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12年15例行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方法。结果本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可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胃癌术后 热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术后早期糖皮质激素球周注射及阿托品眼膏散瞳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将我科23例儿童白内障均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毕及术后早期球周注射糖皮质激素及阿托品眼膏涂眼,观察前部葡萄膜反应。结果23例儿童白内障术后早期前房可见纤维渗出3例(3/23),虹膜后粘连1例(1/23),后发性白内障1例(1/23),无瞳孔膜闭及人工晶体夹持。结论儿童白内障术后早期球周注射及阿托品眼膏散瞳的特殊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白内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至2012我院手外科病人70例,包括骨关节损伤、神经损伤、断肢再植、掌筋膜挛缩等7个病种,每个病种抽取相同年龄层次的患者10例,共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功能锻炼)。结果经过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减轻了术后并发症,帮助手部功能有效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术后 功能训练 手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食管癌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安钢职工总医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136例,全部病例术后经病理核实,按照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晚,将患者随机分别分为早期营养组(E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分别为68例,EEN组男42例,女26例,平均年龄69岁;PN组男39例,女29例,平均年龄71岁;具体分析两种营养方式对该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周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EEN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1周EEN组的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均高于PN组。EEN组肺部感染、吻合瘘、心脏并发症率明显低于PN组;结论两组比较,EEN组能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代谢和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机体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食道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3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及中药等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d(3~18d)。结论术后炎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标签: 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实施早期空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肝胆外科大手术后的患者实施早期空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观察情况、密切观察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血糖变化、大便次数、肛门排气、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及处理措施。结果肝胆外科56例患者实施早期空肠内营养治疗,并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保证了足够的营养;对患者的术后治疗及康复起到了积极巩固作用并提高了治愈率。结论通过对于肝胆外科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使患者能够顺利安全舒适的完成肠内营养治疗,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静脉补液量,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 标签: 早期 空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6例因腹部各种手术治疗后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处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早期肠梗阻患者治愈35例,治疗时间4-16d,平均治愈时间10.5d;1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结论腹部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大都经保守治疗可痊愈,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果断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腹部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术后食管、贲门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到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患者做为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另外60例患者为常规体液治疗组(对照组)。营养支持时间为8天,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第8天的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病情况、胃肠功能以及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糖、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EN组患者各种蛋白相应升高,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免疫球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术后食管、贲门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食管 贲门癌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20例胃癌患者,按术后不同营养方法分为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60例和对照组(全胃肠外营养)60例,研究组在术后48h开始输注部分肠内营养制剂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术后7d采用完全静脉营养,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不同。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法,能够促进胃癌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60例进行研究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未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液的应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患者的治疗后7天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肠内营养 胃癌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由护士指导、参与的个体化护理对患肢功能恢复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作用。方法对10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及患者主动性的功能锻炼。结果在第一阶段(术后第1~10天)的功能锻炼中,全部达到预期目标,在第二阶段(术后第11~14天)的功能锻炼中,有96例达到预期目标,只有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降低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早期产后运动对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79例剖宫产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90例采取早期产后运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发生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未出现腹胀,对照组发生腹胀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锻炼有助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剖宫产 早期锻炼 肠蠕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排便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针对术后排尿排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排尿排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术后排尿排便功能,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肛肠外科 排尿排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合理方法,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90例。分别于术后24h开始进行EN与PN,比较两组术后腹胀、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术后EN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较PN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EN支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胃癌胃切除的患者102例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患者的治疗后7天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胃癌癌术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通过腔内激光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ELVT)术后早期行被动与主动足背伸曲运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行ELVT手术的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50例采取抬高下肢而不做被动与主动足背伸曲运动,实验组50例采取护理干预行为,即采取术后早期护理人员被动做足背伸曲运动与麻醉药物代谢完毕后的患者主动足背伸曲运动。结果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2例并发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占4%。实验组的50例患者无一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VT术后早期积极行护理干预,行足背伸曲运动等可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VT)。

  • 标签: ELVT DVT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