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作者: 曹文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解放军陆军北京卫戍区通州离职干部休养所  北京  101100)  【摘  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II期、III期压疮创面患者治疗中采用纯次氯酸类伤口清洁液体敷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II期、III期压疮创面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纯次氯酸类伤口清洁液体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以此评价其恢复效果,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均优异,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此评价其临床疗效,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II期、III期压疮创面患者治疗中采用纯次氯酸类伤口清洁液体敷料治疗,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恢复效果,为有效治疗方案。  【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压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抢救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压液体复苏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低压性液体复苏在降低创伤失血、避免血液稀释、维持凝血功能、改善组织灌注、减少急性肺损伤和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充分液体复苏。结论低压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重要器官血供,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压性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早期救治
  • 作者: 梁尚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广西贵港  537100)  【摘  要】目的:观察辅食的添加在改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健康婴幼儿82例(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母乳喂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添加辅食营养包,观察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血清铁水平、总铁结合力,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低,血清铁总量高,总铁结合力低,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高,P<0.05。结论:在婴幼儿喂养时添加辅食,能有效避免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成人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次基础上采取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完全控制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的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控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成人难治性癫痫 部分性发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以及炎性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炎性分子等方面的情况均好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限流复苏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质量,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