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川某疾控机构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收集2020.1-2021.1和2021.1-2022.1期间四川某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资料,于2021开始分析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比管理前后的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结果:管理后的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疾控机构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提高疾控机构的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有显著影响。

  • 标签: 疾控机构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秦淮区2016-2021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为食源性疾病的精准防控提出建议。方法 从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收集秦淮区2家哨点医院2016-2021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收集病例服药前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并检测特定病原体,按照《南京市食源性疾病检测工作手册》提供的粪便样本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所有样本开展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离鉴定检测。所有检测出的阳性标本菌株均由区疾控中心复核,血清分型,上报上送。结果 2016-2021共检测出69例阳性菌株,其中沙门氏菌45例,占总数65.22%;志贺氏菌3例,占总数4.35%;副溶血性弧菌21例,占总数30.43%, 三种菌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沙门氏菌最多,志贺氏菌最少。2016-2021共检测出沙门氏菌45例,检出15种沙门氏菌,其中肠炎沙门氏菌最多,占31.11%,其次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占15.56%。2016-2021各季度检出的阳性菌株数量不平均,其中第三季度最多,其次为第二季度 ,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检出率较低 ,这可能跟夏秋季气温较高,食品安全风险较高有关。结论 秦淮区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以沙门氏菌为主,应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尤其在夏秋季节注意食物腐败问题,生熟分开,强化医防结合,做好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减少疾病负担 保护人群健康。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 种类 副溶血性弧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021-2023商洛市8--10岁儿童盐碘监测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对2021-2023商洛市8—10岁儿童家庭食用盐进行抽样检测,计算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中位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来,全市8-10岁儿童碘盐覆盖率均为100%;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5%以上;盐碘含量均值都在合格范围;各县(区)碘盐合格率全部超过90%。结论 商洛市8-10岁儿童家庭食用盐碘含量处于适宜水平。

  • 标签: 儿童 盐碘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晋宁区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晋宁区梅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21晋宁区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12-2021晋宁区共报告梅毒病例894例,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2 28.35/10 万增至201942.34/10 万,年均增长5.89%;男女性别比例为0.97∶1;病例以(20 ~ 49)岁性活跃期青壮年为主,占67.67%,以隐性梅毒为主占94.97%;职业以农民最多,占65.44%。结论  2012-2019晋宁区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2021呈下降趋势,但疫情仍较严重,应积极开展规范诊疗,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的梅毒监测和筛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大众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控制梅毒的传播。

  • 标签: 梅毒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2021度门诊西药处方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本院门诊2021度的70份西医处方实行点评,分析其不合理之处。 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14例,无临床诊断/诊断书写不全处方有4张(占比为28.57%),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有5张(占比为35.71%)。 结论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使用情况大体合理,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医院还需加强用药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门诊 西药处方 点评结果 合理性
  • 简介:摘要:为了解天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确定潜在性的水质污染来源,量化污染物质,为供水单位改善水质提供依据,促进农村饮用水卫生事业的发展,故对全市农村地区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监测进行分析。

  • 标签: 农村 饮用水 枯水期 丰水期 水质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山县2000-2009的风疹流行特征,为加速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9风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风疹发病率年平均为7.30/10万,发病年龄主要是7岁以下儿童(73.72%),发病季节高峰在2-5月,2-3为一流行周期。流动人口发病比率逐渐加大。[结论]风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空白人群、人口流动。建议加强风疹初免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和免疫覆盖率,开展对特定人群的免疫,完善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减少免疫空白人群是当前控制风疹发病重要措施。

  • 标签:     风疹 流行病学特征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赤峰市2022职业病的病例分布特征及发病规律,为相关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职业病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021绵阳市恶性肿瘤报告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1月1日至202112月31日期间的绵阳市肿瘤登记报告,收集肿瘤新发病例数据,分析绵阳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按照年龄、性别分布进行归纳,总结其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控建议。结果 2021绵阳市户籍人数5269649人,报告肿瘤发病病例13339例,发病率为253.12/10万。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存在一定差距,且男性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全部肿瘤病例中,发病顺位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死亡顺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结论 2021绵阳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是威胁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需要重点防控。

  • 标签: 病例分析 恶性肿瘤 绵阳市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描述宁波市鄞州区1997-2012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肺结核的防治工作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方法:运用描述性研究中的三间分布对鄞州区发病情况进行描述,利用曲线拟合分析法(Curve Estimation),分析其时间趋势。结果:1997-2012鄞州区肺结核发病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结论:鄞州区肺结核发病情况整体呈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特征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描述和分析2022长兴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22长兴县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分析其死亡率、主要病种年龄别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2022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个案1245例,报告死亡率195.35/10万,其中男性报告死亡率266.46/10万,女性报告死亡率124.76/10万,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总体上升趋势,50岁后快速增长。死亡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食道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胆囊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40%。结论 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影响长兴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种,应重点防治;恶性肿瘤死亡率在5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大幅度上升,上升幅度男性大于女性。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率 长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承德县区域内6以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提供有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河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工作要求,对2017-2022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7到20226期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4.59‰下降到4.32‰,婴儿死亡率从3.71‰下降到3.09‰,新生儿死亡率1.9‰7下降到1.85‰,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主要原因前五位是出生缺陷(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新生儿窒息,肺炎。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安全知识。提倡主动参与婚前检查。加强孕前优生项目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管理,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高危孕产妇早期识别与管理,把握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关键环节。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奥运村地区 2010-2021 HIV/AIDS的性流行特征,分析其性传播方式,人群分布,样本来源及感染现状,为本辖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0~2021奥运村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及个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1共发现 126例 HIV/AIDS病 例, 男性 120例,女性 6例,随着国际对外开放,艾滋病的发病尤其是奥运村地区从2014后到2019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且主要通过男男同性传播 119例(94.44%)和异性接触传播6例 (4.76%),其他途径传播1例(0.79%),男性同性恋呈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以高学历大专及以上的18-37岁为高发人群,样本来源中:检测咨询73例(57.93%),性病门诊34例(26.98%),专题调查10例(10.32%);体检6例(4.76%),高危行为主动检测呈发现病例的最优方式;感染户籍中以北京本地人为主,本地30例(21.43%),其他24个省份共96例(78.57%),呈现全国散在发病,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成为艾滋成为艾滋病发病的主要城市,处于全国低流行和特定城市特定人群高流行并行的状态;结论 2010以后 HIV/AIDS在北京朝阳尤其是奥运村地区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且以男男同性恋成为发病的最高人群,政府应协同多部门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同时在本地区扩大HIV/AIDS免费检测,然后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和干预,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控制进一步快速增长 。

  • 标签: HIV/AIDS 监测 性流行特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