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为了探究静脉留置针在紫癜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了100例过敏紫癜患儿来院接受过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案例,研究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所有患儿护理效果良好,静脉留置针在紫癜患儿护理当中很有应用意义,应当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过敏性紫癜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感染往往会使用抗菌药物,医师根据病情选择抗菌药物,临床药师有责任对医师抗菌药物处方合理使用进行审核,起到保障患者安全、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的作用。药师除对临床处方按“四查十对”的要求对处方进行审核外,对抗菌药物的处方,还应特别注意审核其过敏史、皮试与否、配伍禁忌、临床诊断、联合用药、剂型剂量及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越级使用情况等,达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 标签: 药师 抗菌药物 处方 合理性 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检测3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8例正常对照血清样本血清ACE的活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病例与正常对照研究表明,正常对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ACE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ACE活性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相关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精神分裂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探讨。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患者的抗生素应用和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普外科的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存在抗生素普遍滥用的现象,外科使用抗生素的指征过宽、时间过长,造成临床上耐药菌种的增加,使得抗生素的抗菌效果下降,不能够很好地起到有效抗药效果。结论抗生素对于预防手术后感染、增加手术的安全,促进患者痊愈方面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一旦不能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时,就会适得其反,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中,尤其是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安全合理,确保抗生素的安全使用,同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普外科围手术期 预防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呼吸阶段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复苏率及呼吸稳定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复苏率为87.23%,对照组患者的呼吸复苏率为65.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呼吸稳定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段治疗可有效的提高复苏成功率,缩短呼吸稳定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复苏 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
  • 简介:对于吞咽有困难的患者,如婴幼儿、老年人或昏迷的患者来说,服用药片、胶囊等普通剂型的药物,可能有一定难度。于是,千混悬剂(俗称“冲剂”)被开发出来,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 标签: 冲剂 普通剂型 患者 婴幼儿 老年人 混悬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交替使用硝普钠、硝酸甘油治疗顽固心衰的体会。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的80例左心衰病患随机平均分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纠正心衰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硝酸普纳实施治疗,试验组则交替采用硝普钠与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比较用药3d内2组病患相关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病患的心功能、心率、血压指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是试验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症状方面,2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结论交替使用硝普钠与硝酸甘油治疗左心衰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安全也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中成药具体使用情况,并总结其合理使用策略。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所开具中成药的处方单共168份,出现不合理情况52份。在对所有中成药种类、使用数量以及频率等基本信息进行归总的情况下,观察其基本使用情况,并制定出合理使用计划。结果我院中成药在使用方面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同时还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具体因素包括虚假广告影响、管理工作不到位、患者因素以及医护人员疏忽等。通过规范中成药的基本使用程序之后,中成药物在使用合理性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对于患者、医院而言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提升医院信誉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优化中成药的基本使用程序。

  • 标签: 中成药 问题 合理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0月~12月每月连续10天的儿科门诊处方共2377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614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9.25%,其中静脉给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71.25%,口服给药仅占28.75%。仅有二联用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4.89%,无三联用药。抗菌药物品种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居多,占使用抗菌药物总次数的60.78%。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任存在静脉给药比例偏大、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等问题。

  • 标签: 儿科门诊 抗菌药物 使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C的不同使用方法对正在使用醋酸纤维膜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透析膜生物相容差的改善情况。方法对长期正规血液透析、年龄(65.4±8.5)岁患者,于出现透析膜生物不相容后进行血液透析300次,分A、B组和对照组。A组于基础冲管后用0.9%生理盐水500ml+维生素C4.0闭路循环20分钟。B组在A组基础上于透析上机前30分钟口服维生素C0.2g,对照组采用基础冲管。观察下次透析前患者常规体检测及主观感觉,每2周化验一次血常规、每4周化验一次血脂、肝功能、血清离子水平。结果应用维生素C预冲及口服患者对透析的耐受明显增强,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升高(P<0.05)。血清离子水平更趋于平稳。结论维生素C可作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纠正透析膜生物不相容的有效辅助治疗之一。

  • 标签: 透析膜 生物相容性 维生素C 血液透析
  • 简介:无菌技术始终贯穿于在整个医疗,临床护理过程,是医学护理人员的基本功,能够有效的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预防感染。论文首先简单分析了在无菌技术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操作情况,并根据这些错误操作探讨了无菌技术的使用技巧,从观念意识,到环境评估,再到具体操作过程,都贯穿了无菌技术操作的技巧与正确方法,力求进一步确保无菌技术的正确使用,提高医院感染的预防。

  • 标签: 医学护理 无菌技术 使用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旋氯胺酮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使用价值及安全。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右旋氯胺酮分别在麻醉前用药、诊断检查的麻醉以及椎管内用药实验的具体情况。结果在临床麻醉前用药及诊断检查中使用右旋氯胺酮均没有发现不良反应患者,在椎管内用药中使用右旋氯胺酮的镇痛效果显著。结论右旋氯胺酮使用在小儿临床麻醉中是一种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痛强度高的安全性药物。

  • 标签: 右旋氯胺酮 小儿麻醉 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及科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泵给予镇痛药物及科学护理,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PCEA技术的应用对术后产妇的恢复有肯定的效果。结论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但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护理人力是卫生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元素。调配好护理人力资源的使用是保证病人安全,维护护士权益的重要举措,搞好护理人力资源的发展是提高医疗水平,完善医院护理人力管理,建设高水平医院的重要部分。护理人力资源的良好使用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

  • 标签:
  • 简介:普通感冒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感冒、咳嗽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发热。据专家介绍,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

  • 标签: 抗生素 孩子 普通感冒 细菌感染 特效药 病毒
  • 简介:根据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请作者按以下样式写书统计学符号:①样本的算术均数用英文斜体小写“x”表示,不用正体“X”,

  • 标签: 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国家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相关注意事项,加深对高频电刀相关操作的认识理解。方法总结本院220名患者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情况,并做相关分析。结果220名患者无一例因高频电刀使用不当而发生医疗事故。结论高频电刀具有普通机械手术刀所不具备的优点,极大的减少外科医生的劳动强度和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减轻痛苦,提高手术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儿童是使用驱蚊产品的一个重要群体,最容易受到有害物质影响。调查驱蚊产品的使用状况及其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影响,分析风险因素可为消费者选购、使用驱蚊产品提供参考,并为开展驱蚊产品的风险研究及管理监督提供依据。调研是以问卷为基础,由经过培训的学校老师分发给学生家长分别填写。结果发现儿童使用驱蚊产品防止蚊虫叮咬的现象较普遍,但是家长对驱蚊产品的认知水平较低,导致其在选购、使用、存放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加剧了儿童暴露的风险。12%的被访儿童使用驱蚊产品后有不同程度的健康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刺激、眼睛刺激。驱蚊产品存在交叉管理、标识混乱等问题。建议要正确适当使用驱蚊产品,尽量降低暴露风险,尽可能减少儿童使用,孕妇则需慎用。

  • 标签: 驱蚊产品 风险分析 儿童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使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整体情况,为以后的用药治疗提供指导参考。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开具的1200张西药处方来进行分析,以同期进行管理前的1200张西药方对比,研究管理前后,西药使用合理的情况。结果进行管理后,西药的临床处方合理性比较好,其结果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西药药剂 合理使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