 防控行为
  • 简介:摘要:2020年COVID-19疫情平息将近两个月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再次突发疫情。北京市政府及疾控中心充分学习总结防治新冠病毒经验后,处理疫情更加从容有序,不到一个月时间迅速有效控制病毒蔓延。

  • 标签: COVID-19 新发地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全科医生痴呆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痴呆社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4月—2019年7月,在北京市城六区每区按20%比例随机抽取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量表(ADKS)及自设问卷对这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79名全科医生进行在线调查,了解其痴呆知识掌握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科医生痴呆知识整体得分21.44±2.69,正确率71.47%。其中正确率最低的三个维度依次是痴呆照料(55.60%)、症状(63.25%)和危险因素(71.33%),正确率最高的是治疗和管理(85.25%)及对生活的影响(81.67%)。全科医生痴呆知识与亲属中有无痴呆患者、近三月工作中是否接触过疑似痴呆患者有关,亲属中有痴呆患者、近三月工作中接触过疑似痴呆患者痴呆知识得分更高。结论 全科医生痴呆知识相对欠缺,知识得分与个人接触痴呆患者经历相关,今后还需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全科医生痴呆知识水平,提升社区对痴呆患者的管理能力。

  • 标签: 全科医生 痴呆 知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甘家口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情况,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家长计划免疫认知度。方法:选用2020年10-12月在甘家口医院进行免疫接种儿童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儿童家长对计

  • 标签: 计划免疫知识 知晓率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暗娼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SPSS 22.0 对北京市顺义区2015-2019年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505份问卷中,调查对象5年间的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2%,知晓率在工作场所、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前一个工作地点和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艾滋病 哨点监测 暗娼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简单商讨对策。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分别从饮食结构、睡眠时间、运动频率、用眼程度与方式等方面对2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67.57%的被调查者双眼视力低于4.9,76.57%的被调查者首次佩戴眼镜的年龄低于20岁。结论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视力情况较差,近视率逐年升高,影响视力的因素逐渐增加。但均衡膳食,加强锻炼,合理用眼等方式对视力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近视情况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重建和发展的主要支柱,其身心健康一直备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焦虑情绪不仅是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文充分分析了大学生的焦虑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 焦虑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门诊学生疾病种类和特征。方法:择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大学门诊就诊的学生65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疾病种类及特征。结果:657例大学门诊学生农村占比58.75%,女性占比62.10%、汉族占比87.82%,营养正常占比65.45%,大学专业理工科占比55.40%,学历本科及以上74.73%,生活费800-1500元/月占比为49.32%;大学门诊学生所患疾病种类中,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及运动疾病占比分别为42.16%、13.09%、10.20%;转诊者共20例,创伤及烧烫伤、急腹症及高热占比分别为25.00%、25.00%。结论:大学门诊学生疾病种类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及运动疾病为主,专业以本科及以上为主,且多为理工科、营养正常者,农村、女性及每月生活费800-1500元居多。

  • 标签: 大学 门诊 疾病种类 疾病特征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但抑郁症并非单纯的精神性疾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使患者躯体不适,严重时可损害身体各系统并涉及重要脏器。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约3.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年有近百万人因抑郁而自杀,而自杀已然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本研究旨在对有关抑郁症现状,影响因素及预防和治疗三个方面的文献内容进行整理综述。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 防治
  • 简介:【摘要】乙肝在我国流行广、感染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大学是人群密集的场所,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因怕收到同学歧视而不敢让同学知情,增加了同学之间人群传播的机会,因此对大学生普及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治乙肝意识。

  • 标签: 大学生 乙肝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 要】 跨性别者是对自身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不认同的性少数人群。由于性别认同偏离了社会期待,跨性别者不同程度地遭受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歧视、侮辱和暴力。本文阐述了跨性别大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对跨性别者释放更多的包容与善意,帮助其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如多数社会成员一样正常生活。

  • 标签: 跨性别大学生 人文关怀 社会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社区居家观察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的知晓情况以及其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便于社区更好的开展相关防控和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通过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北京市某社区管理的136名居家观察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星调查,调查内容采取自设问卷方式,严格指控,收集并分析数据。结果:共发放问卷136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回收率100%。(1)社区居家观察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问卷平均得分:(8.53±1.92)分,回答正确率60%及以上者占比52.94%。(2)各题目得分中正确率较低的是:1.目前您认为以下那些是可以防控“新冠肺炎”的方法?2.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3.打喷嚏时应如何处理?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常居家消毒做法正确的是?5.洗手的关键步骤是什么?(3)85.73%的社区居家观察人员表示对新冠肺炎疫情担心,93.38%对战胜疫情非常有信心,91.91%对防疫措施的实施非常满意。(4)文化程度是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低,得分越低。结论:社区居家观察人员对新冠肺炎防护知识掌握不够,针对欠缺的相关知识需开展针对性培训,尤其是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居家观察人员需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居家观察人员,防控知识,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大学新生入校后,在环境、学业、生活等多方面都要面对新的变化,与此同时,其在心理上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加强对大学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 标签:   大学新生 心理障碍 问题原因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 简介:【摘要】:艾滋病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它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患艾滋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大学生已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所以,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为此展开讲述。

  • 标签: 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调研在校大学生用药知识与用药现状情况,为改善和加强大学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在校大学生1200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用药知识了解情况、用药行为以及用药教育情况。结果:81.4%的学生了解服药方式的正确性对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10.7%的学生没有用药咨询意识、30.5%的学生接受过用药教育,且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用药知识与用药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在用药知识与合理用药方面有待加强,校医院应积极开展用药知识宣讲与用药教育培训,提高在校大学生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用药知识 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发展,大学教育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也逐渐关注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我们发现贫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通过相关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大学生的压力知觉与心理资本呈一个负相关的关系,心理健康与压力知觉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连接关系,基于此,本文就对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概述。

  • 标签: 贫困大学生 压力知觉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在现在社会中人才竞争比较激烈,大学生是人才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身体健康状态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在学生入校之前都会有相应的身体健康测试,所有的测试结果都会分类进入学生的健康档案中。由于大学生人数较多,档案整理的工作量比较大,采取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耗时较长,针对这种现象可以融合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打破大学生健康档案管理的限制,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本文将分析目前在校大学生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探讨改变现状问题的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档案 管理现状 问题
  • 简介:摘要:结合当期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全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因素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策略,希望对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有所帮助。

  • 标签: 大学生教育,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