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实际预防接种状况以及几大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本院所在地区集中较多外来人口社区309名年龄不大于六周岁、没有本地户籍并且居住本地时间不大于三个月的流动儿童作为研究组,抽取本地年龄相同的309名儿童作为对比组。对比分析我院所在地区的人数均等的以流动儿童为主的研究组以及以本地儿童为主的对比组的实际预防接种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几大疫苗接种比率都比对比组低,可以得出P<0.05,有极大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儿童没有进行五苗全程免疫接种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深入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怀疑接种疫苗产生的保护作用、接种时间与儿童父母上班时间相冲、与接种时间错过以及其他原因,分别占比为31.37%、19.56%、11.07%、10.33%以及10.33%。结论本院所在地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率过小,应通过提升宣教活动的力度来保障流动儿童的安全。

  • 标签: 流动儿童 预防接种率 相关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防范措施。方法在本站流动采血车参加无偿献血的268例,针对其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回顾分析。结果流动采血护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问题与工作问题。本组268例献血者中,3例献血者由于环境在质控中会有菌落超标,从而造成血液污染,约为1.12%。结论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将护理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诠释护理安全的重要性,避免或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 标签: 流动采血 护理工作 血液污染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对流动性肺结核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流动性肺结核患者52例,将5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6例干预组与29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在流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可以有效提供患者治疗依从性,强化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值得采用。

  • 标签: 循环护理干预 流动性肺结核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小型餐馆及流动餐饮摊点所提供的即时生食配菜中的大肠菌群污染状况,改善该地区公共餐饮饮食卫生提出针对性措施,并制定即食生食配菜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长沙市行政划分及食品生产特点,对长沙市范围内小型餐馆及流动餐饮摊点所提供的即时生食配菜进行整群随机采样,按照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六区中,芙蓉区污染情况最重,雨花区污染情况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香葱和香菜受大肠菌群污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00%。结论即食生食配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大肠菌群污染,建议尽快出台即食生食配菜类的食品卫生标准。

  • 标签: 即食生食蔬菜 大肠菌群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新生儿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54例新生儿休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开展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7例患儿实施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27例患儿未实施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设为对照组。将对照组人均住院天数、死亡人数、医院感染人数、人均住院费用等指标与观察组进行比较,并做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人均住院天数、存活率、人均住院费用均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新生儿休克发展、转归过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强,能够对休克患儿抢救用药做出有效指导,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及人均费用,未明显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新生儿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彩超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6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同时期健康老年患者62例作为对照,均进行彩超检查,检测两组在颈总动脉(Commoncarotidartery,CCA)、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的内径(Carotidarterydiameter,CAD)、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斑块发生率、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flow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最大剪切率(Maximumshearrate,SR)等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在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高血压1、2、3级在CCA的CAD、TMT、PSV、RI、PI指标变化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斑块数34例、发生率53.13%,对照组斑块数9例、发生率14.52%;高血压组在CCA、ICA的CAD、IMT、RI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CA、ICA,而在PSV、SR上高血压组CCA、ICA显著低于对照组CCA、ICA,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组在PSV、EDV、平均流速上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RI、PI上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等级越高,则IMT、RI、斑块发生率越高,而SR、PSV水平则越低,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且颈动脉硬化程度和血压升高呈正比,彩超在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上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