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伤骨折并发脾破裂的责任制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进行研究,利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情况。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调查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骨折并发脾破裂治疗过程中,责任制护理措施的应用,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并发脾破裂 责任制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骨伤实习带教中的效果,以供临床教学参考。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52名护生在进科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6人及对照组26人,实验组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用二种不同方法对实习护生进行一个月的带教后,进行出科前考核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掌握、护理病历书写和技能考核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提高了护理带教质量和实习护生满意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推广。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典型病例 临床护理带教 骨伤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接诊收治的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中药组及手法治疗组,中药组采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手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附加中医骨伤操作手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手法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6.67%,同中药组的47.62%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骨伤手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接诊收治的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中药组及手法治疗组,中药组采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手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附加中医骨伤操作手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手法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6.67%,同中药组的47.62%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骨伤手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和联合干预组42例。常规组采用舒血宁进行治疗,联合干预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腰腿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联合干预组较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发生率低,腰腿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SF-36评分显著,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减轻患者腰腿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