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声频探测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探测技术,它是通过利用声频传感来感知声音,并传出电信号,经放大后显示出声频图谱的技术.因此项技术具有无破坏、快速、准确的特点,目前在很多行业都有了广泛地应用.而白蚁在进行取食活动时会发出微弱的声音,利用声频传感就能感受到白蚁在取食或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并可将其放大转化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自1995年以来,国内外有白蚁防制学家开始逐步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对蛀木害虫的检测中,并开发了专门用于白蚁探测的相关仪器,如美国DECI公司的TERMITETRACKERSYSTEM(白蚁追踪系统)和日本京都大学森林与木材科学研究所开发的AE探测仪等,在国内武汉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曾于1979年开发出BS-I型白蚁声频探测仪.

  • 标签: 白蚁 探测器 原理 探测技术 数字信号 传感器
  • 简介:目的:探讨改造后的数字X射线摄影(DR)影响平板探测图像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法案。方法:观察DR在一定曝光条件下显示上图像受干扰的情况,通过改变平板探测、滤线栅和显示分辨3个主要成像环节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改变曝光条件,获得改善图像质量的效果。结果:改造后的DR,其平板探测、滤线栅或显示的空间分辨率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曝光剂量后同样会影响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结论:利用平板探测技术摄影时,如果成像环节的空间分辨率相近,所获得的图像上则会形成规律性强、肉眼极易分辨的波样条纹状干扰;如果空间频率偏差较大或成整倍数关系,图像上则不会产生波样条纹状干扰或干扰不明显。选择适当的摄影条件可起到改善图像质量的作用。

  • 标签: 平板探测器 滤线栅 伪影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光谱CT在胃癌影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对双层探测光谱CT在胃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其中,收集的文献包括研究胃癌诊断的临床试验和基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双层探测光谱CT在胃癌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该技术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如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特征以及血管分布情况。此外,双层探测光谱CT还能够通过对不同能量的光子进行分析,获得更多的组织成分信息,从而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性。结论:双层探测光谱CT在胃癌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数量较少、研究设计不一致等。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优化研究设计,以推动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标签: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胃癌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抑郁(PSD),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等。由于临床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又缺乏特殊的仪器和特异性的生化指标作评估,故临床漏诊率很高。但其发生率很高,直接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本文通过对其发生率、相关因素等进行描述,使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PSD的认识,对有PSD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早行抑郁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达到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目的。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因素及康复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对172例脑卒中患者性别、年龄、行为类型、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等进行相关分析。并尽早进行康复训练,8周为一个疗程。结果入选的患者中,PSD的发病率为52.33%,研究发现患者PSD的发生与行为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社会支持度与PSD发生有关(P<0.01)。结论PSD的发病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干预联合醒脑针刺法治疗PSD安全有效。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发生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于2019年6月-2023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0例作为观察对象,实施丹栀逍遥散配合针灸治疗设置为研究组,观察患者接受治疗措施之下的抑郁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组患者在实施丹栀逍遥散配合针灸治疗之前的抑郁状态评估得分为(62.16±5.32)分,研究组患者在实施丹栀逍遥散配合针灸治疗之后的抑郁状态评估得分为(40.82±2.55)分,患者在实施治疗方案之后的抑郁状态评估得分较之于治疗之前均有得到显著性的改善,且在实施治疗之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情况要显著性的优于治疗前。(2)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均无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状况,该种治疗方案为安全性极佳的方案。结果: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丹栀逍遥散 针灸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探测甲状腺多发结节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38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行甲状腺高频彩超检查,其中7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138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彩超诊断单发结节85例,手术55例,52例与术前超声检查相符为单发,有3例手术结果为多发结节,而术前超声诊断为单发术前超声诊断为多发结节的57例,其中20例手术切除,结果单发结节1例,多发19例。手术证实的22例多发结节中,临床疑为多发12例,漏诊10例,1例单发结节误诊为多发。22例手术结果为多发结节者伴部份恶性变3例,术前超声疑有恶性变1例。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多发结节十分常见,高频彩超对多发结节检出率高,而在多发结节伴部份恶性变时,对其良恶性的判断缺乏特异性,敏感性较差。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多发结节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探测出的甲状腺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甲状腺癌745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恶性钙化结节的比例为41.3%和58.7%(p>0.05);在单发给节和多发结节组之间的比例为64.3%和40.4%(p<0.05);在≥45岁和<45岁间的比例分别为38.7%和72.5%(p<0.05),在微小钙化和非微小钙化间分别人81.6%和42.9%(p<0.01)。恶性非钙化结节86例,占所有恶性结节的11.5%。结论超声探查到的钙化大多数是恶性病变,一旦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钙化,应密切考虑恶性可能。微小钙化对诊断甲状腺乳头转该有高度特异性,若发现应进一步做CT检查并应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超声探测 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方面的作用。方法于孕11周—14周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并随诊观察。结果通过超声探测共检出16例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胎儿,其中3例染色体三体胎儿,4例正常染色体胎儿但随诊发现有严重并发症,与颈项透明层增厚但染色体及预后正常的胎儿相比,上述异常胎儿于孕11—14周时的颈项透明层显著增厚,且大多数进展为妊娠中期时的颈部水肿,并合并其它超声异常。结论超声探测颈部透明层厚度能早期有效的检出染色体异常胎儿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胎儿,结合产前诊断超声随诊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对胎儿评估预后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异常胎儿 染色体异常 颈项透明层 产前
  • 简介:摘要头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其发病原因总体来讲比较复杂。因为有些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头痛。整体来讲,由于颅内外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的头痛,称“质性头痛”;若无实质性病理变化的头痛,称“非质性头痛”。

  • 标签: 中医 推拿 治疗 头痛 头晕
  • 简介:目的探索空间扫描统计量在乙型脑炎聚集性探测及其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Flexible空间扫描统计量对2007年四川省乙脑发病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空间聚集性探测结果显示,在乙脑具有聚集性的时间段内其空间聚集区域存在明显差异。7月共探测到发生乙脑聚集的区县19个,8月共探测到发生乙脑聚集的区县14个。结论Flexible空间扫描统计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有效对乙脑的空间聚集性做出早期预警。

  • 标签: Flexible空间扫描统计量 传染病 空间聚集性 早期预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对诊断盆腔粘连导致高位输卵管患者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21例临床高度怀疑输卵管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阴道检查因盆腔粘连而导致输卵管位置较高,双侧附件显示不清,改用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结果经阴道探测均未显示异常回声包块,后改用阴道探头在腹部探测,19例在腹部均可见异常回声包块,其诊断符合率达90.5%。结论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是经阴道探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提高了高位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阴超探头 高位输卵管妊娠 异常回声包块
  • 简介:宝宝的到来给爸爸妈妈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可有时宝宝那无休止的啼哭又让你感到心烦和无计可施?要知道,1岁以内的小宝宝还不会说话,哭是他们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着他们的诸多诉求,你能读懂宝宝的心吗?用心读懂宝宝哭声小宝宝为何哭?这可能是饿了、累了、病了,也可能是为了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力。没错,每次宝宝哭都是有原因的,只有及时读懂宝宝哭声,才能更好地安抚他。

  • 标签: 肠绞痛 抱抱 生理需求 生理反应 声地 身体接触
  • 简介:生病了打针、挂吊瓶,在今天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不过,你知道打针时用的注射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这里面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医学知识。

  • 标签: 注射器 医学知识 打针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使用一次性多穿刺式输液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查使用一次性多穿刺式输液静脉输液患者280例次,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消除安全隐患。结论重视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巡视,重视健康宣教,以保证输液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多穿刺器式输液器 静脉输液 安全 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气囊止血和旋压止血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旋压止血组和气囊止血组,每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以及压迫后发生局部的并发症。结果:旋压止血组止血成功率高于气囊止血组,且止血时间更短(P〈0.05)。此外,与气囊止血组相比,血肿和淤青在旋压止血组中的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皮损以及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桡动脉穿刺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而言,旋压止血的止血效果可能优于气囊止血

  • 标签: 桡动脉止血器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止血
  • 简介:目的现场使用CO2诱蚊与紫外光诱蚊采集成蚊,对比2种捕蚊的捕蚊效果。方法依据病媒生物密度检测国家标准(GB/T23797-2009),于2014年8-9月以平均每周2次,连续2个月,在广州市蚊虫活动密集场所同时采取CO2诱蚊与紫外光诱蚊诱捕蚊虫。结果2种方法共捕获成蚊3282只,其中CO2捕蚊捕获成蚊1730只,紫外光诱蚊捕获成蚊1552只;CO2捕蚊捕获的成蚊平均密度13.11只/(灯·h),白纹伊蚊为10.64只/(灯·h),紫外光诱蚊成蚊平均密度11.76只/(灯·h),白纹伊蚊为6.74只/(灯·h)。结论CO2诱蚊对白纹伊蚊诱捕效果优于紫外光诱蚊,可用于日昼活动蚊种如白纹伊蚊的监测;紫外光诱蚊对库蚊属(如致倦库蚊)、按蚊属(如微小按蚊)效果较好,对白昼活动的白纹伊蚊效果一般,适用于库蚊属、按蚊属的监测或作定点长期捕蚊灭蚊使用。

  • 标签: CO2诱蚊器 紫外光诱蚊器 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