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制一种活动输液,用于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术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瓶、输液袋及各种管路固定在该输液架上,在保障连续治疗护理的情况下,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其早日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较好。

  • 标签: 活动输液架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对于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儿童胫骨骨折治疗的患者共60例,在治疗期间对于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0周,平均8周,经过随访,未发现延迟愈合、下肢缩短或过度生长等症状,未出现针道感染的症状,所有患者对于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外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康复,值得加强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胫骨骨折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外固定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非常满意32例、满意25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7.06%;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针道感染1例、肌肉萎缩1例、关节移位2例,发生率为5.88%。结论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在外固定治疗期间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外固定架 胫腓骨骨折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关节功能恢复;方法选取我院4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根据受伤部位分为A、B组,A组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单臂外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自2007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并对患者采取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将内固定去除,无感染者行局部植骨。并对20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2年。结果:20例患者骨折均已愈合,其中再次出现骨不连患者有1例,经过单纯的植骨加压外固定治疗后愈合;感染并骨不连患者1例,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及植骨治疗后愈合。结论:胫骨骨不逢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性较好的优点,使患者的痛苦得到明显的减轻。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不连 单臂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使用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与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分别了解比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通过研究证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大幅度小于对照组患者,且术中出血量也更少,由此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外固定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有利于患者骨折愈合,减少患者痛苦及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外固定架 切开复位固定 创伤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eytesodimentationrate,ESR)结果,探讨血沉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98例住院或者门诊患者,同时用KJ828血沉检测法和传统魏氏血沉测定法对患者的血沉结果进行测定,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当血沉<10mm/h时(t=0.677,p>0.05),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差异,但当血沉>10mm/h,后(t=2.432,p<0.02),两种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手工法测定均值高于检测法。结论血沉自动检测法法对血沉结果<10mm/h数值标本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接近,而在血沉结果>10mm/h的标本中存在差异性,血沉升高的标本要结合魏氏手工法结果进行报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选取2007年2月~2013年2月应用单边框架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95例患者,以原来的伤口为中心有限延长或者小切口复位,使用克氏针钢板螺钉内固定,外固定呈“H”型框架固定增加稳定性安装外固定。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95例患者在治疗6~18个月后进行走访调查,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时间6~14个月,平均时间为8个月。治疗效果参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秀82例,良好9例,合格3例,不及格1例,优良率为98%。结论高能量损伤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且微创是急诊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治疗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48例,随机分为负压封闭引流组(治疗组、25例)和传统换药组(对照组、23例),创面作不同的处理。结果经过6~24个月的临床研究,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更换敷料、骨折愈合时间上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换药相比,外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GustiloⅡ~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愈合快等优势。

  • 标签: 胫骨 开放骨折 外固定架 负压封闭引流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8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Morrey分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相比,其中观察组恢复优秀的患者有23例(57.5%),对照组恢复优秀有18例(4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做对比,观察组尺桡神经损伤3例,钉道感染2例;对照组尺桡神经损伤5例,钉道感染4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患者肱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可缩短患者肘部制动时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内固定 肱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处理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中采用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3例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患者采用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49例患者单独使用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3%与对照组83.67%相比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炎、损伤性骨化、缺血性肌痉挛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处理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早期采用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外固定架 负压封闭引流术 下肢骨折 软组织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手术治疗-外固定固定与保守治疗-骨牵引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骨牵引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中并发症的情况和患者心理因素相互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期间并发深静脉血栓8例、褥疮7例、肺炎7例、泌尿系感染6例、治疗中产生心理精神者9例;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期间并发深静脉血栓2例、褥疮1例、肺炎1例、泌尿系感染0例、治疗中心理精神者24例。两组患者5种并发症情况比较,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的深静脉血栓、褥疮、肺炎和泌尿系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治疗中心理疼痛精神压力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外固定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可减少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但从患者心理精神因素考虑,减轻心理疼痛和精神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固定架固定 保守骨牵引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