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我方针对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调查研究。结果经过长达5至36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获知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全部骨性愈合。依据Hohl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不低于86%。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必要时植骨的治疗手段相对优良。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60例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病例。这些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即使用钢板进行内固定,自体松质骨进行植骨治疗。随访分析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现感染病例,5例患者切口位置处的皮肤坏死,裸露出部分钢板,进行皮瓣转移处理后愈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1.6%。结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手术方式进行适当的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尤其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 骨折手术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HealthcareInformationandManagementSystemsSociety,HIMSS)提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分等评级,对于引导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目前我们还缺乏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分级的系统建设。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运行6年多的实践经验,提出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功能进行分级评审的建议,使项目建设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就能将信息工程、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卫生行政管理三者有机结合,使各种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尽快进入高级应用阶段。从技术实现的微观层面和社会管理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建议今后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应明确系统功能定位,分别对方案设计、施工、入网医疗卫生单位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提出明确要求,以期使项目功能设计至少在Ⅳ级以上,使各种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避免设计、施工缺陷,尽快进入高级应用阶段。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功能 分级 评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随访6月-1年,参照Memhattt评分标准,除1例Ⅲ型骨折,由于术后外固定时间长,功能锻炼较晚,发生关节内粘连,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其余病人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防止膝关节功能障碍,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膝关节X线平片检查,而后进行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利用重建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等多种后处理。均显示骨折线,并对骨折分型及碎骨片的描述上优于X线平片。结果:本组42例中,X线平片显示骨折38例,其余4例中的2例X线片疑似骨折,2例漏诊。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42例均为骨折。结论: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能更好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8月我院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改良双钢板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传统的单侧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进行检查,观察组优良率达93.3.%,对照组优良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口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恢复的患者下肢力度,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 双钢板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目的:讨论应用微创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应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胫骨骨折的100例患者,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在该前提下实施临床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其观察组患者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微创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的使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并使基础护理质量有效的提升,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 标签: 微创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均接受随访,平均时间为12个月,治疗后使用X线片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均骨性愈合;对患者使用Cassbaum评分,其优良率达到100%。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具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 简介:建设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是加强全国新农合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手段,将为新农合业务综合管理、决策支持和参合农民跨省就医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分析了建设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的必要性,介绍了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内容,并以“五层六系统”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平台构建的系统架构和功能结构。

  • 标签: 新农合 信息平台 信息共享
  • 简介:目的:研究设计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的移动操作平台。方法:以机电一体化、集成化为主导,对中毒现场处置内容中涉及的装备开展集成平台设计研究。结果:中毒现场处置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个体防护等装备以现场应急箱方式进行箱囊化装备,移动操作平台可以现场快速进行毒物鉴定和现场信息及时传输。结论:中毒事件处置移动操作平台对现场处置装备的集成化满足了现场应急处置需求。

  • 标签: 中毒 处置 操作平台 设计 探讨
  • 简介:信息资源共享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未来五年重点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本文通过对当前医院上报政府主管部门信息的现状分析及结合澳大利亚医院信息公开经验,提出建立国家医院管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及实施方案。指出该平台的建立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公立医院提高管理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方便的医疗服务。

  • 标签: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公开 医院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多种信息平台数据运用在移植患者的随访中,提高其随访的依从性,提高随访率,便于医生对患者健康情况的了解。方法在传统随访形式(如电话传真随访、门诊随访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医患信息交互平台(如微信公众号、QQ群等)获取更多随访信息数据,并将每一位受者的随访资料汇集并整理后录入随访系统中。结果通过对术后两年内移植患者随访情况进行比较,2013年下半年比同期的随访率增加了9.1个百分点。结论通过医患信息交互平台的使用,为患者提供了多种随访方式,使患者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方便了医生及时、动态地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提高了移植术后患者的随访率。

  • 标签: 信息平台 移植术后患者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参照J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14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结论必须全面了解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缺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外固定架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法医学评定。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法医学评定标准分为对照组(伤残)和观察组(非伤残),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终结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的治疗终结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终结时间和治疗费用,可为司法鉴定和保险赔偿的实际操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外伤性胫骨平台骨折 法医学评定 伤残等级终结时间
  • 简介:目的:构建医院医疗设备资产(HRP)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对医疗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跟踪管理。方法:针对传统模式下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介绍HRP信息系统构建的背景,阐述HRP信息系统平台的实施过程。结果:先进的HRP信息系统平台可保障医疗设备管理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主线的医院整体运营管理模式。结论:规范并严格执行HRP信息系统流程管理,是全面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医疗设备资产 信息系统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胫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对患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158例,按患者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治疗组(7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解剖钢板固定,给予治疗组患者LISS钢板微创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活动自由度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6%明显低于对照组16.46%,而其膝关节活动自由度(129.71±16.92)、优良率94.94%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01.47±14.28)、84.81%,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LISS钢板微创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预后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解剖钢板 LISS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的2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Hohl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且并发症少,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上恢复关节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固定 单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