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院除了需要处理日常的工作还要处理医疗纠纷,本文结合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模式,对和谐社会视角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更加有效、合理、公平地处理医疗纠纷问题。

  • 标签: 和谐社会 医疗纠纷 第三方调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靶向注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0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单纯经小针刀治疗)和观察组(53例,经小针刀联合靶向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变化。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6.79%,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前后组内差异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靶向注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预后,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针刀 靶向注药 联合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和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药物频度、出库情况和主要药物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和代复方制剂和第一代头孢菌素药物相比,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的频度明显较高,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头孢克圬、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的使用方法主要为肌内注射、口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等,各类药物在药理特征上有一定差异。结论本院合理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还要认真把握各种药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理知识,针对患者情况,合理采用该药物的使用,才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理分析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CRRT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32例CRRT护士及39例普通病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的压力及精神状态,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32例CRRT护士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应对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应对措施,对比两组CRRT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普通病房护士组学历、工作环境、个人价值观及工作负荷等压力评分均明显低于CRRT护士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干预措施后压力评分及抑郁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护士工作压力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积极的干预措施可减轻CRRT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 标签: CRRT护士 压力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性胰腺炎诊治措施、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诊治的40例胆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检查、诊断,18例患者性早期手术治疗,2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34例(85%),死亡2例(7.5%),其中18例早期手术治疗患者治愈16例,死亡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22例保守治疗患者治愈18例,死亡1例,死于严重腹腔感染及多脏器衰竭。40例患者治疗中发生并发症3例(7.5%),其中18例早期手术患者发生胆瘘、肠梗阻等并发症2例;22例保守治疗发生胆道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1例。结论胆性胰腺炎患者需依据其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病情不严重且属于单纯的胆性胰腺炎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对于反复发作且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建议实施早期手术治疗。

  • 标签: 胆源性胰腺炎 诊治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工作压力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深入交谈及问卷调查法,对在儿科工作的20名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儿科护理人员较其他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排在前五位的压力分别为较高的穿刺水平要求、来自家属的压力、较高的业务要求、较大的工作量、待遇低。结论通过对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分析能够使得相关减压措施制定的更具针对性,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儿科工作压力的降低,对于提升其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科护理工作 压力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CT双能量上腹部虚拟平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拟诊上腹部病变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后,再行双双能量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得出虚拟平扫图像,将常规扫描图像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图像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值、信噪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虚拟平扫和普通平扫在病灶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虚拟平扫腹部CT值高于普通平扫(P>0.05);虚拟平扫图像SNR高于普通平扫(P>0.05)。两组虚拟平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应用虚拟平扫辐射剂量可降低34%。关键词双CT;双能量;虚拟平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神经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性膀胱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护理、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性膀胱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本组54例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护理,12例患者能自行清洁导尿;9例患者可在其家属帮助下,实施清洁导尿;其余33例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良好,均可进行自主排尿。结论综合康复护理的实施,有效减少了脊髓损伤致神经性膀胱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改善了排尿功能障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源 膀胱功能 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肺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肺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而该病往往导致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出现肝脏肿大、胃肠道瘀血、全身浮肿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通过探讨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特征及观察和护理体会。分析1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资料,通过对病情的观察,发现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并配以精心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肺心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及危害,正确认识工作压力并设法减少之,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压力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环境及资源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等问题。结论压力造成的影响应引起个人及管理者的重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或减少之。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压力源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以及针对性应对措施,并为该护理期间提供整科学的数据依据。方法对我院90名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护理人员应对方式评分表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因素主要是经常倒班,工作量以及工作压力较大,工资等其他福利待遇较低。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与所在医院相关。P<0.05,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者需要根据管理角度相应的减少或者消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对其予以行之有效的积极应对,从而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人员 压力来源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36例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慢性肺性心脏病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临床护理任务繁重,护士采取预见性、综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62例,按照护理方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比较60d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观察组96.77%(30/31)高于对照组64.52%(20/3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措施的引入对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起到显著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神经源性尿失禁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40例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及40例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辅助检查结果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心悸、呼吸困难及心界向左扩大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明显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T段缺血性改变及电轴左偏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发生情况明显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检查可初步判断慢性肺心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诊疗,对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及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的压力来源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护士80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士工作的压力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本组80名护士中,担心工作失误引发事故、工作环境较差、工作繁重,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及经常倒班为急诊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来源,其中年龄、班次、职称等方面的不同,护士的压力也有所不同。结论急诊护士的压力与相关因素较多,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急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压力,以确保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急诊 护士 工作压力源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针对儿科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来源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探究解决策略,以期提升护理工作的实际质量水平。方法随机择取该院儿科诊室危重病症监护病房的4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调查他们面对的工作压力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析,总结解决措施。结果在儿科诊室中工作于危重症监护的护理人员,其工作环境以及工作难度、自身技术水平等都会对工作压力造成加重作用,严重的会导致过重的心理压力,进而损害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也不利于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结论针对在医疗机构当中怎样调节工作于儿科的危重症监护室当中的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工作压力,应该对其压力来源进行总结和分析,重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加强护理人员工作的环境,并且适当地强化职业技术水平的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以及对于职业的归属感,强化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以便于提升工作质量,打造医院良好的企业形象。

  • 标签: 儿科诊室 危重症监护病房 工作压力 应对手段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颈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45例患者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70mg)1次/d,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推拿整脊治疗,手法复位1次/2d,推拿整脊1次/d。两组治疗分别以两周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颈性眩晕患者采用整脊复位法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推拿整脊 颈源性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联合针刺方式治疗颈部发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其中治疗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颈性眩晕和头痛变化程度。结果治疗组的综合有效率为9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治疗过程中的评价分析表中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结论针对颈性眩晕症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针刺配合治疗是安全而有效根治病症的方法。

  • 标签: 中药 针刺 颈源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