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16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护理组中出现了1例术后出血患者,1例鼻腔粘连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2/58),对照组中出现了5例术后出血患者,2例鼻腔粘连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7/58),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医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和完成。

  • 标签: 鼻内窥镜手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衰退性疾病,近年来大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在家庭中,病人的照料者应接受医院或社区的健康教育,了解痴呆病的一般常识,施以正确有效的心身护理,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首先,做好病人精神情志方面的护理。随时掌握其呆傻状态、记忆力丧失的出现以及恐惧、懊丧、焦虑、不安、失望、悲观等不良情绪的发生,适当满足其合理要求。对于病态言行须耐心细致地说服解释,所谓“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其次,给予充分的生活护理。患者定向力、记忆力低下引起自理能力缺陷,需要全面细心的照料。比如清洁的需要,包括皮肤、头发、口腔、大小便;饮食的需要,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定时定量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健康教育 记忆力 照料者 心身护理 功能锻炼 谨和五味 被动按摩 自理能力 精神情志
  • 简介:摘要医院住院药房是住院患者在医院得到有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医院住院药房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阐明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进而减少差错发生,达到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目的。

  • 标签: 住院药房 药品 差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月经失常是困扰很多女性的一类疾病,月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导致妇女月经失常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很多女性并不了解其中的原因。笔者根据临床实际经验分析,给与月经不调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等研究方法,探究妇女月经失常的常见因素及治疗方法研究。使广大妇女同志了解月经失调的原因,合理预防、调节,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减少月经失调的发生。

  • 标签: 月经失调 因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4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24足)采用解剖钢板治疗,对照组19例(22足)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7.5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远高于对照组的86.4%;两组患者总满意度分别为91.6%与81.8%,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确切,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解剖钢板治疗 保守治疗 跟骨关节内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各48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他汀药物治疗组血脂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他汀类药物治疗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并且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可以有效稳定冠脉粥样斑块,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到2015年8月所收治的83例精神病患者,在其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过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后,可正确面对疾病,自我调节力较好,病情控制较理想。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合理应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维持心理平衡,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病情早日康复。

  • 标签: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精神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临床药师对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药学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骨科、神经内科、妇科、肿瘤科以及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观察实施用药干预前的相关用药记录,并将其和干预后的相关用药记录实施全面的比较。结果实施药学干预之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有(2.2±1.3)d的下降,且处方不合格率和抗菌药使用率分别有56.3%和30.2%的下降,此外,患者的药物治疗费用和抗菌药费用分别有3777.6元和2185.4元的下降;另外,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6.5%的下降。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及时地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医师的用药行为可以得到有效的规范,能够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增强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凝血酶III(AT-III)活性的测定在脓毒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的医疗记录,住院患者共126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8例定为A组,普通感染者48例定为B组,另选取未感染疾病的健康志愿者50人定为对照C组,检测并记录各组受检者血浆抗凝血酶III(AT-III)活性,比较各组AT-III活性。结果与B、C两组相比较,A组AT-III活性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AT-III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脓毒症的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紊乱,血浆抗凝血酶III活性明显降低,AT-III活性的检测对于脓毒症的早起诊断与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抗凝血酶II 脓毒症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36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甘油三脂、载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左心射血分数水平。结果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甘油三脂、载脂蛋白A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左心射血分数水平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促进心脏功能改善。

  • 标签: 辛伐他汀 糖尿病 冠心病 血脂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心绞痛治疗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以观察新型溶血素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集的血常规质控标本49份,分别采取新型溶血素(A法)和传统溶血素(B法)在相同条件下对上述标本展开Hb、WBC以及PLT检测,并对比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新型溶血素组Hb、WBC、PLT检测结果分别为(131.2±8.6)g/L,CV=6.37%、(3.612±0.227)×109/L,CV=7.56%、(191.3±10.2)×109/L,CV=5.29%;传统溶血素组Hb、WBC、PLT检测结果分别为(124.8±3.4)g/L,CV=3.19%、(3.542±0.198)×109/L,CV=5.03%、(194.2±9.8)×109/L,CV=4.39%。两种溶血素Hb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新型溶血素对WBC、PLT的检测结果则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与传统溶血素比较,新型溶血素的重复性相对较差,且会对Hb的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可通过调整因数进行纠正,临床应给予关注。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血常规 临床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高血压患者100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随机将这100例急诊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就指导。对比2组急诊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个体化延续护理后的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急诊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方法。方法选择57例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症状情况给予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创口、情绪,给予积极的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结果1例肛瘘患者合并肛周克罗恩病而导致伤口愈合,1例混合痔患者术后因痔核脱落引发出血,对2例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护理后,患者均获得痊愈,其他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全部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发现,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良好,未对工作、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无明显不适。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对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肛肠外科术后患者生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肛肠外科 肛周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分析20名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了急性脑梗塞发病原因。结果20名患者中其中有18名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两名4天后确诊无效而死亡。结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脑梗塞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在出血停止后及时停用止血药,而避免和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脑梗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观察组同时予以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7.3%,有效率10.9%,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显效率70.1%,有效率25.5%,总有效率94.4%。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1.8%)低于对照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均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而泮托拉唑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