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祖国医学、现代医学两方面阐述“口合谷收”的机理,并列举临床案例说明合谷穴对面口部疾病的主治作用。祖国医学从经络理论、根结理论等方面阐述了合谷穴与口部存在着密切联系。现代医学认为合谷区与口部的联系可能是通过脊髓以及脑内的神经纤维投射实现的,这为“口合谷收”提供了客观依据。探讨“口合谷收”的机理,将更好地指导临床学习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外科术后感染因素,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1425例医院口腔颌外科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将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对比。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4.28%(61/142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年龄≥60岁比重、多切口比重、全麻比重、住院时间≥15d比重、手术时间≥3h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d、手术时间≥3h成为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口腔颌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较多,院内多见呼吸道感染,与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有关。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感染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口腔颌外科病人的口腔疾病其主要是需要手术治疗和后期保健,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患者本身就是一个很敏感的群体,护士用词不当,态度生硬都会引起矛盾的发生。所以,护患沟通是口腔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8例患者经中医辨证用针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临床上用针药结合治疗肌痉挛总有效率为86.8%。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肌痉挛具有较佳的疗效。

  • 标签: 针灸疗法 电针 面肌痉挛 中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针刺组方配合中药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痉挛程度CohenAlbert分级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著改善率为85.0%,对照组显著改善率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针刺组方配合中药治疗是一种治疗肌痉挛的更有效方法,具有疗效高、针对性强、安全等优点。

  • 标签: 针刺 中药 面肌痉挛 阿是穴,翳风 参苓白术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对某医院11例口腔颌外科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患者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在手术中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后,切口在I期愈合,固定的效果以及复位情况良好,咬合正常,张口度也正常,在护理的过程中,口腔功能逐渐恢复。钛板钛钉没有出现松动或者排异的情况。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发明的时间比较早,其可以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或者畸形问题,有利于帮助口腔骨缺损重建,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技术,在口腔颌外科手术中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肌痉挛的术后护理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3例颈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应用护理预案,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22/23),护理满意率100.00%(23/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1/23),仅出现1例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8.3±1.4)d,初步分类分区救治到护理计划落实时间(12.3±3.2)min,烧伤患者入院到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时间(15.3±3.2)min,建立呼吸通道时间(2.3±1.1)d,行初期创面护理时间(21.3±8.2)min。结论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保证了临床疗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

  • 标签: 面颈部 烧伤 护理预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口腔颌外伤患者12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相应的临床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疗效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全部120例口腔颌外伤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效83例,有效36例,无效1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9.17%。结论针对口腔颌外伤患者应首先给予其相应的急救处理,并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给予患者清创缝合以及复位固定等相应的临床治疗,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感染及死亡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颌面外伤 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锥形束CT相较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具有成像精度高、扫描灵活、扫描速度快、伪影少、辐射剂量少、照射控制更精准、对患者配合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等优点,在部分口腔颌外科疾病应用价值极高,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学、颌面部骨折、颌骨囊性病变、牙体牙髓疾病、牙折裂、颞下颞关节疾病、牙齿种植之中。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锥形束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80例颌骨折患者,分为钢丝组和钛板组各40例,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功能恢复情况上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钛板组为97.5%,钢丝组为85%,p<0.05;在住院时长、恢复时长和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骨折通过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治疗成功性,促使组织得到良好愈合。

  • 标签: 钛板内固定术 颌面骨折 咬合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外科学在颅颌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娄底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例颅颌畸形患者,采用数字化外科学技术进行修护治疗,于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数字化外科学技术进行颅颌修复治疗后,于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化外科学技术对颅颌畸形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颅颌外科手术的精确度,可见数字化外科学在颅颌外科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外科学 手术模拟 颅颌面外科
  • 简介:摘要成都市成华区在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初期,群众知晓程度较低,同时缺乏检测网络支持,咨询检测服务的可及性较差,成华区从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和硬件建设抓起,重点构建咨询检测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大大提高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覆盖,有效地发现和管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

  • 标签: 自愿咨询检测 转介网络 艾滋病
  • 简介:摘要若要帮助战士正确管压力,首先就需要分析出他们压力的主要来源途径。只有这样,连队干部才能对症下药。另外,连队干部应成为战士管压力的助力者。正确管压力的措施包括深入基层来查找压力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建立跟踪心理干预机制等三个方面。

  • 标签: 压力 管控 部队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重症监护室使用机械通气的1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70例)和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64例),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非相关性肺炎组患者在通气时间、胃管留置率和意识恢复方面优于相关性肺炎组患者,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有效的护理对策干预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烟立法城市卫生监督队伍对烟基本知识、当前烟形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熟练掌握程度,明确卫生监督烟执法培训需求,为下一步开展卫生监督队伍烟执法能力培训、经验交流和专家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烟对立法城市卫生监督机构从事烟工作卫生监督员进行调查。结论烟立法城市卫生监督队伍烟执法能力相对不足,烟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执法队伍在整体上对本城市烟条例的熟悉程度不足,违法处置的罚则等关键知识仍是薄弱环节,应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烟执法能力的培训。

  • 标签: 控烟执法 卫生监督 执法能力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HIV/AIDS患者的防措施,增强门诊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防止HIV/AIDS在医院的传播。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中共累计发现HIV抗体初筛阳性187例次,指导门诊科室加强隔离防护,及时采送血样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人直接送至疾部门鉴定,改进、完善HIV/AIDS监测、报告管理制度,积极开展AIDS相关知识培训,认真完成综合医院AIDS初筛检测工作。结果门诊医护人员对HIV/AIDS的防范和上报意识明显增强,未发生院内播散,门诊AIDS职业暴露呈下降趋势。结论加强医院门诊AIDS防工作对阻止院内传播、疫情监控、积极开展AIDS宣传教育、降低AIDS感染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AIDS 综合医院门诊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和对ICU患者护理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4年入住ICU病房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的总结调查,入住ICU病房的患者发生感染者270例,对27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ICU院内感染的270例患者有以下几个特征,患者机体创伤过大,治疗前体质较差,进行较多侵入性操作以及大量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且ICU患者发生的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的感染等,手术患者会出现切口感染。结论加强对ICU患者的抗感染护理,操作要进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现有感染迹象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比如合理营养抗生素等。

  • 标签: ICU患者 院内感染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