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机构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受理的62件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案伤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脾破裂原因及相关临床表现,结合其所有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来进行法医鉴定。结果:62例伤者均由于直接暴力所致的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其中轻伤一级有13例,轻伤二级有11例,重伤二级有38例。结论:通过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伤者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再结合伤者的临床表现,最后进行法医鉴定,能够有效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国内医疗纠纷事故频发,特别是在医疗司法鉴定上,医院与家属之间存在不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给医患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目前国内依然是将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两种方式都作为了医疗鉴定方法,并且在二零一零年关于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例中明确了运用过错责任制来明确医疗损害的责任,而且大部分医疗纠纷事故都是让司法鉴定机构来开展相关的鉴定工作。文中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法医鉴定进行了相关分析,为如何利用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法医鉴定来正确判断医疗过错与医疗损害后果提供了一些依据。

  • 标签: 医疗损害 司法鉴定 法医鉴定
  • 简介:【摘要】在各类不同的刑事案件以及生活中的普通事件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毒物。基于此类情况的发生,法医毒物鉴定也逐渐得到重视,相关研究也在逐步发展,而此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析各种类型的毒物,判断各类型事件中是否有毒物存在,若存在,则需对事件中存在的毒物各项数据进行鉴定,以此来判断此毒物在事件中存在的意义,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根据上述情况,本次首先对法医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其次对法医毒物建档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今后的法医毒物鉴定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法医毒物鉴定 发展趋势 存在的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医学鉴定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自2020年3月-2021年1月)收集90例多发肋骨骨折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通过盲选法法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45例,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一组为对照组(45例,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之后对这两组患者的诊断精准概率和患者对诊断结果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精准概率和对诊断结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伤 骨折 法医临床学鉴定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临医学科技发展,各种先进诊断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得到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作为一种先进诊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弥补了X线、CT技术诊断中存在的不足,为法医临床鉴定工作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从磁共振成像技术入手,探讨MRI诊断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项工作意义,分析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技术 法医 临床鉴定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70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规范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20ml,分装在2个试管内,分别进行常规药敏检验、直接药敏试验。观察细菌检出结果,比较两种鉴定法的检验时间;以常规法为金标准,计算直接法检验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结果:170例患者中,常规法检出细菌166例,直接法检出细菌162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和常规法相比,直接法的鉴定操作时间、结果等待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以常规法为金标准,直接法检验结果的灵敏度为97.0%、特异性为75.0%、准确率为96.5%。结论:临床血液检验中,常规药敏检验法和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相近,其中后者操作简单、检验时间更短,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血液检验 细菌鉴定 常规药敏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药品无菌化应用对药品生产行业较为重要,也是当下大众热议话题。在药品安全事故高发阶段,大众对药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水涨船高。无菌药品在市面流通的药品中占有不小的比重,鉴于药品的特殊性,需要保证其达到出售要求,否则将会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微生物鉴定为无菌药品质量控制常用的方式,在生产中较为重要,是提高药品安全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无菌药品 微生物鉴定技术 生产过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特殊部位小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手段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X2=8.5514,P=0.0000)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X2=7.5236,P=0.0000)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特殊部位小肝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CT引导下微波消融 特殊部位小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以是否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n=50)、对照组(n=50)。组间对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比对照组的14%低,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前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将我院2020年收拢的10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分别对其中的500例标本施行传统试管检测,视为传统组,对其中500例标本施行全自动血型仪检测,并利用配血分析系统进行血型鉴定,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在ABO型、RhD型血的判断上,一次性判断准确率;对比两组抗原/抗体减弱、仪器/试剂卡问题;人为失误下的一次性判断失败案例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判断的准确率与对照组相似,两组数据由于差距小,无统计学意义, P>0.05。总结一次性判断错误的原因与抗原/抗体减弱、仪器/试剂卡问题、人为失误有关,其中观察组的错误率较低,(P

  • 标签: 全自动血型 配血分析系统 血型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脊柱损伤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解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集6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基本资料,将这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三组,一组为对照组(20例,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一组为观察组(20例,通过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另一组为实验组(20例,通过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之后对这三组患者的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诊断方式对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诊断方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脊柱损伤 法医 临床伤残等级 鉴定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法医临床鉴定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的伤残价值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自2020年3月-2021年1月)法医鉴定所受理的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和CT检查,之后对这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MRI检查和CT检查之后得出,MRI检查的检出概率(92.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检出概率(78.00%),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法医临床鉴定 儿童 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 伤残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了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受理的20例这类案例,分析案例中伤者的法医临床医学鉴定情况。结果 对20例伤者实施伤残等级鉴定,最重等级为一级伤残,最轻的程度为十级伤残,平均为7.9级;损伤程度鉴定例数为2例,鉴定结果为轻伤。伤病参与程度:伤病同等作用有8例,所占比例为40.00%,外伤为完全作用的伤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10,00%,主要作用有6例,所占比例为30.00%,次要作用有5例,所占比例为5.00%,轻微作用和无作用患者有0例,3例伤者未实施伤病关系分析。结论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作为基础的疾病,大多数涉及存在伤病关系分析,必要情况下需要给出伤病参与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了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受理的20例这类案例,分析案例中伤者的法医临床医学鉴定情况。结果 对20例伤者实施伤残等级鉴定,最重等级为一级伤残,最轻的程度为十级伤残,平均为7.9级;损伤程度鉴定例数为2例,鉴定结果为轻伤。伤病参与程度:伤病同等作用有8例,所占比例为40.00%,外伤为完全作用的伤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10,00%,主要作用有6例,所占比例为30.00%,次要作用有5例,所占比例为5.00%,轻微作用和无作用患者有0例,3例伤者未实施伤病关系分析。结论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作为基础的疾病,大多数涉及存在伤病关系分析,必要情况下需要给出伤病参与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脊柱损伤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解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集6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基本资料,将这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三组,一组为对照组(20例,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一组为观察组(20例,通过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另一组为实验组(20例,通过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之后对这三组患者的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诊断方式对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诊断方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脊柱损伤 法医 临床伤残等级 鉴定解析
  • 简介:摘要:随着中医药文化在临床上的推广,中药的应用比例明显增多。中药库房是为临床提供中药治疗的重要部门,对于药剂科有着重要意义,除了基本采购工作外,还负责入库检验、药材贮藏等职能,在中药材入库前进行鉴定,能够有效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入库,确保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因此中药材的鉴定是重要库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随着信息网络的构建,中药材采购基本通过网上招标,但仍不可避免以次充好的情况,如果中药库房管理人员的中药材鉴定能力不足,就可能影响药材的质量。

  • 标签: 中药材鉴定 中药 库房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技术相结合对于肿瘤(CA)的病理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68例肿瘤患者,分别实施PAS染色、免疫组化技术检查、网状纤维染色和联合检查,分析不同检查结果。结果 诊断准确率方面,免疫组化技术检查是91.18%,PAS染色技术检查是92.65%,网状纤维染色技术检查是89.71%,联合检查是100%,联合检查比单一的免疫组化技术、PAS染色技术和网状纤维染色技术检查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联合特殊染色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有助于诊断准确率提高,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肿瘤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技术 特殊染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