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东市2004-2013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按照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丹东地区2004-2013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丹东地区10的孕产妇死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和羊水栓塞呈上升趋势,位居榜首;其次为产科出血,直接产科死因高于间接产科死因。结论继续深入开展母婴安全工程,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前,产时、产后保健,加强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等措施,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率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郧西县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郧西县2004~2013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原因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郧西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发生在婴儿期特别是新生儿期;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体重、意外窒息、先天性。脏病、出生缺陷。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医疗机构产、儿科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加强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电解铝厂2004-2010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职业禁忌证人群分布、职业病患病种类、患病率及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4-2010连续6对某电解铝厂铝电解作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开展健康检查。结果体检24,540人次职业禁忌证136人。提示职业健康检查人数较稳定,职业病防治重点在于加强在岗期间及上岗期间职业禁忌证检查。

  • 标签: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禁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德江县2004~2013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形势,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方法对德江县2004以来的艾滋病常规监测、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德江县自2004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201312月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及病人126例。病例分布为男性8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为1.81;感染者有农民及无业人员(其中大多数为外出务工人员)111例,干部职工11例,学生3例,散居儿1例。死亡30例(其中男生19例,女生11例),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96例。126例感染者及病人中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经性接触传播108例(其中同性性传播4例),占85.7%。吸毒传播4例,占3.1%。母婴传播1例,占0.79%。不详的13例,占10.3%。结论目前德江县的艾滋病流行处于低流行态势,但由于传染源的不断累积和高危行为的泛滥,艾滋病流行有快速增加的趋势,必须加大监测力度,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控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势头。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天津市河北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丙肝的预防控制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河北区2014-2013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丙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天津市河北区丙肝报告发病率2004-2006逐年上升,2006-2010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之后略有上升.发病前3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流动性较大,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口集中的地区.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男性多于女性.在15~59岁之间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近年来丙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卫生部门应该加强以宣传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 标签: 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天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7~2013济阳县乙肝流行趋势与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中2007~2013济阳县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3报告乙肝病例1618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43.19/10万。2007报告发病率最高(56.04/10万);2010报告发病率最低(32.68/10万)。性别比2.2/1,各年龄组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居多,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4.4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4岁,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4.0%。结论济阳县乙肝发病以农民、男性、15~64岁年龄组为主,要做好乙肝疫苗的免疫规划工作和15~64岁岁年龄组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乙肝 发病率 流行特征
  • 简介:元旦遇到了春节,其实过节比平时还累,很多人都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在浓烈的节日气氛中,一缕缕清新的淡香,也许可以让你摆脱人群中的烦闷,给你幽谷深泉中的宁静,犹如身处世外桃源一般。淡定过年,给节日一个清新淡雅的升级版本!

  • 标签: 美容 化妆品 品牌 护肤品 皮肤保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2姑苏区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转诊和追踪现状,评价结核病防治机构和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合作和协调情况。方法对姑苏区近2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报表和相关信息分析其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的变化和原因。结果2012至2013姑苏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及疑似肺结核病人1214例,重复报告350例,重报率为28.8%,实际报告863例,收到转诊单514例,转诊率59.6%,转诊到位514例,转诊到位率59.6%,需追踪349例,实际追踪347例,追踪率99.4%,追踪到位347例,追踪到位率99.4%,总体到位349例,总体到位率100%。结论姑苏区2012至2013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转诊到位率不高,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需加强医防合作,提高非结防机构医务人员转诊和结核病人就诊的主动性。

  • 标签: 肺结核 转诊与追踪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第二师进近几年艾滋病发病流行特征及其规律,探讨防控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07-2014至今第二师艾滋病病毒感染着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本中心成立筛查中心实验室首次筛查阳性反应1例后被确认,2008-2009第二师筛查实验室相继筛查数出HIV病毒感染者,都为河南移民职工在家乡卖血造成交叉感染,2010第二师艾滋病新感染者呈快速增长,传播途径都为性接触传播,年龄20-78岁,都为本师各团职工及退休人员,50岁以上感染人数递增,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对各团场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对高危人群采取由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艾滋病向一般群体传播漫延。

  • 标签: 艾滋病发病趋势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荥经县2009~2013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荥经县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方法对荥经县2009~2013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全县共发生乙、丙种法定传染病共报告2584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死亡11例,报告发病率为337.77/十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7种1436例,死亡11例,报告发病率为187.70/10万。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乙型肝炎(594例)、肺结核(500例)、梅毒(113例),三病合计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4.05%,影响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水平上升的主要疾病是乙型肝炎、肺结核、梅毒。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7种1147例,无死亡,报告发病率为149.93/10万,发病居前三位的疾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539例)、流行性腮腺炎(286例)、手足口病(253例),三病合计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3.98%,影响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水平上升的主要疾病是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肇庆市近4单采血小板的献血情况,了解本市成分献血和招募的现状,探讨扩大和稳定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队伍的方法,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方法收集本站2010至2013单采血小板采集量、性别与献血量以及互助献血的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单采血小板采血量逐年上升明显,男性献血者明显多于女性,献单分的比献双份较多,互助献血比例持续增长明显。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宣传,稳固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队伍,鼓励捐献双份血小板,适当提倡互助献血,并发展为固定的献血者,能有效地确保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量 互助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对母婴危害,制订防止产后出血的具体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各接产单位发生的产后出血,由各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每月向区妇保所上报产后出血个案,区妇保所组织区里相关专家组成员进行讨论,全年进行汇总分析。结论2013武进区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3%,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后2小时的严密观察,可以提高孕产期管理质量及规范高危孕产妇管理,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妊娠期贫血等并发症可大大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孕产妇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评价2007~2011宾阳县实施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项目工作的情况。方法收集2007~2011宾阳县实施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项目工作的季度报表、年报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10月—201112月,结防门诊共登记的结核病患者数3583例,接受HIV抗体检测的人数2980例,检测率83.17%,HIV抗体检测阳性人数33例,结核病人中HIV抗体检出率1.11%;可随访到HIV/AIDS人数969例,接受结核病检查859例,发现结核病者71例,在HIV病人中结核病检出率为8.27%。共登记双重感染者104例,进行抗TB治疗104例,抗病毒治疗58例,CPT治疗65例;2007—2010共抗结核治疗72例,治愈8例(11.11%),完成41例(56.94%)。结论该地区实施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下一步应继续加强在艾滋病病人中筛查结核病的工作以及在结核病人中筛查艾滋病人的工作,加强双感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治疗退出率,需要县疾控中心内部结防科与艾滋病防制科及县级医院进一步沟通与合作,另外,继续加强与其他部门特别是监狱系统的协作。

  • 标签: 结核病 艾滋病 重叠感染 防治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各种因素的剖宫产进行临床分析,为如何控制剖宫产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1月~201310月期间收治的3500例剖宫产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4剖宫产率分别为69.08%(476/689)、70.93%(1042/1469)、71.23%(1055/1481)、72.70%(927/1275),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及剖宫产再孕成为当前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前三位,分别为19.11%、16.37%、12.40%。结论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及剖宫产再孕成为当今剖宫产率上升的三大主因,也是手术并发症及产科医疗纠纷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当今产科领域里及全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姚安县居民死因特征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监测网络系统对主要死因、死亡率、构成比、期望寿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姚安县居民粗死亡率为609.57/10万,男性为671/10万,女性为54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2/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为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损伤和肿瘤,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3.19%;前5位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因素为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伤害已构成姚安县成年人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传染病、寄生虫病对儿童的危害依然不可忽视,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开展死因监测、疾病监测与防治,对重点死因开展科研工作。

  • 标签: 死因监测分析 死亡率 期望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对用药基本情况做一总结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1月至201312月门诊处方共3600张进行点评,并统计分析。结果3600张门诊处方中,各类型不合格处方总数342张,主要表现为诊断与用药不符、临床诊断未写或书写不规范、处方超过7日用量未标注原因、药品用法用量不合理、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等。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 标签: 门诊处方点评 点评 分析
  • 简介:摘要2013全县共报告法定管理传染病1981例,死亡30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较去年较去年死亡24例(艾滋病17例、狂犬病7例)上升25%;丙类传染病较去年下降14.21%,无死亡病例。

  • 标签: 2013年 传染病年度分析 澜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