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皮质发育畸形(MCD)的MRI表现特点,为MC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经MRI检查确诊为MCD的4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其MRI影像学特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44例经MRI确诊为MCD患儿中,巨脑回-无脑回为17例,多小脑回为14例,灰质异位为9例,脑裂畸形为4例。MCD的MRI特点中,巨脑回表现为脑回增宽、皮质增厚及白质变薄;无脑回表现为正常脑沟、脑回消失,皮质增厚及白质变薄;多小脑回表现为脑回增多、细小;灰质异位表现为皮质下及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区结节状、团块状或带状病灶,信号与灰质信号相同;脑裂畸形表现为从侧脑室到脑表面贯穿大脑半球的裂隙,表面覆盖灰质。结论MRI是诊断儿童MCD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 标签: 皮质发育畸形 磁共振成像 儿童
  • 简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乳腺无菌性炎症反应,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近年来,PC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PCM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常无明显特异性,因此易被误诊。作者就PCM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分型、病理学表现、细菌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PCM提供帮助。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的x射线钼靶影像表现。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i年1月于本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的24例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n=24);选择同期于本院就诊及手术治疗的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n=30),对两组x射线钼靶影像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X射线钼靶病变密度、分叶征、腺体分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大小、边缘及钙化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钼靶检查对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17%(i3/24),86.67%(26/30),76.47%(13/17)和70.27%(36/37)。结论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X射线钼靶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可提高该病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 标签: 乳腺癌 黏液腺癌 X射线钼靶
  • 简介: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uterinebleeding,AUB)是妇科疾病最常见症状之一,占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20%~40%,病因复杂、多样,单靠妇科及超声检查有一定局限性,很难准确了解宫内病变情况。官腔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因此,随着腔镜技术发展,AUB成为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宫腔镜检查适应证。本研究对169例AUB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宫腔镜检查在AUB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异常子宫出血 疗效分析 就诊患者 妇科疾病 宫腔内病变
  • 简介:随着CT技术的发展,图像质量明显改善,成像时间逐渐缩短。CT检查已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之一。然而,CT是一种放射性检查,具有电离辐射效应,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随检查次数的增多而增加。在欧美,CT检查占所有放射检查的3%~5%,辐射剂量占受检者总辐射剂量的35%~45%;

  • 标签: CT检查技术 低剂量 儿童 电离辐射效应 辐射剂量 CT技术
  • 简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治疗包括三苯氧胺(TAM)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化疗、去势治疗及激素替代治疗(HRT)等,可导致个体生殖器官,尤其是子宫内膜发生多种病理改变,临床应予以重视。TAM辅助化疗可能引起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甚至闭经,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本研究聚焦女性乳腺癌患者相关术后治疗所致的妇科并发症及其临床监测、干预,包括其避孕、生育及哺乳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化疗 卵巢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膜联蛋白(annexin)A2表达异常及其泛素化调节机制,annexinA2与乳腺癌TNM临床分期的关系,泛素化调节annexinA2表达异常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普外三科确诊为乳腺癌的1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包括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组织10份及癌旁形态学相对正常组织10份(直径〉2cm)为研究对象。组织切除后,立即液氮保存待用。采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技术,对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蛋白质进行分离,Westernbloting法检测该蛋白质的泛素化(免疫蛋白质组学)情况,取稳定出现的差异阳性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质谱/质谱串联(MS-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annexinA2在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临床分期的关系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对4个在乳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比对的结果为小泛素相关修饰因子3前体(SMT3A)、蛋白酶体亚单位a型1(PSMA1)、annexinA2及核糖体蛋白S12(RPS12)。免疫组化检测在TNM临床分期为0,Ⅰ,Ⅱ及Ⅲ期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annexinA2表达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分别为75.0%(6/8)与37.5%(3/8),100.0%(14/14)与42.9%(6/14),100.0%(10/10)与66.7%(4/6)及100.0%(6/6)与50.0%(5/10)。在TNM临床分期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annexinA2表达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 标签: 乳腺癌 膜联蛋白2 泛素化 免疫蛋白质组学 临床分期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CD的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为12例,女性为20例,年龄为7-15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变肠管位置及内部回声、测量病变肠管厚度,对增厚的肠管改用高频探头,仔细观察肠管壁内部回声以及内部血流分布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32例CD患儿中,28例与经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结果一致,诊断一致率为87.5%。其中,13例(40.63%)患儿在空肠或回肠形成包块,7例(21.88%)患儿伴升结肠病变,6例(18.75%)患儿肠腔可见多处狭窄,5例(15.63%)患儿从空肠至回肠均有病变,1例(3.13%)患儿肠腔可见1处狭窄。儿童CD所致肠管狭窄较重,好发于肠系膜缘,其近端明显扩张,黏膜增粗形成均匀一致的小充盈缺损影,表现为典型的假息肉状或"鹅卵石"样。结论儿童CD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特殊性改变,能为临床CD的诊断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CROHN病 诊断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24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在淮南新华医疗集团第二矿工医院被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24和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并对二者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9.8%。其中,雌激素受体表达的阳性强度(+)、(++)和(+++)分别为32.6%,20.9%和16.3%;乳腺癌组织中,CD24的阳性率为74.4%。其中,CD24的阳性强度(+)、(++)和(+++)分别为32.6%,23.3%和18.6%;雌激素受体表达程度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CD24的表达程度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x^2=38.696,P=0.001),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CD24的表达,具有线性趋势关系(x^2=23.258,P=0.001)。结论乳腺癌中,CD24和雌激素受体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CD24的表达随着雌激素受体表达强度增加而逐步增加。联合检测CD24和雌激素受体对患者预后评价。可能更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CD24 雌激素受体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诊治的170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石蜡包埋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所有EC患者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在诊断肿瘤细胞级别、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累及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及影响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粗符合率的临床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军区总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在肿瘤细胞级别的诊断上,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低分化的敏感度(87.5%)分别较诊断高分化、中分化的敏感度(74.7%、56.1%)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3.97,P=0.028、0.000);诊断低分化的特异度(98.4%)较诊断高分化的特异度(75.4%)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5,P=0.000)。2在肿瘤组织学类型的诊断上,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为Ⅰ型的敏感度(88.5%)较诊断为Ⅱ型的敏感度(33.3%)高,诊断为Ⅰ型的特异度(45.5%)较诊断为Ⅱ型的特异度(88.8%)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99、43.03,P=0.000、0.000)。3在诊断肿瘤肌层浸润深度上,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95.0%)较诊断浅肌层浸润的敏感度(86.5%)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32);诊断深肌层浸润的特异度(99.2%)与浅肌层浸润的特异度(95.5%)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218)。4在诊断宫颈累及方面,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宫颈累及的敏感度(20.0%)较诊断无宫颈累及的敏感度(100.0%)低,诊断宫颈累及的特异度(100.0%)较无宫颈累及的特异度(20.0%)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133.33,P=0.000、0.000)。5研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冷冻切片 石蜡包埋 活组织检查 女性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和分析新生儿阻塞性肝炎(neonatalobstructivehepatitis)和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biliaryatresia)患儿的超声学检查结果,探讨超声检查在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对本院19例经腹腔镜胆道X射线造影证实为重症新生儿阻塞性肝炎和21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空腹时超声图像中胆囊形态和大小,进食前、后胆囊收缩程度及有无肝门纤维块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时,两组患儿空腹胆囊的形态异常率及胆囊长轴缩短率比较,先天性胆道闭锁组高于阻塞性肝炎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肝门纤维块出现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01)。两组患儿进食后,胆囊收缩功能明显消失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8)。结论早期行超声检查,通过观察患儿空腹时胆囊长轴长度和形态及有无肝门纤维块,将有助于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进食后胆囊收缩功能明显消失,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协助诊断意义。

  • 标签: 超声 新生儿阻塞性肝炎 先天性胆道闭锁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检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高危人群的宫颈长度及漏斗样变是否可预测PPROM的发生。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住院的68例PPROM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后是否发生PPROM,将其分为发生PPROM组(n=28)与未发生PPROM组(n=40)。所有受试者均进行TVS,检测宫颈长度及漏斗样变发生情况。统计学分析两组孕妇宫颈长度及宫颈漏斗样变率差异,并分析不同宫颈长度及漏斗样变率预测PPROM的准确性及其与PPROM发生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及入组时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发生PPROM组孕妇的宫颈长度显著短于未发生PPROM组,而宫颈漏斗样变率,则显著高于未发生PPROM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3,5.909;P〈0.05)。②宫颈长度越短及宫颈漏斗样变率越高,预测发生PPROM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逐渐升高,宫颈长度〈5mm或75%〈宫颈漏斗样变率≤100%,对预测PPROM的特异度(97.2%及96.3%)及阳性预测值(79.6%及76.3%)最高,并且与PPROM的发生关系最密切(OR=6.47,95%CI:1.33~38.21,P〈0.05;OR=5.80,95%CI:1.11~30.22,P〈0.05)。结论TVS检测宫颈长度及宫颈漏斗样变,可有效预测PPROM高危人群是否发生PPROM;其中宫颈长度〈5mm及宫颈漏斗样变率〉75%,对发生PPROM的预测价值最高。

  • 标签: 经阴道超声波检查 未足月胎膜早破 子宫颈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