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物分离过程是药物研究和生产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纯度、效力及安全性。在这一过程中,分析化学的作用至关重要。分析化学利用一系列高精度的技术手段,如光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能够对药物的制备、分离、纯化和提纯过程进行监控和优化,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严格的医药标准。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药物分离过程中的分析化学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待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药物分离 分析化学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在梅毒抗体检测中价值。方法:收集96例2022年10月-2023年2月期间,来院进行梅毒检测的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经TPPA确诊试验检测阳性85例,阴性11例,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分别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CLIA和CLEIA的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的灵敏度高于CLEIA,但是CLEIA的特异度高于ECLI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LIA法与CLEIA法用于梅毒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准确度,但是ECLIA法和CLEIA法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概率,尤其是0.4<S/CO<5.0的样本,需要俩种方法学综合判断,必要时结合TPPA法进行分析,更利于对梅毒早期筛查和诊断。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梅毒
  • 简介:【摘要】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它是在高压下用不同类型的溶剂(如水、有机溶剂、酸、碱)作流动相,在色谱柱上分离不同类型的混合物。因其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易于实现自动分析等优点而在化学药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已成为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在化学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且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于实际工作发挥出参考作用,促使相关技术人员加大研究力度,在药物分析中充分发挥出高效液相色谱的作用。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药物 分析工作 运用措施
  • 简介:摘要:现如今肿瘤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肿瘤类型多样,治疗起来难度较大,临床上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是进行药物治疗。随着医疗技术和理论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肿瘤的产生机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肿瘤是细胞信号通路异常致使细胞无限增殖,产生肿瘤。这一发现为肿瘤的药物治疗拓展了新的方向,使靶向治疗受到更多关注。化学合成类靶向药物是对肿瘤进行多靶点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化学合成类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种类和作用。

  • 标签: 化学合成 靶向药物 抗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9-2022.9月我院接受临床检验的10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比较两组检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具有极高营养价值,能够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临床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针对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化学法制备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突出了其独特的光、电、磁、热等特性。其次,采用化学法制备了一系列半导体纳米材料,探讨了溶剂热法、水热法、微波辅助方法等常见化学法制备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原理,并进行了优缺点比较。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优化条件能制得尺寸均一、结构稳定、性能良好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研究结果对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如光电器件、催化剂、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半导体纳米材料 化学法制备 性质分析
  • 简介:摘要:蒲公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三萜类、倍半萜内酯类、甾醇类化合物、黄酮类、酚酸类等,具备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我国有多数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癌、乳腺炎,蒲公英是治疗乳腺疾病常见的一味药,对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对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及其治疗乳腺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蒲公英 化学成分 治疗作用 乳腺疾病
  • 简介: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对科技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社会各界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对化学类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化学类专业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
  • 简介:[摘 要] 开展《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从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教学实施、课程评价与成效及典型案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 药物化学 课程思政 探索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尿常规检验中联合运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住院病历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9例。分别实施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以及联合检验三种方案。对比不同方案检验准确率。结果 联合检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一尿液干化学方法检验、尿沉渣方法检验(P<0.05)。结论 临床上进行尿液常规检验时,干化学方法和尿沉渣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考虑到这些因素,可以考虑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点,提高检验效率并获得更全面的检验结果。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联合运用 干化学法 尿沉渣检验
  • 简介:【摘要】通过评价思维导图在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以客观地评估思维导图对学生知识理解、记忆、整合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而发现其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评价研究可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应用思维导图,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思维导图设计与内容要求、学生反馈与理解程度、教学效果评估、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教学改进与优化几个层面展开论述,旨在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

  • 标签: 思维导图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于2019年11月~2022年11月进行检验的44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组,选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44例健康人作为本次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 研究组AFP阳性检出率为81.82%(36/44)高于对照组4.55%(2/44),研究组CEA阳性检出率84.09%(37/44)、FER阳性检出率90.91%(40/44)、CA199阳性检出率93.18%(41/44)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AFP检出水平(467.68±112.25)ng/mL、CEA检出水平(282.69±150.64)ng/mL、FER检出水平(121.52±101.47)μg/L、CA199检出水平(55.56±5.49)U/mL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肿瘤 标志物 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免疫放射法进行检验;另外29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比较两组在检验准确性、敏感度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检验准确性和敏感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免疫放射法
  • 简介:【摘要】近几年,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逐渐受到重视,其属于高新技术的一种,目前在临床疾病诊断以及基础的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具有客观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其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和基本原理。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 临床检验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高职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发展要求,对于学生相关知识掌握及临床实践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为有效应对此种情况,需将OBE理念应用于临床病例教学中。因此本文从此方面展开分析与研究,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以保证学生能够实现预期学习成果,有效践行OBE理念。

  • 标签: OBE理念 临床病例 高职医学 生物化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对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6-2023.6}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4例异位妊娠孕妇。选择相同时期在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34例健康孕妇。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度与灵敏度均高于放射免疫法(P<0.05)。结论: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化学发光法 放射免疫法 检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