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肩髃起源、穴位解剖、不同刺法等基础上,结合目前关于肩髃的临床研究,简单归纳总结肩髃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颈椎病病人采取以针刺后溪为主的中医针灸疗法,对其疗效、肩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等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66例颈椎病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的时间范围在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期间,均行中医针灸疗法,其中33例针刺常规穴位的病人为对照组,另外33例加刺双侧后溪的病人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QOL评分都比对照组优,且总有效率(96.96)也比对照组(78.79%)高(P<0.05)。结论:颈椎病针灸治疗中加刺双侧后溪的疗效明显,价值颇高。

  • 标签: 颈椎病 中医针灸 后溪穴 疼痛评分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身体健康情况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穴位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并积累起来的用于防治疾病的特殊部位。远古时代,人们在病痛之处按揉,治病时大多是独取一以砭石刺病、以草木施灸。《灵枢·经筋》也有“以痛为腧”的记载。故早期的针推疗法,大部分是独疗法。独疗法是指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精准选取一个穴位,充分发挥穴位效专力宏的优势,运用推拿手法在该上久推来治疗疾病,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具有取少、收效快、疗效好、简便易行等优点。该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于“独”疗法的认识较少,散在的研究大多也仅限于临床经验总结。独疗法作为中医学宝库里耀眼的明珠,亟待我们去挖掘、研究、继承和发展。

  • 标签: 小儿 推拿 独穴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刺支沟治疗岔气。方法:通过针刺支沟治疗多年岔气1例。结论:针刺治疗岔气具有特异性疗效。

  • 标签: 支沟穴 针刺 岔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刺支沟治疗岔气。方法:通过针刺支沟治疗多年岔气1例。结论:针刺治疗岔气具有特异性疗效。

  • 标签: 支沟穴 针刺 岔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漏肩风应用经络辨证指导选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共选择60例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的漏肩风患者进行研究,利用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络辨证取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针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情况实施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下降,关节活动度评分提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强(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运用经络辨证指导取法为漏肩风实施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减轻疼痛。

  • 标签: 经络辨证 漏肩风 选穴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秩边为临床常用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腧,具有清利膀胱、调理下焦等作用。出自《针灸甲乙经·背自第二椎两傍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傍侠脊凡二十六第九》“在第二十一椎下,两傍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古人很早选取秩边治疗各类疾病。现代研究表明,不同的针刺方法,则可治不同的病症,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浅析秩边临床应用的广泛性,有助于为进一步探究秩边针刺的方法、起效的机制,充实治法理论依据,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考。

  • 标签: 秩边穴 足太阳膀胱经 气至病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失眠患者采用经推拿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失眠患者,共计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其中接受西药治疗的为参照组,采用经推拿技术治疗的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失眠患者采用经推拿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极为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失眠 经穴推拿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常见临床疾病,可带来多种并发症,甚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西医治疗主要以接种疫苗预防发生率,发生后以预防脱水、防治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疗效欠佳。而小儿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治疗此病具有独特优势,导师吴泽湘教授结合此病的病因病机,从“独”理论出发,临床应用独取“清补大肠”进行推拿来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 泄泻 小儿推拿 独穴 清补大肠
  • 简介:摘要针刺运动疗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治疗因素,即在针刺的同时或在针刺之后或在针刺之前运动患部。笔者自2003年运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疼痛性疾病,针刺运动疗法采用远部取,必要时配合局部取,该法见效快,疗效肯定,现将其取原则及运用举验报道如下关键词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取原则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21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的分析发表在国内的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和科研。方法制定统一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和检索策略,在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中采用专业检索,利用Excel建立泌尿系结石针灸处方的主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建立泌尿系结石针灸处方的主数据库,在Window操作平台采用Weka3.8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RCT文献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腧为肾俞,频率最高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特定中背俞穴使用占优势,以综合疗法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主相关性最高的是关元-三阴交-肾俞。结论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规律是关元-三阴交-肾俞,可为针灸治疗该病诊疗思路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针灸 穴位 规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取规律。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数据库中查找关于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相关资料,然后将查找到的资料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采用系统软件针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寻找取的规律。结果:本次实验调查,共筛查到相关文件40余篇,其中包括70个治疗神经性耳鸣的针灸处方,包含着60个针灸穴位,分析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穴位为以下几个:听宫、翳风、听会、中渚、耳门。结论:采用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疾病,具有宣通气血、疏通耳窍、补气益血为主,因此在治疗神经性耳鸣时的针灸选原则为在手少阳经、足少阳经取,其中在手少阳三焦经上的取最多,同时治疗效果也较为突出,从而形成了神经性耳鸣疾病取的规律。

  • 标签: 针灸治疗 神经性耳鸣 取穴规律
  • 简介:摘要:分析针灸治疗眩晕主要机制为针灸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查阅近5年内针灸治疗眩晕症的文献,选方法主要以循经选、阿是穴取等选规律研究,除此之外,通过筋针针刺,针灸治疗,刺络拔罐手治疗,以科学的施针手法以及正确的穴位选择,进一步减少眩症状,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为中医治疗眩晕奠定科学基础。

  • 标签: 针灸 眩晕 选穴规律 研究
  • 简介:摘 要:医院是较为特殊的机构,其承担了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医院管理工作的优良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些年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医院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然而在日常救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医患矛盾有所增加,为了减少医患纠纷问题并为医疗工作者与患者争取最大利益,医院工会组织应运而生,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工作管理现状,并提出新形势下创新管理医院工作的措施,现作如下综述。

  • 标签: 新形势 医院工会 创新思想 改进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