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成本管理中使用作业成本法效果,并对于其中所产生问题提出相应意见。方法我院2015.8~2016.7期间使用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上,并加以分析实施作业成本法,对作业成本法在医疗服务成本管理中应用,提出相应意见。结果使用作业法X线科室成本率为43.05%,利润率为56.95%,而放射治疗成本率为54.47%,利润率为45.53%,螺旋CT成本率为57.98%,利润率为42.02%,而是用传统法,成本率为62.64%,利润率为37.36%,放射治疗成本率为59.60%,利润率为40.40%,螺旋CT成本率为76.66%,利润率为23.34%。结论作业成本法是属于一种先进成本管理方式,但是对于我国医院降低运行成本,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益起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作业成本法 医院 成本 管理
  • 简介:目的:从成本效果角度评价提高工资待遇这一卫生人力干预措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arkov模型比较不同收入水平干预措施组的成本效果。使用概率灵敏性分析研究参数不确定性对于模型结果的影响。结果:以无干预措施组作为对照,月薪4000元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6.8万元/服务人年,月薪8000元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7.9万元/服务人年。结论:应根据政府的支付意愿确定2种经济激励性干预措施是否具有成本效果。地方政府在决定是否采取某种干预措施时还应结合考虑其财政实力。

  • 标签: 经济激励性干预措施 MARKOV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从疫情防控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机构)和学校的视角,评估北京市幼儿园和小学发生水痘暴发疫情后投入的控制成本。方法回顾性调查北京市4个区2014年6月1日-12月31日发生的12起水痘暴发疫情,调查内容为各类机构在实施各项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时投入的人力资本、设备物资、交通及其他费用。结果每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平均投入3910.3人时(折合人力资本184941.9元),物资/设备费2988.0元,交通费453.1元,其他费用1880.8元,共计投入控制成本190263.0元;每起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平均投入3520.6人时(折合人力资本166608.0元),物资/设备费1402.3元,交通费262.3元,其他费用92.0元,共计投入控制成本168364.7元。结论相关机构针对水痘暴发疫情的控制成本明显高于水痘发病给个体带来的经济负担。未来开展水痘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时,不考虑水痘暴发疫情的控制成本将会低估疫苗接种产生的收益。

  • 标签: 水痘 暴发 传染病控制 成本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骨科创伤中心专门护理人员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中的作用。方法是用回顾性表格收集住院患者未进行专职护理出院一年和进行专职护理一年后数据,表格包括年龄、性别、静脉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间等,对统计数据进行Wilcoxon/Kruskal–Wallis。护理的专科化发展成为临床实践的核心内容。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专业亚专科化发展已成趋势,作为医疗质量评定的重要一环,护理小组亚专科化也势在必行3。作者在原有护理小组基础上进一步亚专科化细分,设置更专科化的专职护理工作,新的形势要求不断的护理工作的改进,在改进护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护理工作朝向健康为本,疾病康复,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也是骨科护理的目的。结论是专职护理人员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 标签: 专科护理 创伤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小学生群体爆发与腮腺炎预防成本的性价比,以期制订合理的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方案。方法选择我市市区的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抽样调查以获取家庭经济损失平均数,而后进行单次及双次注射麻风腮三联疫苗的性价比核算、并比对不注射疫苗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结果仅就预防流行性腮腺炎而言,单次防疫性价比为1351,双次防疫性价比为1160。结论进行MMR疫苗的注射,其性价比极高,可带来极其卓越的社会效益。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疫苗 性价比
  • 简介:摘要标杆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巨大的时效性与现实性。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标杆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为此,在临床实践中,一定要加大对标杆管理的研究力度,以此促进护理管理全面落实。

  • 标签: 护理管理 标杆管理
  • 简介:目的:对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各科护士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人员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人员实施柔性管理.同时将两组人员所负责的两组患者各55例作为护理对象,对比两组的满意度及投诉率,以反映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4.5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7.27%.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研究组投诉率为3.64%,对照组投诉率为7.28%,研究组投诉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可让护理质量得到改善,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 标签: 柔性管理 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我国医院的病案管理包含着很多的内容;比如,医院管理、科学研究等,在医院的正常的管理或服务中,人们更多的将重心放在了病案管理中科学研究的作用,很少有人重视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意义,而且相关的报道和内容也比较的少,这不利于医院管理和服务的发展。

  • 标签: 医院管理 病案信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科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实施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的状况作为研究资料,对比实施前、实施后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后的护理服务质量相较于实施前明显更高,予以统计学检验,数据存在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应用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可以将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目标管理 护士分层管理 耳鼻喉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学技术飞速发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对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护患矛盾时有出现,因此,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风险管理是医院有组织、有系统的对潜在的和现有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的过程,护理风险管理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识别护理风险,进而评估护理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建立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并加强护理自身管理,以提升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将风险问题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对患者的危害,避免护理缺陷、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骨科管理 护理风险 管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这一期间的临床护士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管理循环法来予以护理管理,研究与分析在护理管理管理循环法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合格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4.0%,其合格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0%,其护理合格率为92.0%,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循环法,所获成效显著,不仅可使护理管理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使患者满意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管理循环法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医院急诊科进行急诊治疗的患者患例共1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疾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30%);且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意义。

  • 标签: 危机管理 急诊 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各科室于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随机抽取的100名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样本均应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样本则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将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模式。结论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护士 分层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分析和讨论在医院在应急质量管理中通过对风险管理应用,降低医疗事故风险发生的概率,并加强医院应急管理工作。研究方法通过对某一所医院的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医德医风的投诉状况、恶劣事件报备信息、医疗纠纷状况、医院的值班记录、医院安全的评估检查情况和灾害应对情况进行回顾统计并调查分析。得到的结果通过对医院存在的风险进行评测和调查,发现医院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对风险管理的应用,提高医院应急管理的工作能力。得出结论风险管理的应用在医院应急质量管理中应该切实的提升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 标签: 风险管理 应急质量管理 风险识别 风险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不要)管理对基层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归纳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尚未实施细节管理前的医院感染情况,统计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制定细节管理方案。我院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细节管理,对比观察实施细节管理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空气合格率、物体表面合格率以及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等。结果自2015年至2016年,我院感染率在实施细节管理下由3.09%下降到1.15%,各项卫生合格率大大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细节管理能够有效的落实各项感染的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的环境卫生条件。

  • 标签: 医院感染 细节管理 感染率 卫生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理念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有关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理念方面所对应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期刊文献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结果为有效加强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对细节管理理念的应用,需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构建温馨工作环境,重视环节管理,科学防范护理安全隐患这四个方面入手,使细节管理理念在儿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体现。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引入细节管理理念及其相关措施可使儿科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对加强本科室护理人员服务与竞争意识也有积极作用,值得在儿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为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门诊就诊患者和12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门诊管理未实施人性化管理,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门诊就诊患者和12名医护人员作为观察组,门诊管理实施人性化管理,两组医护人员均为一致,对两组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程度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医护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86%相比于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明显更高,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1.67%相比于对照组的75%,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完善了门诊管理中的各项制度,提高了工作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诊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门诊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50.3万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在我院门诊应用PDCA管理模式的49.8万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管理模式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预约时间(5.2±1.7)d,等候时间(11.2±3.5)min及满意度(94.3±2.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预约时间(14.6±3.1)d,等候时间(23.5±6.6)min及满意度(88.7±6.8)分,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在门诊质量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门诊 PDCA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前,以及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后的,护理工作情况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并对两个措施实行前后我院骨科护理水平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数值进行对比。结果骨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我院的护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幅度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院骨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骨科护理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有助对骨科护理水平的提高,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护理安全隐患,值得在我院今后的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 护理水平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融入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判断其临床价值,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为例,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组织建立护理小组、培养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细节管理其他相关措施),对比分析细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医务人员总满意率在细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分别为84%和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人员的主体服务意识、隐患识别能力、差错防范能力以及检查合格率等项目在细节管理模式实施后均呈现显著提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融入细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供应中心护理管理管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