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本院对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6月1日~2012年12月30日期间本院所收治的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有5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为治疗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将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口服药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胆固醇的下降相对较为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下降程度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院通常会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实际临床治疗,并且其效果相当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锂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测定甲状腺细胞cAMP累积,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结果5mmol/L氯化锂对甲状腺细胞内TSH一刺激的cAMP累积有抑制作用(P<0.005),对TSH引起甲状腺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反应亦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锂可能抑制甲状腺细胞内腺昔酸环化酶一cAMP和钙两种主要信号途径,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减退
  •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在脑功能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脑结构,功能,代谢产生明显变化。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抑郁的具体机制不清,但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脑多巴胺功能紊乱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抑郁症 多巴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54例我院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结果垂体组织被破坏50%以上的才出现症状,破坏75%时症状明显,若破坏95%时症状就十分严重了,采用靶腺激素替代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表现特点,结合垂体激素、靶腺激素检测及血清生化检测等结果来进行诊断,来制定激素替代方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激素替代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G5振动痰机在老年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1至2012年5月因髋关节骨折住院行保守治疗的2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痰;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髋关节骨折住院行保护治疗的2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骨科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并进行χ检验。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病率23.8%(5/21)低于对照组65.2%(15/23)肺部感染发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6,P<0.05)。结论G5振动痰机有助于老年骨科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老年人 骨科卧床患者
  • 简介: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被爸妈发来的养生微信轰炸过!比如说,告诉你早起喝杯蜂蜜水,就能毒养颜清宿便?

  • 标签: 排毒养颜 蜂蜜水 宿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医和中医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采用西医和中医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疾病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中医组60人,治愈率59%,复发率10.00%;西医组60人,治愈率60%,复发率18.15%。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之间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复发率比较分析发现,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来说,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其治愈率是基本相当的,但是,中医在对身体进行调理的过程中,由于采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思路,患者在治愈后复发率明显比西医治疗后的复发率低。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将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加以治疗,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肺炎治疗时,使用机械振动痰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人工叩击痰,观察组患者实施机械振动痰;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做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更加明;组间比较均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机械振动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6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CTPA)的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病人24例,另外随机选用我院2016年24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常规对比剂剂量CTPA检查的病人资料作为对照。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4例CTPA扫描时间为8.5s~12.5s,平均10.5s。实验注射对比剂到达峰时时间为6s~10.25s,平均7.5s。24例患者行CTPA检查,40ml总量的造影剂均可使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显影,肺动脉与肺静脉有明显的对比,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16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可能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16排螺旋CT 肺动脉造影(CTPA)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螺旋CT冠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5例均行冠脉CT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结果35例患者中,34例患者冠脉CTA分析血管共126支,其中狭窄>50%共41支,对41支狭窄>50%的血管均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40支与冠脉CTA结果相符。结论多螺旋CT冠脉CTA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冠脉CTA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2多层螺旋CT对40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做VolumeRendering(VR)、CurvedReformat(CR)、MIP、MPR重建。结果400例患者中,32多层螺旋CT发现各种类型的斑块1200个,冠状动脉的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多分布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和右冠状动脉近段。结论32多层螺旋CT能够检查出冠状动脉各种斑块及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其检查安全、无创、准确、快捷,可以作为冠心病筛查的首先方法。

  • 标签: 32排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CTA 冠状动脉斑块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自然流产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早孕期妇女210例,其中50例为复发性流产史患者,记为A组,80例为1次自然流产史患者,记为B组,80例为无自然流产史患者,记为C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患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方面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在亚甲减患病率方面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在甲减患病率均方面高于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药物治疗后,C组流产率低于A、B两组,提示妊娠不良结局与亚甲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自然流产与亚甲减之间有明显相关性,亚甲减经过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能够起到减少再次流产发生率的效果。

  • 标签: 关系分析 自然流产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64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通过64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对患者肺叶以及肺部支气管的病变状况进行观察,同时和手术期间的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64螺旋CT对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对患者的肺叶以及肺部支气管部位的病变情况进行有效排查,并且具有无创伤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在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 标签: 64排螺旋CT 早期中心型肺癌 临床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使用左曱状腺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20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受甲状腺片治疗,研究组接受左曱状腺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脂质代谢指标与治疗相比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脂质代谢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使用左曱状腺片治疗,效果确切,可推荐使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曱状腺片 脂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单次尿检异常和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择100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尿检异常和肾功能减退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进行体格测量。体格测量后空腹采血用于检测血清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超重、肥胖的人数远远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中发现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是尿检查异常和肾功能减退健康人群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当值得重视。

  • 标签: 健康人群 尿检异常 肾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85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选用甲状腺片,观察组患者治疗选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左旋甲状腺素应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并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在所有外科手术过程中,胸心外科手术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外科手术。然而,胸心外科手术后医生所需要做到的比较关键的一种事情处理,就是让患者进行有效的痰。这是因为,有效的痰可以促进肺复张,同时,在有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防止肺部出现感染病症。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在胸心术后,患者通常会气管分泌物增多,严重还会造成阻塞。另外,患者在术后不仅患处疼痛异常,另外,受疼痛影响,各方面都会大不如前,呼吸系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在术后患者通常具有浑身无力的情况,导致患者在有痰的情况下用不上力气去咳痰。如果不能彻底的清除痰,就会导致污染肺部,严重者会造成大面积的肺部感染。从而导致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康复缓慢。本文针对众多开胸手术患者的实例研究进行探讨,对其数据进行具体彻底的分析从而采取合适高效的痰的治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施此种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痰,从而使患者可以自主进行呼吸,利用肺部进行自主的氧气交换活动。进一步确保患者痰干净,增大痊愈几率,降低患者病情严重或者患有肺部感染的几率。

  • 标签: 胸心外科手术 治疗过程 排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痰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痰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58%,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接受常规联合痰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肺部感染 排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5例冠心病疑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64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满足影像学判断的有39例,占86.7%;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左前降支及各段分支、左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等,CT图像基本满足影像学诊断的要求,占83.5%~96.3%。结论64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能够较好显示冠状动脉以及它的主要分支,它实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为冠心病的筛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精确、经济可行的检查方法。

  • 标签: 64排CT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冠心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