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保护联合复合保温对预防肺癌手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10月年我院胸外科肺癌手术的患者196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98例病人和试验组98例病人,分别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体温测量,比较两组体温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保护联合复合保温措施营造体内到体外温暖舒适的内外环境,有效的预防肺癌手术过程中患者发生低体温。

  • 标签: 肢端保护 复合保温 肺癌手术 术中低体温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金睿1高峰1张卓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1.吉林市中心医院(骨一科) 吉林吉林 132011;2.吉林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吉林吉林 132011)  【摘 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01到2019.01时间段内诊疗的78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以1:1比例分为参照组39例、实验组39例。即参照组使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使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术中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31%,参照组则为74.36%,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参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0.35±1.22)周,实验组则为(15.51±0.78)周,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方式,既可增强治疗总会有效率,还具有创伤小,轴向加压、侧方阻挡、抗旋转、稳定性强优势,保证力线和颈干角,无需解剖复位,值得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髓内钉法和近解剖锁定钢板法治疗股骨近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60例股骨近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n=30)接受近解剖锁定钢板法治疗,观察组( n=30)接受股骨近髓内钉法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股骨近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采取 股骨近髓内钉法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法 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法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髓内钉法和近解剖锁定钢板法治疗股骨近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60例股骨近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n=30)接受近解剖锁定钢板法治疗,观察组( n=30)接受股骨近髓内钉法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股骨近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采取 股骨近髓内钉法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法 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法 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干骨折 安全性
  • 作者: 张静茹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攀枝花盐边县人民医院四川盐边6171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7-01慢性宫颈炎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或在妇科检查时可发现有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或有息肉、肥大,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宫颈糜烂样改变。过去我们曾把宫颈糜烂样改变认为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类型,但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子宫颈的生理性的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甚至早期宫颈癌也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1我们来看看子宫颈的组织学特点:子宫颈上皮是由子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子宫颈管柱状上皮组成,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接的区域,我们称为交接部,交接部处的柱状上皮很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柱状上皮异位,肉眼观察似糜烂样,过去称为宫颈糜烂,其实宫颈糜烂并不是真性糜烂而只是一种临床表现,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是是病理性改变。(1)生理性的多见于青春期及生育期雌激素分泌旺盛者或者口服避孕药女性,妊娠期间,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鳞柱交界处外移,子宫颈局部糜烂样改变。(2)病理性的如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也可能使子宫颈呈糜烂样改变,所以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查,若有异常还需要行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受到炎症或者分泌物的刺激,颈管外口黏膜上面存在的鳞状上面的皮细胞就会处于脱落的状态,然后让柱状上面增生的上皮覆盖,表面的颜色是十分鲜红的,可以是光滑的状态,也可以是高低不平,这就属于子宫颈的糜烂。2宫颈糜烂样改变的表现部份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粘稠,有时还会伴随一定的异味,有时会出现同房时出血,医学上将这种出血称呼为接触性出血。另外,可伴有外阴瘙痒,或者伴随灼热感,月经期间很容易病情加重。3怎样预防宫颈糜烂样改变?患有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患者,一定要保持精神的愉悦,将自身的抗病能力全面增强。做好外阴一定做好清洁工作,避免遭受各种感染,不要使用各种冲洗液,避免冲洗液对阴道天然保护屏障造成破坏。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让自身的免疫能力不断增强日常需要注意作息,让自身拥有规律的作息,这样才可以确保免疫系统十分正常。定期对女性实施妇科检查,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宫颈炎性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宫颈糜烂样改变肉眼无法区分时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引起;所以特别对于有接触性出血的患者,一定要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临床上深入研究了影像学、新辅助化疗、生物医学工程等技术,提出了肢体恶性骨肿瘤保手术,是外科治疗手段,可获得理想效果。本文对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肢体恶性骨肿瘤保手术禁忌症、适应症、手术具体方法、术后功能评价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展望了未来。

  • 标签: 肢体恶性骨肿瘤 保肢手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中将18例痛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包含9例男性患者与9例女性患者,患者发病时间为21~53岁,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6.6±11.3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单支或偏侧肢体出现疼痛,并且患者的肘关节与膝关节都出现发作性疼痛,经脑电图检查发现改变明显,其中包括轻度异常患者11例,中度异常患者5例,重度异常患者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15天至一个月内其症状缓解,患者的痛性癫痫脑电图异常率较高,患者接受抗癫痫具有良好的效果,而脑电图检查则可作为这种病症的诊断主要依据。

  • 标签: 综合护理 2型糖尿病 血糖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丁祖虎孙晓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放射科辽宁葫芦岛125000)【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25-01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左小腿间断性针刺样疼痛,关节活动无障碍,一周前疼痛加重。查体:左小腿叩击痛,皮温无增高,软组织无肿胀。2影像学检查2.1X线检查左侧胫骨远端皮质增厚,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图a)。胫骨皮质完整,周围软组织未见肿胀。2.2CT检查左胫骨远端前方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病变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心可见点状致密钙化影,周围可见高密度硬化环,邻近骨髓腔密度增高,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图b)。2.3MRI检查胫骨远端圆形病灶,病灶中心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钙化),边缘呈环形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呈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图c~d)。骨样骨瘤a.胫骨平片b.CT检查c、d.MRI平扫(轴位T1WI、T2WI)a.X线平片左侧胫骨远端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b.CT检查胫骨皮质内侧圆形密度减低影,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病灶周围骨质硬化c、d.MRI显示胫骨小圆形病灶,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周围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诊断与鉴别诊断本例为胫骨内局限性骨质破坏伴边缘骨质硬化,患者为青年,以小腿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应除外骨感染性病变,局限性骨脓肿常发生于皮质,骨质破坏区边缘不规整,其内无钙化或骨化,周围有环形骨质硬化,临床上有红、肿、热、痛炎性症状和反复发作史,与本例不同。另外,MRI显示病灶周围有环形水肿类似恶性肿瘤征象,但骨质破坏灶边缘规整,周围有骨质硬化,不支持恶性骨肿瘤。CT显示低密度病灶内有点状钙化考虑为瘤巢,瘤巢的存在提示为骨样骨瘤或骨母细胞瘤,鉴于瘤巢直径小于2cm,周边骨质硬化明显,术前诊断本例为左胫骨骨样骨瘤。4手术记录与病理全麻下行左胫骨病灶手术,显露肿物,可见瘤巢直径约5毫米,边缘有硬化骨,清除病灶和硬化骨至有新鲜出血。病理诊断:(左胫骨)检材破碎,为纤维结缔组织和编织骨构成骨小梁,诊断为骨样骨瘤。5讨论骨样骨瘤是1935年Jaffe首次报道的一种良性骨肿瘤。它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原因不明,可能是成骨细胞形成的骨样组织不能正常骨化所致。本病好发年龄为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并评价基层医院采取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肱骨近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接受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合并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骨折患者,非手术与手术方法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这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基层医院应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基层医院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针对四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创伤骨折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7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四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急性疼痛 临床护理 方法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