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作者: 张学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仁寿县妇幼保健院四川眉山62050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37-01尘肺这种病症其实是职业性的,经常会由于职业的原因导致。它指的是在长期生产的过程中吸入一些大量有害的粉尘,并且这些粉尘在人体的肺内进行滞留,然后发生一些以肺部为中心进行弥漫性纤维化的一种疾病。1尘肺的种类如果我们要按照粉尘的性质来分的话,其实尘肺是分为很多种的,包括矽肺、矽酸盐肺、碳尘肺和混合性尘肺。由于吸入粉尘的不同也会导致这些不同类型的尘肺问题。如果是矽肺的话,那一般粉尘是游离的二氧化硅,如果粉尘是结和二氧化硅就会形成矽酸盐肺,由于煤炭、碳黑和石墨导致的就是碳晨肺,还有游离的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将会导致混合性的尘肺。在我国对于尘肺的定义里面,其实具体来说包括12种。其中分别是矽肺、石墨尘肺、云母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煤工尘肺、铝尘肺、陶工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水泥尘肺以及铸工尘肺。这些成分的分类都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工作环境造成的粉尘不同,所以导致的尘肺种类也不同。2如何对尘肺进行检查和判断那么,当我们生活在粉尘比较多的环境当中,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对身体造成了影响之后,我们应该要采取什么样的检查方法来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尘肺,以及患有尘肺的具体种类呢?目前国内外对于尘肺的检查方法,最主要首选的方法就是标准后前位高千伏x线胸片。除此之外,较多的选择的检查方法就是CT和HRCT。这两种方法在显示平面上不能够显示或可疑小结节、早期纤维化、肺气肿、胸膜改变、肺门淋巴结肿大等等问题。所以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但是他们结合平片可以提高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3尘肺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在我们进行尘肺的检查之后,它会体现出一些基本的影像学表现,我们在临床上就根据这些影像学表现总结出了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类圆形小阴影、不规则形小阴影、大阴影(一般大阴影指的是直径大于10毫米的)、胸膜斑以及其他的一些影像学表现。对于类圆形的小阴影比较常见的是矽肺和矽结节。不规则形小阴影一般来说是呈现网状和蜂窝状的,基本上石棉肺就比较容易呈现这样的阴影形状,在病理上它会呈现间质的纤维化。大阴影首先它的直径比较大,并且对于大阴影的边界来说也是非常清晰的,周围可能会存在一些肺气肿的情况。胸膜斑的局限性胸膜会增厚到大于三毫米的情况,并且出现一些钙化,在侧胸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小静脉闭塞症作为造血干细胞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肝大、腹水,临床上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及影像检查进行诊断,本文主要对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影像表现进行总结。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症 超声检查 CT表现 MRI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2008—2017年昆明市西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7年昆明市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7年西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8282例,其中重症病例572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为253.17/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共报告10243例,占病例总数的56.03%。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分别为福海街道办事处、前卫街道办事处和马街街道办事处,共报告病例9925例,占病例总数的54.29%。男性10739例,女性7543例,男女性别比为1.4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共报告17185例,占病例总数的94.00%;病例职业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报告8878例(占48.56%)和8734例(占47.77%)。286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型1225例,占42.74%;CoxA16型1307例,占45.60%;其他肠道病毒334例,占11.65%。结论2008—2017年昆明市西山区手足口病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优势病原为CoxA16和EV71,学龄前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 CT影像特点。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 44例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肺内肿物单纯为肺结核的 4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 CT检查时肺内肿物的部位、形态、肿物边界等 CT影像特征。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气短、消瘦、胸闷、咳嗽、低热、胸痛、痰中带血。观察组的 CT影像的主要表现为血管束聚集征、空洞、胸膜凹陷、棘状突起、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观察组分叶征、胸膜凹陷、肿块、毛刺状结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空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

  • 标签: 肺结核 肺癌 CT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332例尿液脱落细胞与临床最终诊断的符合率,探讨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有不明原因的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的13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离心取沉淀推片,行瑞氏-吉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良恶性,记录结果,追溯患者临床资料(泌尿系统强化三维重建CTU、盆腔CT、双输尿管CT、内镜组织活检检查、DNA细胞等),将临床最终确诊作为金标准,分析尿液脱落细胞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尿液脱落细胞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18.4%,特异度为99.4%,假阳性率为0.6%,假阴性率为81.6%,准确率为77.8%。结论脱落细胞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应加强对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的认识,尽量减少尿液脱落细胞检查的影响因素,以便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尿液脱落细胞学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44例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肺内肿物单纯为肺结核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CT检查时肺内肿物的部位、形态、肿物边界等CT影像特征。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气短、消瘦、胸闷、咳嗽、低热、胸痛、痰中带血。观察组的CT影像的主要表现为血管束聚集征、空洞、胸膜凹陷、棘状突起、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观察组分叶征、胸膜凹陷、肿块、毛刺状结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空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血管束聚集征、空洞、胸膜凹陷、棘状突起、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并发肺不张,临床诊断时可依据该特点进行诊断。

  • 标签: 肺结核 肺癌 CT影像学
  • 简介:脑小血管病是一组发生在脑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的病因多样的病理过程。脑小血管病神经影像标志物主要包括:近期皮层下小梗死、假定血管源性的腔隙灶、假定血管源性的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在相关研究中,可部分量化其中一些影像标志物来进行分析。根据病因,可将脑小血管病进行分型,文章简述其中几个临床常见脑小血管病的影像特点。

  • 标签: 影像学特征 脑萎缩 血管病 血管周围间隙 血管源性 白质高信号
  • 作者: 赖少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绵阳市安州区中医医院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4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2-01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生存的恶性肿瘤疾病,也是排名第一的导致女性死亡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乳腺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乳腺癌的发生,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关乳腺癌的研究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国外报道显示,在部分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85%,在大洋洲、北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90%。但这些研究都表明了一个观点:早期准确诊断乳腺癌,促使乳腺癌患者获取最佳治疗时机,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除手术病理学这项金标准检测方法,我国临床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乳腺癌。笔者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方法。1乳腺癌简述乳腺癌是一种发生在女性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的乳房在胸大肌部位,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腺体构成。早期乳腺癌患者并不具备典型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因此不易被患者重视,多数患者是在无意间发现自己的乳腺中含有肿块。但因为,乳腺并不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因此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乳腺癌并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是因为癌细胞容易脱落,会随着体内血液、淋巴液转移,在其他部位发作,所以乳腺癌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再者,临床治疗乳腺癌,依旧是以乳腺切除为主,很多患者因为自身形象、乳腺功能缺失等原因,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继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加速患者死亡。2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2.1钼靶X线钼靶X线是临床最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方法。钼靶X线具有无创、高分辨率、高诊断准确性、检查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广泛应用。钼靶X线能够准确区分软组织之间的极小差别,能够清晰准确的显示微小钙化,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乳腺癌相关征象。但是,钼靶X线存在电离辐射、对人体组织有潜在致癌风险,这一缺陷也限制了钼靶X线在临床的应用。因此,钼靶X线检查并不适用于年轻女性、哺乳期、妊娠期女性。仅适合用于诊断35岁以上女性的乳腺疾病。再者,钼靶X线存在较高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且具有不易鉴别乳腺良恶性等缺陷。临床若单纯应用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容易误诊漏诊。因此,现今临床在应用钼靶X线时,往往与其他影像学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小静脉闭塞症作为造血干细胞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肝大、腹水,临床上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及影像检查进行诊断,本文主要对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影像表现进行总结。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症 超声检查 CT表现 MRI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临床流行病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902例胃癌患者,902例患者中农民582例,城区居民320例,对比分析不同区域患者发病部位、病理类型、性别分布特征、发病年龄及地域分布特征。结果分析结果发现,902例胃癌患者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窦、胃体、胃角、胃底、贲门及幽门,其中胃窦部位发病率最高;病理类型主要以腺癌、印戒细胞癌、鳞癌、混合细胞癌及黏液细胞癌,而腺癌的发生率最高;同时胃癌的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60-79岁之间年龄发病率最高;且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区。结论胃癌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窦,而腺癌、男性及中老年群体的发生率最高,且农民群体发病率高于城区。

  • 标签: 胃癌 流行病学 发病特征
  • 简介:摘要:宏基因组主要是环境中全部微生物样本遗传物质进行测定,同时对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以及功能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综述了宏基因技术在微生物发酵、活性物质开发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为宏基因技术在未来微生物研究中提供方向。

  • 标签: 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肝占位患者,回顾性分析早期肝癌应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肝细胞癌33例,肝转移癌29例,肝血管瘤28例。结果在动脉期,肝细胞癌多表现为高密度强化,高于肝转移癌,在平衡期、静脉期,肝细胞癌多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较肝血管瘤、肝转移癌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肝癌患者,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为疾病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肝癌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常人群腰骶椎的影像变异,并探讨其与下腰痛的关系。方法对2017年01月至2018年06月来我院体检的500例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有无下腰痛,并观察统计其腰骶椎影像变异发生率。结果500例体检人员中腰椎(L5)骶化43例,骶椎(S1)腰化6例,移形椎的总体发生率为9.8%,与国内外报道相差不大;腰骶椎隐裂人员共89例,总体发生率为17.8%,稍高于文献报道,但无统计差异;500例体检人员中有107例存在下腰痛,其中23例存在腰椎(L5)骶化,2例存在骶椎(S1)腰化,下腰痛人员中移形椎的总体发生率为23.4%,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下腰痛人员中腰骶椎隐裂28例,发生率为26.2%,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结论腰骶椎的正常影像变异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脊柱隐裂等,本研究统计的总体发生率与文献报道相差不大,但存在下腰痛人员的腰骶椎变异发生率却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笔者认为腰骶椎变异与下腰痛有一定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对腰骶椎变异的详细了解,对下腰痛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下腰痛 腰椎骶化 骶椎腰化 脊柱隐裂 影像学
  • 简介:摘要大麻是一种古老的植物,从它提取出来的大麻素类物质,一直被认为是有害的毒品类物质。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家对大麻素类物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科学家们发现大麻素,尤其是大麻二酚(CBD),四氢大麻酚(THC),不仅没有致幻等毒品麻醉类药物的不良特性;相反,他们具有抗癌、调节生理功能等可以治疗相关疾病的优良特性1。在本文中,我们概述了大麻素发挥抗癌作用的可能机制,讨论一些还没有被完全理解的方面,比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大麻素在癌症中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等;此外,还总结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评价大麻素作为抗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为更好的在癌症治疗领域应用大麻素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

  • 标签: 大麻素(CB),大麻二酚(CBD),四氢大麻酚(THC),癌症。
  • 简介:摘要:大麻是一种古老的植物,从它提取出来的大麻素类物质,一直被认为是有害的毒品类物质。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家对大麻素类物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科学家们发现:大麻素,尤其是大麻二酚 (CBD), 四氢大麻酚 (THC) ,不仅没有致幻等毒品麻醉类药物的不良特性;相反,他们具有抗癌、调节生理功能等可以治疗相关疾病的优良特性 [1] 。 在本文中 , 我们概述了大麻素发挥抗癌作用的可能机制 , 讨论一些还没有被完全理解的方面,比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癌症发生中的作 用 , 大麻素在癌症中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等 ;此外,还 总结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评价大麻素作为抗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试验。为更好的在癌症治疗领域应用大麻素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

  • 标签: 大麻素 (CB),大麻二酚 (CBD),四氢大麻酚 (THC),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