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82例在我院进行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1例,其围术期的护理方式不同,其中参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实验组则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远低于参照组(P<0.05)。此外,干预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过程中,给予护理配合干预可降低并发症情况,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内镜 食道异物取出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阴道炎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联合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9.26%;对照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22.22%,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可以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有效的降低复发率,加用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制霉菌素阴道胶囊 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和技巧。方法胃镜下据异物的形状、大小、质地、滞留部位及时间等,选用不同的辅助器械如鼠齿钳、三爪钳、圈套器、取石网篮、拾物网兜、避孕套、橡胶手套、不同型号的透明帽等,结合操作技巧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结果132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成功取出异物127例,成功率96.2%(127/132),无上消化道穿孔、大出血、窒息、异物掉落气管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简单有效,安全可靠,是解决此类疾病首选方法。辅助器械的选择和操作技巧是取出异物成功与否、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132例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阴道炎患者实施阴道灌洗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阴道炎患者归入到Ⅰ组与Ⅱ组,两组(各40例)均接受阴道灌洗治疗,在此基础上,Ⅰ组接受常规护理,Ⅱ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及干预效果。结果Ⅱ组接受治疗及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95.0%,护理满意度为97.5%,均显著高于Ⅰ组的77.5%和82.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实施阴道灌洗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阴道炎 阴道灌洗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选取期间,将在我站进行治疗的98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P组(n=49)和Q组(n=49),P组采用常规治疗,Q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随访6个月)。结果Q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与P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绝经后阴道修补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正确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29例阴道修补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阴道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围术期护理措施,记录其治疗效果,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9例绝经后妇女手术成功率100.00%,死亡率0.00%,并发症发生率0.00%,平均住院时间(6.27±0.56)d。结论对绝经后阴道修补及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围术期护理措施,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低,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绝经后阴道修补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接收的行胃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治疗患者52例进行观察,总结分析护理配合要点。结果52例患者上消化道内异物全部取出成功,成功率100%。共取出异物59枚,取出后患者有1例发生胃穿孔,2例发生胃出血,不良率为5.8%,经对症保守治疗处理后3例患者全部治愈恢复。结论对于在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给予良好细致护理服务,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支持、健康教育、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指导等方面,帮助患者成功取出异物,同时减少对患者上消化道的损伤,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异物 胃镜 上消化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异物治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消化内镜下治疗及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38例,2例转外科治疗,治疗成功率为95%,参考组治疗成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异物治疗中采用消化内镜辅助治疗具有较高成功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异物 常规外科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选取期间,将在我站进行治疗的98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P组(n=49)和Q组(n=49),P组采用常规治疗,Q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随访6个月)。结果Q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与P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致性护理干预对内镜治疗食管嵌顿性异物(EEFB)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柳州市中医医院的42例内镜治疗食管嵌顿性异物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致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异物取出程度、护理满意度、心理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内镜治疗后患者的异物取出成功率以及满意度分别为95.24%、95.24%,对照组患者的异物取出成功率以及满意度分别为71.43%、66.67%,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嵌顿性异物患者在进行内镜治疗前后采用细致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异物取出程度,对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标签: 细致性护理干预 内镜治疗 食管嵌顿性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医护配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外科手术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与医护配合及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异物均以成功取出,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科学配合与有效护理,可使异物取出率大幅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患者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观察组给予患者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明显要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治疗阴道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 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接受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的115例瘢痕子宫接受阴道分娩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15例非瘢痕子宫性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产妇手术指标、新生儿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出血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质量的对比(P>0.05);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对比(P>0.05)。结论针对满足阴道分娩指征的瘢痕子宫产妇实施阴道分娩安全性较高,可使剖宫产率有效降低,对母婴结局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孕妇霉菌性阴道炎的价值。方法选取霉菌性阴道炎孕妇患者,患者共计68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是选取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予以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唑栓剂治疗。评估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过敏、阴道干涩、阴道灼热感)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孕妇予以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孕妇 霉菌性阴道炎 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观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护理干预。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下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所有接受研究的产妇中,82例(85.42%)产妇行阴道分娩,其余14例(14.58%)产妇行剖宫产术,产后2例(2.08%)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并无1例出现子宫破裂、新生儿死亡以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监护,能够提高阴道分娩的几率,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利于产妇的预后恢复。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产程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前、产时因素,制定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将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产妇66例作为出血组,选择同期非出血经阴道分娩的产妇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比分析两组有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及结局的差异。结果孕次≥3次、经产妇、流产次数≥2次、文化程度较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第三产程≥15min、软产道损伤均为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软产道损伤、流产≥2次、文化程度低、中重度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3产程≥15min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孕期及早治疗中、重度贫血,积极处理第3产程、促使胎盘在胎儿娩出后15min内娩出对于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积极预防作用。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产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妇科超声检查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阴道妇科超声检查的患者8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2.5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5.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给予阴道妇科超声检查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方法效果明显,可以减轻患者在检查中的疼痛,极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整体护理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医患关系之间矛盾,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妇科超声检查 护理方法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