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当中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提出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护理工作,归纳总结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风险管理对策。结果儿科护理过程当中,主要存在护理操作、意外事件、抢救、心理性危害、职业性伤害以及暴力等方面的风险。结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掌握沟通技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强化培训等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限的控制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风险事件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护理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评估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380例风险事件,总结风险事件的分布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给药问题、医嘱执行错误和意外事件是护理临床最常见的风险事件,分别占总风险事件的37.3%、19.8%和16.1%;输液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是临床护理风险多发科室,分别占总风险事件的18.9%、16.4%和15.7%,3个科室的风险事件率占全院总数的51.0%。结论通过风险管理小组的工作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使风险事件发生率逐年降低,证明此方案可以推广。

  • 标签: 风险分析 临床护理 对策
  • 简介: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我国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风险评估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风险评估方法的正确运用直接影响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目前国内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方法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对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和分析流程图法四种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比较,提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适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评估方法。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风险评估方法
  • 简介:摘要血站应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和处置。[1]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血站突发医疗废物危害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危害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危害事件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影响,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特制订本预案。

  • 标签: 突发 医疗废物 危害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疗护理不良事件难免会发生,如何分析不良事件的常见原因,改进护理工作制度和系统流程中的缺陷,加强防范对策,从而减少或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我院自2010年开始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通过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及时对事件进行干预,将事件的损伤降到最低,并对其他护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使其从中吸取教训,有效地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标签: 报告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的74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从发生原因、护理人群、发生时间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良事件易发生的护理人员均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低学历的护士;易发生的类别为坠床/跌倒、遗漏治疗、用药错误、液体外渗等等;不良事件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落实“查对”制度;易发生不良事件的时间段主要白班时间段。结论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士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保障。

  • 标签: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原因进行细致剖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产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实施安全、高效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科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能学实验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能学实验这三门学科的实验进行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机能学实验是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在实验中时时面对着一些可变动的不安全的因子,如何预防管理这类危害事件的发生,对学生在今后的课程指导中具有实际的意义。

  • 标签: 机能学实验 危害事件 预防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设计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的移动操作平台。方法:以机电一体化、集成化为主导,对中毒现场处置内容中涉及的装备开展集成平台设计研究。结果:中毒现场处置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个体防护等装备以现场应急箱方式进行箱囊化装备,移动操作平台可以现场快速进行毒物鉴定和现场信息及时传输。结论:中毒事件处置移动操作平台对现场处置装备的集成化满足了现场应急处置需求。

  • 标签: 中毒 处置 操作平台 设计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专科医院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54例患者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安全事件发生次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跌倒、烫伤、坠床、走失、自杀。主要原因是护士缺乏安全意识、沟通不良、安全告知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无陪医或陪医照顾不周、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薄弱等。结论护士重视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对患者安全事件的预见性,护理管理者改进工作制度及流程,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措施,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

  • 标签: 老年患者 安全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介绍介入放射学的设备、材料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更好地掌握介入放射治疗的方法,减少介入放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介绍各种影像设备DSA、CT、MRI等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以及介入放射线设备防护知识,分析产生介入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给出避免介入治疗不良事件的方案。结果:介入放射医生在介入放射线诊疗中增强了放射线设备防护意识,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介入放射治疗应用中存在不良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会损害医生与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导致临床诊断事故,为此应做好防犯工作,使介入放射治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 标签: 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线设备 动脉插管 介入治疗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急诊病房作为急诊门诊就诊病人的重要疏散病区之一,突发急救事件多,病种多且病情复杂。急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急诊护士自身在工作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现将我科2011.1~2014.1突发急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急诊护士提供预见性护理指导。

  • 标签: 急诊病房护士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导真归因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临床一线护士584人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归因法进行不良事件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临床一线护士632人设为观察组,采取以文字诱导为基础,通过情境再现进行诱导归因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偏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结果对照组归因偏差件数46件,观察组归因偏差件数8件,χ2=9.822,P=0.002,观察组归因偏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64件,观察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1件,χ2=7.750,P=0.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件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诱导真归因法能诱导护士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做出准确的归因,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流程的完善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品质。

  • 标签: 真归因法 护理 不良事件 管理
  • 简介:摘要对大连市某工地民工集体就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为一起因高温、高湿、无降温设施的环境和极度疲劳的体力劳动引起的中暑。

  • 标签: 民工 食物中毒 中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个人能力欠缺、管理不善以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其比例分别为36.7%、23.3%、20.0%、13.3%;其中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编制类型等不同因素引发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大,机率分别为63.3%、53.3%、56.6%、46.7%。结论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产科 护理不良事件 管理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