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NSF)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MNSF患者30例,均进行X线片剂CT平扫联合冠矢状位重建,并进行MRI检查,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结果14例手术治疗患者术中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随访10-42个月,手术节段矢状Cobb角从术前平均20.8°恢复到术后平均6.1°,末次随访为平均6.7°。12例有神经症状者,末次随访8例ASIA分级改善1-2级,4例无变化;2例术前无神经损伤症状者未出现迟发性神经损伤。10例行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入院后6d因肺栓塞死亡,其余9例随访12-44个月,末次随访复查脊柱X线片显示伤椎矢状Cobb角平均7.8°。结论MNSF很容易漏诊,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要进行MRI检查,对于不稳定骨折、脊髓损伤患者要尽快给予手术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直接充填或治疗后充填患牙后疼痛的临床预防与治疗分析。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诊治90例直接充填或治疗后充填患牙后疼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90例患者中,对冷热刺激痛2周以上仍不缓解者,给予重新垫底后充填。对有自发性持续性痛,咬合痛,自觉牙体伸长,钝痛,咬合无力,根尖区肿胀,瘘道患牙给予完善的根管治疗。牙龈肿痛患牙给予重新充填,恢复正确的邻接关系,咀嚼痛患牙给予调磨高点,对颌时痛患牙给予重新改用树脂材料充填,除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冠根纵折拔除外,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患牙没有给予正确的诊断和充分准确的治疗是造成充填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龋洞 充填后疼痛 预防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患者27例,均给予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0-300min,术中出血量600-1400m1,1例伤口出现窦道II期愈合,后凸畸形获得大部分矫正,术后后凸角12°-20°,平均15°±5°。27例均获随访,随访14-48个月,神经功能术后4周开始恢复,术后8个月完全恢复正常。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5-14个月。结论给予有效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进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可以加强脊柱的稳定,疗效显著,是一种优秀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病灶清除 植骨内固定 相邻多椎体脊柱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形势下门诊护理工作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门诊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为依据,进一步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对实施门诊护理对策前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门诊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96.82±2.18)明显高于实施护理前患者对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78.69±2.32),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有针对性的门诊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实施护理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0.8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临就诊环节多,秩序混乱、门诊专科繁多,护理人员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门诊护理服务业务水平偏较低等问题。因此,需要改善就诊环节,整治秩序、做好门诊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门诊护理服务业务水平等,以此为门诊护理工作的完善提供保障依据。

  • 标签: 新形势 门诊护理工作 对策
  • 简介:摘要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类免疫缺陷性传染病。无疫苗及特效治疗药物,病死率极高。因其传播广泛,流行迅速,既造成经济损失,又阻碍社会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将主要探讨基层HIV感染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临的主要问题。

  • 标签: HIV感染 艾滋病 防治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展一切党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疾控系统的生命线,对提高职工素质水平、维护疾控工作稳定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疾控部门少数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疾控部门的建设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的建设,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着手,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分析、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实效性。

  • 标签: 疾控中心 思想政治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从祖国医学、现代医学两方面阐述“口合谷收”的机理,并列举临床案例说明合谷穴对面口部疾病的主治作用。祖国医学从经络理论、根结理论等方面阐述了合谷穴与口部存在着密切联系。现代医学认为合谷区与口部的联系可能是通过脊髓以及脑内的神经纤维投射实现的,这为“口合谷收”提供了客观依据。探讨“口合谷收”的机理,将更好地指导临床学习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10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以找出患者复发原因及治疗对策。结果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网塞和补片位置不佳,术中缝合后患者腹内压不断增高,最终导致病情复发。结论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临床医生应将患者网塞和补片放置到最佳位置,并进行固定,以降低患者腹内压,减少复发情况。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复发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美国Bard公司提供的定型产品,包括一张定型平片补片和一个锥形带花瓣网塞,对216例患者共231侧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手术经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2.6min,患者术后6~12h均能下床活动,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6%,随访203例,复发1例(0.49%)。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适用范围广,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外科术后感染因素,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1425例医院口腔颌外科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将未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对比。结果术后感染发生率4.28%(61/142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年龄≥60岁比重、多切口比重、全麻比重、住院时间≥15d比重、手术时间≥3h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d、手术时间≥3h成为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口腔颌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较多,院内多见呼吸道感染,与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有关。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感染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口腔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158例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改良组(n=79)与常规组(n=79),改良组患儿应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常规组应用常规填充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患者中合作型患者71例,合作率为89.87%(71/79),非改良组中合作型患者45例,合作率为56.96%,改良组合作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组患者中畏惧型患者6例,占7.59%,非改良组中畏惧型患者23例,占29.11%,改良组畏惧型患者显著低于非改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组强制型患者2例,占2.53%,非改良组强制型患者11例,占13.92%,改良组强制型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治疗小儿龋齿,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操作简单,易为患儿所接受,是治疗小儿龋齿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龋齿 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 玻璃离子
  • 简介:摘要口腔颌外科病人的口腔疾病其主要是需要手术治疗和后期保健,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患者本身就是一个很敏感的群体,护士用词不当,态度生硬都会引起矛盾的发生。所以,护患沟通是口腔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8例患者经中医辨证用针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临床上用针药结合治疗肌痉挛总有效率为86.8%。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肌痉挛具有较佳的疗效。

  • 标签: 针灸疗法 电针 面肌痉挛 中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针刺组方配合中药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痉挛程度CohenAlbert分级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著改善率为85.0%,对照组显著改善率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针刺组方配合中药治疗是一种治疗肌痉挛的更有效方法,具有疗效高、针对性强、安全等优点。

  • 标签: 针刺 中药 面肌痉挛 阿是穴,翳风 参苓白术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为牙体牙髓病患者采取不同根管充填程度所获得的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7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根管治疗的62例患者,按照根管充填程度的不同进行如下随机分组超量组21例患者,根管充填程度超过根尖;欠量组21例患者,根管充填程度填补全部缝隙,或距根尖1毫米以上,或根管处于未封闭状态;适量组20例患者,充填材料完全填满根管,且与根尖之间的距离在1毫米之内。对比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以及最终治疗效果。结果超量组有7例患者感到疼痛,疼痛率为30.00%,治疗总有效率为57.15%;欠量组有8例患者感到疼痛,疼痛率为38.10%,治疗总有效率为61.90%;适量组2例患者感到疼痛,疼痛率为10.0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在疼痛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适量组都要远远优于欠量组和超量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超量组与欠组组无论疼痛度还是治疗总有效率均比较接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根管治疗法医治牙体牙髓病患者时,应该在治疗前先借助影像学手段详细了解患者髓腔及根管情况,统计出根管长度与根管结构,再选择适当材料进行适量充填,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同时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良好的影响。

  • 标签: 牙体牙髓 根管充填 超量充填 欠量充填 适量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对某医院11例口腔颌外科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患者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在手术中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后,切口在I期愈合,固定的效果以及复位情况良好,咬合正常,张口度也正常,在护理的过程中,口腔功能逐渐恢复。钛板钛钉没有出现松动或者排异的情况。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发明的时间比较早,其可以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或者畸形问题,有利于帮助口腔骨缺损重建,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技术,在口腔颌外科手术中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肌痉挛的术后护理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3例颈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应用护理预案,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22/23),护理满意率100.00%(23/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1/23),仅出现1例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8.3±1.4)d,初步分类分区救治到护理计划落实时间(12.3±3.2)min,烧伤患者入院到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时间(15.3±3.2)min,建立呼吸通道时间(2.3±1.1)d,行初期创面护理时间(21.3±8.2)min。结论颈部烧伤患者中应用护理预案,保证了临床疗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

  • 标签: 面颈部 烧伤 护理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