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科护士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总结防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 2018年 10月,结束时间为 2019年 10月,共选择消化科护士 60人,各选择 60名消化科医师和非消化科护士作为参照组,对所有护士及医师进行末梢血抗幽门螺杆菌( HpIgG)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化科护士抗 HpIgG水平与消化科医师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P>0.05;消化科护士抗 HpIgG与非消化科护士相比显著更高, P<0.05;消化科无胃病史护士的抗 HpIgG水平与非消化科无胃病史护士相比显著更高, P<0.05;在消化科护士中,年龄越高,抗 HpIgG水平越高,三组抗 HpIgG水平比较并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消化科护士极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应加强相关防护措施,做好隔离、消毒处理,及时处理污染物,从而保证消化科护士工作安全。

  • 标签: 消化科护士 幽门螺杆菌感染 防护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夜班护士身心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夜班护理人员 135 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夜班护理人员的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等。 结果: 采取有效身心状态改善措施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倦怠评分,自身人格坚强程度,应对突发时间的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 为夜班护士采取人性化管理后,能够提高夜班护士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等,对夜班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夜班护士 身心状态调查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人群的心理状况 。 方法: 将我院于 20 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接治的 50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及 50 例疑似病毒感染和 100 名健康人群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以上人员采取心理问卷调查,对其心理状况予以分析研究,同时对心理障碍者采取相关治疗。 结果: 50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 50 例疑似感染患者的心理状况均表现出不同成度的恐惧、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 100 例健康人员未出现不良心理状况,但 有部分人 员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够重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 对心理存在不同程度障碍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后,均得到好转。 结论: 在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人群的心理状况 均存在不同,根据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能有效缓解其心理不良症状。

  • 标签: 新冠肺炎 不同人群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宫外孕患者心理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66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n=33)与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8项测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宫外孕 同伴支持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基本心理需要 心理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掌握本地区蝇类种类、密度及消长规律,为蝇类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在本地区设三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放置一个蝇笼,观察 6小时内蝇类数量并记录结果。结果 本地区家蝇、麻蝇和种蝇数量最多。 2016年和 2017年种类最多的为家蝇,占全年总数的 64.00%和 47.53%, 2018年种类最多的为麻蝇, 占全年总数的57.89%。 2016年蝇密度最高为 6.35只 /笼 ·天, 2018年密度最低为 3.02只 /笼 ·天 ,。蝇类密度最高峰发在生 6月下旬 -7月下旬。结论 家蝇为优势种, 6-7月为蝇类发生高峰,应在 4-5月对蝇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 标签: 蝇类 监测 构成比 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高龄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和家属陪护对此类患者营养状况的关注,改进鼻饲管理,提高喂养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1~ 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年龄≥ 80岁且鼻饲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 5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营养评价指标为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入组对象鼻饲一周后,综合 ​MNA 评分均 <17分。 MNA评分下降率为 92%( P<0.05) ,其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率均超过 50%,其中血清白蛋白下降率为 72%,前白蛋白下降率为 70%。调查显示:​高龄老年住院鼻饲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存在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对营养效果关注度低。 结论  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状况,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高度重视,营养管理要贯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延续护理。经过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与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应将营养管理纳入医护管理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护理健康教育中.

  • 标签: 高龄老年 长期鼻饲 营养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就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神经衰弱焦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评分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结果:在神经衰弱焦虑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发挥的作用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衰弱 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1、目的 探讨驻疆部队官兵的人格特征与疲劳状况的相关性。2、方法 对驻乌鲁木齐市某部474名官兵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疲劳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分析。3、结果 驻疆部队官兵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疲劳评定量表因子分显著高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4、结论 驻疆部队官兵人格特征与疲劳状况关系呈显著相关。

  • 标签: 驻疆部队 疲劳状况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 掌握本地区蝇类种类、密度及消长规律,为蝇类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在本地区设三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放置一个蝇笼,观察 6小时内蝇类数量并记录结果。结果 本地区家蝇、麻蝇和种蝇数量最多。 2016年和 2017年种类最多的为家蝇,占全年总数的 64.00%和 47.53%, 2018年种类最多的为麻蝇, 占全年总数的57.89%。 2016年蝇密度最高为 6.35只 /笼 ·天, 2018年密度最低为 3.02只 /笼 ·天 ,。蝇类密度最高峰发在生 6月下旬 -7月下旬。结论 家蝇为优势种, 6-7月为蝇类发生高峰,应在 4-5月对蝇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 标签: 蝇类 监测 构成比 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情况。方法:借助回顾性方式展开,择我院2019.2-2019.6内80名医务人员展开研究,借助调查问卷对其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受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单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医务人员处于职业紧张状况;进一步分析多因素,以上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均会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P<0.05。结论:针对存在职业紧张状况的医务人员,需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从而确保医务人员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紧张状况 心理健康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分析眼科护士工作环境与职业生涯状况,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助力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方法:实验选取眼科护士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就职于本院的72名眼科护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临床讨论。结果:从调查结果上看,眼科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总分则有(31.6±5.6)分,且处于中等水平。在三个维度的调研中,从组织外竞争、组织内竞争和职业满意度上看,得分分别为(3.6±0.6)分、(2.8±0.8)分和(2.6±0.7)分。此外,在影响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中,影响因素包括培训方案、高质量护理服务、医院事物的参与度等。结论:眼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不高,且处于中等水平,工作环境则会影响到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我们需要开展积极的干预措施,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价值感,稳定护理团队建设。

  • 标签: 眼科护士 工作环境 职业生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调查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2019年期间就读于当地某大学的 150名贫困大学生,将其作为研究组,并在相同大学中 选取 150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学生 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情况。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学生除躯体化外,其余各维度水平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差异较大,当地教育部门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改善其心理情绪的方法。

  • 标签: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SCL-90量表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订健康促进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 PPS抽样方法,对 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区 15-69岁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 13.82%,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 12.15%)、慢性病防治素养( 14.67%)、传染病防治素养( 17.62%)相对较低,城市居民三个方面和六类健康问题健康素养均高于农村居民。 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是否吸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共同因素。 结论 内蒙古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家庭收入是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最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最重要影响因素。性别、职业、是否吸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同程度地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 标签: 城乡居民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方法:本文择取2017年03月--2017年10月的首发高血压病患者97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9例,应用心理护理方案;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在实施心理护理前,两组之间的SAS与SD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组中患者的SAS评分(32.08±5.82)与SDS评分(42.35±4.74)经过护理干预后显著优于比照组SAS评分(40.19±6.25)与SDS评分(51.79±6.86),P<0.05,具有可比性。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情况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经过心理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的数据,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血压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更高,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 突发性耳聋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提供支持。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 134 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使用 SAS 与 SDS 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评价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情况;使用 QLQ-C30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状态。 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情况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等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与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护理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在我国自然人群中 10% ~ 15% 左右的人患有原发性失眠,其中以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为主要表现。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失眠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原发性失眠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大约有一半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状态。本次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 90 项症状自评量表研究 308 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 标签: 失眠患者 睡眠质量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护理人员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心理焦虑因素及减少压力方法。【方法】使用问卷星采用问卷的形式随机发放给广州市各大医院,收集了 375份调查。本次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焦虑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问卷调查的 375名广州市护理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焦虑心理的人数有 178人,占 47.4%。性别、学历、年龄、工作年限、工作单位是否为广州市定点医院、从疫情暴发到目前为止是否有上班、单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宣传力度如何、科室是否配备有突发事件的防护用具、上班过程中是否会做好防护对焦虑的产生无统计学意义。 科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意识和上班过程是否会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人对焦虑的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当前疫情下,护理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大多数处于焦虑状态的,为提高各方面的效率和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广州市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知识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培训和沟通交流能力。

  • 标签: 护理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 焦虑状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早孕正常妊娠及胚胎停育患者子宫螺旋动脉的特征性变化、患者血浆标本中血栓前状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探讨子宫血循环状况及血栓性指标与胚胎发育之间的关联,预测患者的血栓倾向,指导临床个体化的治疗。同时为胚胎停育患者以后再次妊娠提供治疗依据,避免重复性流产,为早孕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当前我国公民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日常认知与防护状况,为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流行疾病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在疫情防控的现阶段,为方便随机采样,采用自主设计问卷并通过网络发布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问卷共收回 171份,大众对于一般健康知识和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均表现出较高的知晓率。不同性别对于是否认为自己掌握充足的健康知识、如果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是否会参加以及出门是否会佩戴口罩共 3项均呈现出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地区对于是否认为自己掌握充足的健康知识,对于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关注自身 BMI指标等的了解以及出门是否会佩戴口罩共 5项呈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大众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认知较为高并且防护意识较高,但仍然有些人对公共卫生安全知识以及这次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认知尚不全面,为进一步加强全民对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的认知,在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做到针对性宣传、信息透明化以及及时发布权威消息。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公共卫生安全 认知 防护状况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