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介绍基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业劳动卫生工作,尤其是在除尘防病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提高生产力。

  • 标签: 工业卫生 防尘防病
  • 简介:工业区周围的空气组成成份和远离工业区的广阔的原野不同,充盈着各种有害成份。这些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足以妨碍人们的舒适和健康,影响动植物生存,形成“大气污染”。混人大气中的各种有害成份,成为大气的污染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各种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城镇居住环境构成极大危害。为防止工业生产对城镇环境的大气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控制工业污染源。但在当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还不可能完全不排放污染物,因此,根据气象条件,按照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稀释和净化的规律,对工业区与居住小区进行规划与布局,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可使居住小区的居民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业污染的侵害。

  • 标签: 工业区 居住小区 污染物浓度 工业布局 污染系数 气象条件
  • 简介: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预防涤纶厂工人中工业性眼损伤的效果.方法1992~1997年在上海石油化工涤纶二厂开展了6年的预防工业性眼损伤的健康教育.调阅分析了该厂1986~1991年及1992~1997年前后6年的职工伤病资料,分析工业性眼损伤发生情况.结果1986~1991年该厂职工的工业性眼损伤发生率为6.94‰,1992~1997年为1.93‰.结论健康教育对预防工业性眼损伤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工业性眼损伤 健康教育 涤纶厂 疾病预防
  • 简介:为了解乡镇企业职业危害现状,对一个乡镇所有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镇职业危害较为严重。有42.66%的职工接触有害物质,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28.03%),重点行业为建材行业。

  • 标签: 职业危害 粉尘 噪声 高温 尘肺
  • 简介:本文尝试将密切值法用于工业企业有毒有害因素监测结果的评价。对某机械企业1994-1999年经常性劳动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密切值的计算,结果显示该企业1994-1999年密切值按序排列为C99<C95<C98<C96<C97<C94,1999年监测结果相对最好。本文同时对密切值法在劳动卫生监测结果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密切值 有毒有害因素 监测 工业企业卫生监测
  • 简介:目的:对我省《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进行首次基线调查。方法:分层随机选择21家工业企业采用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询问核实情况、填写调查表的方法进行。结果:国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较好,职业病防护设施岗位配置率98.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74.6%,均高于境外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职业卫生专业人员配置率和规章制度健全率达42.9%;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源头把关、规范行为、以点带面、加大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和意见,以提高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的水平和质量;特别要重视境外投资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

  • 标签: 职业卫生 职业病防治法 工业企业 基线调查
  • 简介:斗转星移,共和国度过了五十华诞,新中国的职业卫生事业也以不寻常的姿态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其间辉煌、波折、磨难、困惑、复苏、奋进交替而至,就职业卫生所获得的社会效益而言可谓喜忧掺半,使人感慨系之。作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其制定与实施的历史沿革,在某种程度上可概略反映职业卫生预防领域的业绩,正确审视上述标准的功能。回顾历史,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对探讨新世纪职业卫生预防面临的课题和解决的途径,不无好处,仅就此谈谈管见。

  • 标签: 卫生标准 历史沿革 企业设计 制定与实施 职业危害 职业卫生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企业工人就餐卫生状况,制定改进对策。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按5%的比例随机抽查宝安工业企业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并对宝安区所有工业企业工人的就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宝安区工业企业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无卫生许可证的比例为16.9%(130/769),餐具消毒不合格率达48.5%(373/769)。“三防”设施不合格率为50.9%(392/769),食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的迭32.4%(983/3031),未经卫生知识培训的占41.7%(1429/3031)。在宝安区11258家工厂(有在职工人235万余人)中具备卫生许可证的工厂集体食堂只有2473家,只能满足约122万余工人就餐需求,另外工厂周边具备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能满足约37万余人就餐,尚有约76万余工人是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就餐场所就餐。结论建议加强整顿和规范现有的工厂企业食堂和周边餐饮单位,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建设员工食堂,同时增强广大劳务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彻底解决工人就餐安全问题。

  • 标签: 食品 卫生状况
  • 简介:哈尔滨市某制药厂,是我国医药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抗生素原料的重点生产厂家.近年来,在产量不断增加和新的产品不断出现的同时,工厂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废渣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因而该厂工业废水的治理被列为国家限期治理单位.该厂废水处理工程总占地面积为3.26万m2,总建筑面积为7854.52m2.

  • 标签: 再生利用 利用工程 卫生效果
  • 简介:应用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对某大型纯碱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前的卫生学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该企业生产环境有害因素综合评价指数(I)为0.75,评价结论为“合格”。但在不同车间、不同监测项目监测点超标率达7.7%~100%;而同一工作岗位不同监测时间样品超标率为1.6%~35.3%。由此可见,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不仅要对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防尘防毒措施设计,对辅助工作场所同时应加强生毒防护措施的设计和审查。本文监测项目超标多数集中在辅助车间上毒监测点。

  • 标签: 规范 卫生学评价 竣工验收
  • 简介:为探求客观定量、准确可行的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方法,科学地综合考评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我们引进《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中的竣工验收评价方法,对现有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评价。《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是卫生部1994年发布的法规性文件,目的是为了加强新建、改建、扩建、续建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保证建设项目的卫生质量,使工业企业的建设达到卫生要求,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我们引进了该方法用于现有工业企业的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在本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发和创新,对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个人通讯事业部天津厂和西迪斯(天津)电子有限公司的职业卫生现状进行了评价,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职业卫生现状 现状评价 工业企业 职业危害因素 卫生预评价 单项指数
  • 简介:工业企业排气筒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安徽省卫生防疫站(230061)汪霞,富志国,任军,陆志坚在工业废气污染大气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中,对排气简排放污染物的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估算污染物浓度对某一区域环境污染的范围、方法、程度、为...

  • 标签: 工业废气 环境保护 卫生防疫 大气污染 环境卫生
  • 简介:我市某农村集中式供水1982年投入使用,2002年春发现水的颜色呈淡黄色,后颜色逐渐加深,于2004年3月送我中心试验室检测,结果水中Cr^6-含量7.66mg/L,超过国家标准153.2倍,随即令该村立即停止水源水的使用,并对其进行了现场调查。

  • 标签: 工业废水 地下水污染 饮用水卫生 集中式供水 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