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作者: 杨晓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广元628017)【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04-02在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腹泻,2岁以内的宝宝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对小儿腹泻多做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宝宝出现腹泻症状之后,积极做好对症处理,对喂养以及护理严格把关,绝大部分的宝宝都会自愈。因此,这就需要妈妈们对腹泻多一些了解。1宝宝出现腹泻的原因是什么?第一,如果宝宝的大便看起来呈现出黄色稀便或者稀水样的状态,并且其中也没有血,并且也不存在向鼻涕一样的粘胨状态的东西,那么宝宝出现腹泻症状的绝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气候因素,或者日常饮食不合适,或者是宝宝感染了细菌而导致的。第二,如果宝宝的大便里存在粘胨以及血,并且宝宝的大便颜色呈现出墨绿色,同时还有一定的恶臭味,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由于宝宝受到了侵袭性细菌的感染,或者是由于受到了寄生虫的感染等。2如何判断宝宝得了腹泻?第一,宝宝的排便次数。宝宝在腹泻的状况下,排便的次数也会随之而增多,例如:在正常状态下时,宝宝每天的排便习惯是1-2次,为黄色,并且呈现出条状的形态,但是腹泻之后,宝宝的排便次数转变为了4-6次,甚至有可能到10以上。第二,大便形状。当宝宝腹泻之后,其排出的大便会呈现出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有时候会是脓血便,有时候会是黏液样,与此同时还会出现吐奶、发热、腹胀、精神不佳以及烦躁不安等现象。除了以上所说的两种状况之外,如果宝宝的饮食当中添加了一定的辅食之后,宝宝的大便会变得比以前的更硬,并且有更重的臭味,大便的质地也会随着宝宝的食物摄入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宝宝在刚开始吃蔬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黄色玉米粒以及绿色菜叶等没有被宝宝完全消化的成分会随着宝宝的大便排出,这种状况属于正常现象,爸爸妈妈可以在多观察几天,如果宝宝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不舒服状态,就可以适当的继续添加辅食,当宝宝的肠道逐渐适应了之后,宝宝的大便就会慢慢的恢复正常。3宝宝腹泻该如何进行家庭护理?第一,少量多次,尽早为宝宝补充水分。在宝宝出现腹泻的时候,从大便当中丢失了很多的水分以及电解质,因此,就需要在饮食当中,为宝宝补充适量的水分,避免宝宝出现脱水状况。首先,用第三代口服补液盐进行水分的补充。与自治米汤盐水相比较来说,第三代口服补液盐当中的成分能够更加科学一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子宫内翻的病因、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法,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本院2017年收治的子宫内翻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和预后。结果2017年本院收治1例分娩过程中子宫内翻,麻醉后行手法复位子宫,给予补液及输血治疗,子宫复位成功,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早诊断,正确处理子宫内翻,及时采用手法复位,积极抗休克治疗,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子宫内翻 手法复位 足月妊娠 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对1例Ⅱ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诊疗过程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因腹痛行手术病理活检确诊,先后行两次化疗,最后疾病进展,累系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出院。结论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为少见的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疾病进展迅速,预后差,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标签: T细胞淋巴瘤 肠病相关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子宫内翻的病因、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法,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本院 2017年收治的子宫内翻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和预后。结果 2017年本院收治 1例分娩过程中子宫内翻,麻醉后行手法复位子宫,给予补液及输血治疗,子宫复位成功,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早诊断,正确处理子宫内翻,及时采用手法复位,积极抗休克治疗,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子宫内翻 手法复位 足月妊娠 休克
  • 简介:摘要:脾脏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本文通过报道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误诊为“脾脏多发囊腺瘤”的“脾脏多发囊肿”,来探讨脾脏囊肿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分析,进而加深我们对脾脏囊肿,尤其是不典型的脾脏多发囊肿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

  • 标签: 脾脏多发囊肿 脾脏囊腺瘤 脾脏囊肿的治疗
  • 简介:摘要脾脏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本文通过报道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误诊为“脾脏多发囊腺瘤”的“脾脏多发囊肿”,来探讨脾脏囊肿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分析,进而加深我们对脾脏囊肿,尤其是不典型的脾脏多发囊肿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

  • 标签: 脾脏多发囊肿 脾脏囊腺瘤 脾脏囊肿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2016-2018年在我科诊断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3例临床病例。结果3例ABPA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气急表现,影像学上均有支气管扩张、黏液栓表现,有血嗜酸性粒细胞、血IgE升高,部分患者GM试验、烟曲霉IgG升高,经激素或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临床上对于不伴支气管哮喘的ABPA患者容易误诊、漏诊,同时对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ABPA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健康教育,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经过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通过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89.78±22.78,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2.68%。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70.37±21.98,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2.92%。结论采用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溃疡性肠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广泛推广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法。

  • 标签: 优势内容递增 健康教育法 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