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候及候要素。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病例调查,对中医候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B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观察中医候及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候中肝郁气滞所占比例为40.42%,痰瘀互结所占比例为27.92%,肝郁脾虚占17.5%,肝郁肾虚占9.17%,气阴两虚占5%,各个候组间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候组间年龄差异显著,肝郁肾虚组年龄最大,肝郁气滞组则年龄偏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候组间病程差异显著,肝郁肾虚组病程最长,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组则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TSH水平气阴两虚组较其他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候常见的有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肝郁脾虚,重要病机是痰凝、气滞、血淤。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 简介:摘要鼓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病位在肝、脾、肾,多见于现代医学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等引起的腹水阶段,鼓胀病程较长,是一个慢性发展、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做好病情的观察及临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治愈患者的重要措施,我院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鼓胀患者,强调辨证施护,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鼓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中医治疗鼓胀的方法根据病因病机而不同,必要时可暂时采用峻剂逐水。而正确的掌握候分型,合理地使用中药是治疗本病的手段。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和加强护理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结果患者全部治愈、好转出院。结论中医治疗及护理是治疗鼓胀患者的一个有效手段。

  • 标签: 鼓胀 病情观察 临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型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95例,回顾性总结395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分布、中医辨证特点以及各种中医型分布特点。结果39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前三临床症状为胸闷(98.73%)、乏力(81.01%)和胸痛(78.99%),中医辨证症候按所占比例由高到底依次为气虚血瘀(22.53%)、痰瘀互结(18.99%)、阴两虚兼血瘀(12.15%)、气阴两虚(11.39%)、痰浊内阻(6.84%)、心血瘀(6.08%)、气滞血瘀(5.57%)、阳虚血瘀(4.81%)、气虚痰阻(4.30%)和其他(7.34%),主要中医型为瘀浊血瘀(27.08%、)、气阴两虚兼血瘀(22.28%)和气虚血瘀兼痰凝(50.63%)。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主要表现为宜气虚和阴虚为主的本虚症候,以痰浊和血瘀为主的标实症候。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辨证 临床症状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平喘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8%,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4.28%,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喘疗效有效率达77.14%,研究组的平喘疗效有效率为91.43%,研究组的平喘效果较好,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 标签: 哮喘 支气管炎 中医证治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型。方法择取2011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单位收治过的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共53例,回顾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对其中医型作深入分析,并基于患者的病程长短的不同为患者候演变规律作进一步分析。结果此病的中医型主要包括单纯虚、单纯实证、虚实夹杂三种。病程在2年以下的患者多为痰热互结与肝肾阴虚,病程在2年以上者则以气阴两虚为主,而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与阴阳两虚则多见于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随着病程的增加而从痰热向血瘀转化,临床可根据病程长短来判定患者的型所属,进而给予对“”治疗。

  • 标签: 中医证型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病程 演变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型中耳炎患者的耳呜发生率及耳呜特征。方法选择在2010年-2012年诊断为中耳炎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调查患者有无耳呜;有耳鸣者进一步调查耳呜是否与中耳炎有关;调查不同型中耳炎的耳呜发病率;分析不同型中耳炎的耳鸣严重程度,并分析其心理声学特征。结果不同型中耳炎的耳呜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耳炎的耳鸣频率实证较虚低。四组型的耳鸣响度、耳鸣最小掩蔽曲线、残余抑制试验、耳鸣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耳炎耳呜的发生率为19.7%,不同型之间的耳鸣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耳鸣不宜作为肾虚的辨证指标,耳鸣频率对于中耳炎的中医辨证可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脓耳 耳胀耳闭 耳呜 发病率 中医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加味的方案对于小儿汗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50例确诊为小儿汗的患者,结合患者年龄以及病情特点,采用合适剂量的六味地黄丸加味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期间病情改善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方案进行治疗后,获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味的方案对小儿汗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六味地黄丸加味 小儿汗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中医科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中药方剂煎服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后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治愈22例,占578%;好转15例,占395%;无效1例,占27%;总有效率973%。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副作用及药物反应,部分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未予以其他治疗症状自行消失。结论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治疗 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为患者采用西药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28例,为患者给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症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方法通过收集近10年有关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出血期)的文献,选择在1997年7月~2007年6月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围绝经期功血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功血出血期的中医辨证主要为脾肾亏虚型、血瘀型、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常用治法为补肾健脾,固冲止血法;益气活血,化瘀止崩法;滋阴补肾,固护冲任法;滋肾养肝,固冲调经法。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辨证治疗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中医型关系,为疾病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2月,筛选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名医师双盲法辨证分型,动态血压监测通过仪监测血压,进行对比。结果诊断肝阳上亢40例、肝肾阴虚32例、痰湿内盛30例、肾阳虚衰22例、瘀血阻窍20例。不同型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变异性、24h收缩压变异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阳上亢24h收缩压、舒张压变异性与变异系数、24h平均动脉压变异性低于其他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不同型血压变异性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收缩压变异性差异较大;肝阳上亢型血压变异性存在较大差异,需关注肝阳上亢者,提高治疗标准。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中医证型
  • 简介:近年来,宁阳县卫生计生部门联合教育部门通过对全县所有托幼机构、小学及医疗机构负责接种查验的人员进行培训,并根据单位的职责制定不同的检查考核标准,对所有单位进行量化排名,在全县通报;将提交预防接种门诊开具的《预防接种查验证明》作为硬性规定,写入新生入校招生简章,同时向新生家长下发需知单。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证 宁阳县 补种 疫苗 预防接种门诊 托幼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与中医候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并出现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患者共98例,将患者依据动脉硬化的评分等级不同划分为4组,分别对比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等多项指标,研究其同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同时研究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同中医候的相关性。结果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各候类型,发生频次最高的三类候类型分别为血淤、痰、阴虚阳亢,患者在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多项指标的对比当中,对比结果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是致使患者出现高危状况的主要因素,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产生同患者的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同中医候的相关性研究当中其主要病发证候为血淤与痰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硬化斑块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寒凝血瘀消渴病痹症患者64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田七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为96.9%,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关节冷痛、肢体麻痛、大拇指震动觉、踝反射等主要症状的缓解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寒凝血瘀证消渴病痹症 当归四逆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仁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三仁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52%,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仁汤加味能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三仁汤 慢性浅表型胃炎脾胃湿热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的患者在接受B超指引经阴道卵巢激光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B超指引经阴道卵巢激光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治疗组患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激光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和护理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的患者在接受B超指引经阴道卵巢激光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多囊卵巢综合征 B超指引经阴道卵巢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1)”软件,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治经验。方法收集刘玉洁教授临床治疗胸痹心痛的医案,采用频次统计,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治经验。结果对所收集的临床医案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年龄、性别、型、治法等要素出现的频次。结论刘玉洁教授门诊收治的胸痹心痛医案发病人群特点显著,发病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

  • 标签: 刘玉洁 名老中医 胸痹心痛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肺炎喘嗽(痰热闭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分别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整体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可显著改善肺炎喘嗽(痰热闭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整体疗效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作用。

  • 标签: 肺炎喘嗽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痰热闭肺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外治针对中风(气虚血淤)患者日常生活评定(ADL)提高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比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外治后康复训练的疗效。采用60例中风患者,30例常规康复(对照组)30例常规康复+中医外治(实验组);康复治疗时间均为4周,均采用日常生活评定表的分值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30例患者4周后统计ADL评分提高42%;实验组30例患者4周后统计ADL评分提高50%;对比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8%。结论将中医外治加入常规康复训练后,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评定。

  • 标签: 中风 中医外治 日常生活评定(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