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56例面瘫患者以针灸为主结合音乐疗法的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本组56例患者进行针灸前的心理疏导,针灸时配合音乐疗法、针灸后进行饮食起居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治愈50例,好转4例,无效2例。结论对面瘫患者进行以针灸为主结合音乐疗法的综合治疗过程中,给予及时、正确、有效的护理,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面瘫 针灸治疗 音乐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单胎头位顺产的20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0)。干预组患者于临产后开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聆听法),对照组患者除了不接受音乐疗法外,其他处理均与干预组相同,测定产时、产后2h及24h出血量,计算产后出血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妇产时、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5),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贯穿于整个产程的音乐疗法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 标签: 音乐疗法 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在门诊人工流产患者500例,采取自愿的原则,分为音乐组即为观察组250例,非音乐组即为对照组250例。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时给予音乐疗法,对照组不给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评分,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心理状态稳定,疼痛缓解效果好。结论音乐疗法对患者的负性心理有改善作用,对患者的生理指标有正干预作用。

  • 标签: 音乐疗法 人工流产 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对球结膜下注射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82例球结膜下注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播放背景音乐,在球结膜下注射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变化。结果音乐作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对照组血压变化较大,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背景音乐可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稳定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背景音乐 球结膜下注射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缓解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在产程中给予音乐疗法。结果产妇在分娩中疼痛缓解减轻。结论音乐疗法能够缓解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减少出血量。

  • 标签: 音乐疗法 分娩镇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对骨科住院患者疼痛、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骨科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相同病种的手术医生相同,手术、麻醉方式比较无差异的情况下,研究组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背景音乐,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使用止痛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止痛药物的使用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背景音乐能够使患者身心放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

  • 标签: 背景音乐 骨科患者 疼痛 焦虑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焦虑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由精神科或者心理科确诊为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音乐组80例,B抗焦虑药物组80例,C抗焦虑药物联合音乐治疗组80例。本研究选用常用抗焦虑药物多虑平进行研究,通过30d的观察治疗。分别在7d、14d、21d、30d时,对患者焦虑症状进行评估,统计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应用抗焦虑药物多虑平或者但用音乐治疗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音乐疗法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手段,能够直接联合抗焦虑药物应用到焦虑症治疗过程中,并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缓解患者心理上的压力,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 标签: 焦虑症 音乐疗法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减轻非全麻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将80例非全麻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血压、心率的变化较对照组稳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干预可明显降低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水平,提高手术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音乐干预 焦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医院环境的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和医疗垃圾暂存处人员的医疗废物知识管理培训;制作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和医疗废弃丢失报告程序图;落实管理措施,加强督查考核。讨论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环节管理,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保障。通过以上的管理措施,使本院的医疗废物管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 标签: 医疗废物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房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7岁,术后随访13~51月,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均有包膜,完全由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囊壁纤维间隔内有小的透明细胞巢,肿瘤透明细胞核Fuhrman分级为Ⅰ级,免疫组化示Vimentin(+)、EMA(+)、CD10(-)、CD68(-)。结论多房肾细胞癌有独特的病理改变,经过积极地治疗预后良好。术诊断中常难与其它囊肾疾病鉴别,术后病理检查的关键特点是肉眼无膨胀结节及镜下囊腔内衬透明细胞。

  • 标签: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125联合ADA检测对炎/结核/癌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方法病例共分3组,结核胸液组31例;癌胸液组20例;炎胸腔积液组(渗出液)25例。结果ADA在结核胸腔积液和炎症胸胸腔积液的均值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CAl25在结核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中均明显增高,而在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胸腔积液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A和CA125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有一定的意义,且ADA和CA125的联合检测可以帮助诊断,而且胸腔积液的检查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廉,便于重复,有利于临床上开展。ADA和CA125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胸腔积液性质诊断的特异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CA125检 ADA检测 炎性/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文献分析2例肢体抖动短暂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transientischemicattacks,LSTIA)患者的特点,探讨该类疾病临床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例LSTIA患者进行动态脑电图、彩色多普勒(TCD)、磁共振成像、CT动脉血管造影(CTA)、全脑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分析其结果的特异性。结果首发症状为发作肢体抖动的患者,易误诊为继发性癫痫,且抗癫痫治疗无效,DSA等检查提示颈内动脉系统均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给予抗动脉硬化(如抗血小板,调血脂等)或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发作减轻或停止。结论LSTIA为少见TIA类型,呈发作、无意识障碍的单侧肢体无力及抖动,可与局灶运动癫痫发作类似,易误诊,临床可行脑电图、TCD及DSA等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 标签: 肢体抖动 全脑血管造影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多功能器官衰竭的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92例脑出血患者,其中39例脑出血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现对3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出血的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血肿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关,多器官功能衰竭以脑、胃肠和肺最多,因此,脑出血并发器官衰竭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脑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发现,密切监测重要器官功能变化是降低脑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减少的关键。

  • 标签: 脑出血 多器官功能衰竭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脾破裂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Ⅲ级以下外伤脾破裂患者,采用经脾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部分栓塞止血,术前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放置导管引流腹腔积液。结果介入治疗对40例脾破裂患者一次止血栓塞成功,引流通畅,技术成功率100%,有效率97%。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外伤脾破裂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脾破裂 介入性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动脉栓塞治疗顽固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顽固鼻出血患者,选择颌内动脉或面动脉鼻分支栓塞。结果11例鼻出血患者均成功实施栓塞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栓塞有效率100%。结论对于顽固鼻出血,选择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鼻出血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