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要求。主要就是对于一些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本文将简单介绍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 标签: 药物 代谢动力学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病因。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时间段内来我院就诊的380例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0例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占22.5%,少数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尿中白细胞数值增加,病情严重患者的尿中白细胞布满整个检查视野。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均恢复正常。26例患者出现血尿,占65.0%,其中25例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保守治疗,体征与临床症状自行缓解,另1例患者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后开展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前列腺表面存在出血、血管怒张等临床症状,且患者膀胱内有凝血块,出血量是500ml。2例患者肛门出血,占5.0%,3例患者未进行血尿动力学检查,占7.5%。结论在临床诊治中,尿动力学检查临床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操作,注意动作的轻柔性,以防造成患者出血,减少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尿动力学检查 并发症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URP术后病人排尿困难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TURP术后排尿异常而再入院者88例。通过分析TURP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变化,分析其排尿异常原因。结果手术前后改善率对比,Qmax改善率为76.1%,逼尿肌收缩乏力改善率为5.9%,逼尿肌不稳定改善率为4.9%。前后对比Qmax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而逼尿肌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有逼尿肌功能障碍者,TURP术后排尿异常症状改善不明显。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预测TURP术后恢复情况,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TURP手术适应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TURP 排尿困难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l08例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疗效和护理,结果无不良反应,效果良好。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进行治疗的前提,熟悉治疗原理及步骤是配合的关键,确保静脉通路通畅是治疗的保证,正确详细的健康教育是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保障。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对口腔白斑病的疗效。方法对20例口腔白斑患者进行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半年年复诊,18例效果良好,2例复发。结论采用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口腔白斑病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动力 白斑 甲苯胺蓝
  • 简介:摘要医院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崭新的管理理念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渗透在医院各项工作之中,对于教育人、激励人、凝聚人和发展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医院制度文化品牌文化服务文化护理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措施,以期能为我国现阶段医院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创新 医院文化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关节螺钉(DHS)与股骨近端抗旋转螺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DHS组和PFNA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0.00%,DHS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中,3例泌尿感染;DHS组中,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感染,3例脑血管意外,以上症状采取有效治疗以后好转。在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PFNA组明显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及X线暴露次数方面,DHS组明显优于PFN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取PFNA进行治疗,并且在并发症、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DHS治疗效果,手术以后髋关节能较好的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力髋关节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转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人体药物动力学相关性能指标。方法选取14例健康受试者并分次服用1mg、2mg及4mg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后,采用LC-MS/MS检测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服用1mg、2mg、4mg剂量后人体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t1/2β分别为(12.45±7.34)h、(10.87±7.11)h、(10.87±7.11)h,Cmax分别为(37.34±13.78)ng/mL、(68.57±25.67)ng/mL、(131.87±38.22)ng/mL,AUC0→t分别为(103.44±31.56)ng.h/mL、(198.38±56.87)ng.h/mL、(388.67±101.22)ng.h/mL,AUC0→∞分别为(101.69±30.33)ng.h/mL、(191.32±54.78)ng.h/mL、(397.68±87.47)ng.h/mL。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胆固醇、高血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选择性,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被吸收,当剂量较大时存在一定积累,但不影响服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药物动力学 试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在诊断过程中应用尿动力学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PQmax指标以及Qmax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ALPP指标来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充溢性尿失禁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来说,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尿失禁患者应用尿动力学诊断检查,能够诊断出患者的尿道功能障碍类型,鉴别患者的尿失禁病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动力学 诊断 女性尿失禁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尿药法研究丹参素的测定及其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本文选取C18小柱对尿样中的丹参素进行净化和富集,然后再采用ODS柱上以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为2.8)为流动相,再进行280nm检测。结果健康人体po含丹参素20mg的复方中药颗粒剂B和丹参水煎剂后,丹参素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93±0.16)h、(0.94±0.24)h,8h内体积丹参素尿药累计排泄率分别为(6.21±2.79)%、(14.01±4.02)%。结论正常剂量下的丹参素可以由胃肠道直接吸收,并且可以经过原型从肾脏排泄。但是服用复方制剂后,丹参素的尿药累计排泄率与单用丹参煎剂对比显著降低,但两者的消除半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丹参素 尿药法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氧动力雾化吸入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氧动力雾化吸入依从性,并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小儿哮喘 急性发作 氧动力雾化吸入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中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情况,分析舒芬太尼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麻手术的113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选择芬太尼麻醉诱导,而另57例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就两组患者的在麻醉前、插管期间、插管后5min以及插管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四项指标进行详细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P、CO、CI以及HR指标的水平在插管后5min、10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上四项指标在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在全麻中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相比于芬太尼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好的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为手术提供一个可靠的循环系统环境。

  • 标签: 舒芬太尼 老年患者 全麻诱导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在诊断过程中应用尿动力学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PQmax指标以及Qmax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ALPP指标来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充溢性尿失禁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来说,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尿失禁患者应用尿动力学诊断检查,能够诊断出患者的尿道功能障碍类型,鉴别患者的尿失禁病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动力学 诊断 女性尿失禁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探究分别运用锁定钢板(LCP)及动力髋螺钉(DHS)方式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存在此骨折问题的病患6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即螺钉组与钢板组,每组均为31例病患。螺钉组运用DHS方式进行治疗,钢板组病患运用LCP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钢板组病患的整体疗效明显比螺钉组好,且其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螺钉组,两组存在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运用LCP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取到较好的成效,且其安全性较高,属于一种较为优良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LCP DHS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动力髋螺钉(DHS)加空心钉(Richard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经验。方法对80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加Richards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过5-36月随访疗效满意,骨折愈合良好,无出现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结论术前常规全面了解老年患者全身情况,并术前牵引,尽早采用标准DHS加Richards内固定,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是取得此手术疗效的关键,目前DHS加Richards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动力髋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探讨心脏手术使用瑞芬太尼的最低剂量。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了40例心脏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给予每分钟瑞芬太尼0.1、0.2、0.3、0.4微克,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切皮以及锯胸骨三个事件点前后,四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心脏手术患者而言,每分钟0.3微克或者0.4微克的瑞芬太尼在最佳剂量有助于减轻应激刺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手术 血流动力学 瑞芬太尼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多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门诊部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多发性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效果观察组仅1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中7例治疗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X2=5.08)。结论针对多发性平疣,建议在临床治疗中,采取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尤其对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来说,除能加快其健康恢复外,更有助于其身心发育。

  • 标签: 多发性扁平疣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进行对比。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纳的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动力髋螺钉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明显更少;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动力髋螺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更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胃动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胃排空率、胃动力参数、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和胃排空率、干预后胃动力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增强胃排空率,改善胃动力,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舒适护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力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