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响水近5年乙型肝炎发病现状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响水2009—2013年报告乙型肝炎病例519例,年均发病率为16.95/10万,男性高于女性,以20~59岁年龄组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无明显季节性。结论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所占比例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监测力度,扩大乙肝疫苗重点人群预防接种,巩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成果;同时,严格执行医院消毒制度、血液制品的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控制乙肝疫情发生和流行。

  • 标签: 乙型肝炎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响水2012年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及追踪情况,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方法将网络报告系统中报告的肺结核病例数与结核病专报系统报告的结核病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网络报告系统中的报告发病率(48.2/10万)高于结核病专报系统(47.2/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系统中涂阳与涂阴以及未查痰病例的报告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报告病例的转诊率为93.1%,追踪到位率9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肺结核病人发现、转诊和追踪工作中的协调、督查和归口管理。

  • 标签: 肺结核 报告 转诊 追踪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响水老舍中心社区中、小学腮腺炎暴发流行因素,为落实校园防范流行性腮腺炎寻求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逐一登记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个案表,分析此次流行特征和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响水老舍中心社区中小学共有在校生2221名,本次爆发性流行共有72例患者,总患病率为3.24%;走读生1755人,38例患病,患率为2.17%;住校生466人,患病率为7.30%。住校生患病率明显高于走读生,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接种疫苗与其发病率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强化流行病学的管理措施、及时启动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二次接种是学校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东至胜利镇位于县城北部,东临升金湖,西频长江,南、北分别与疫区乡镇大渡口、东流镇相连,是全县七个疫情控制乡镇之一。全镇有1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039.38hm^2。经过多年积极有效的血吸虫病预防和控制,钉螺面积被大幅压缩,降至目前的752.47hm^2。为全面了解胜利镇钉螺及感染螺分布状况,探索新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对东至胜利镇钉螺及阳性钉螺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 标签: 钉螺分布 东至县 血吸虫病预防 钉螺面积 疫情控制 行政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村级卫生室的消毒质量和现状,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该县村级卫生室各种消毒对象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在2009-2013年期间,从该县村级卫生室共采样3107份,卫生消毒质量平均总合格率为82.8%;各年度之间监测合格率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监测对象中,以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较低,平均合格率为68%~76%。结论该县村级卫生室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医务人员卫生质量必须得到加强。

  • 标签: 消毒质量 基层医疗机构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控制蛲虫病寻找更有效的做法。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玻片法对县内不同区域8所学校与幼儿园的3-9岁儿童进行肛门周皱处粘取虫卵后镜检。结果我县儿童蛲虫感染率为5.96%,男、女生感染率和小学生及集托儿童,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以7-9岁感染率高于6岁以下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菜农和水、农田作业村民的儿童蛲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城郊儿童,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蛲虫感染与饭前便后不洗手、不经常洗澡、不经常清洗肛周、不经常剪手甲、常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呈正相关,而生吃瓜果呈负相关。结论蛲虫卵传播方式简单,但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机率高。因此,健康教育从小抓起,每年定期开展服药驱虫,并利用校园内墙报、橱窗等阵地上宣传蛲虫防治知识,从而促进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小学生 儿童 蛲虫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7~2013年济阳乙肝流行趋势与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中2007~2013年济阳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3年报告乙肝病例1618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43.19/10万。2007年报告发病率最高(56.04/10万);201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32.68/10万)。性别比2.2/1,各年龄组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居多,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4.4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4岁,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4.0%。结论济阳乙肝发病以农民、男性、15~64岁年龄组为主,要做好乙肝疫苗的免疫规划工作和15~64岁岁年龄组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乙肝 发病率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掌握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重性精神病患病率和就诊情况。方法采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表为调查工具,以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为诊断标准,对当涂≥15岁人口采取整群调查方法进行逐一筛查。结果在完成的351870人调查中,总患病率为2.99‰(不含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1.87‰,精神发育迟滞0.99‰,脑器质性精神障碍0.054‰,情感性精神障碍0.08‰。男性患病率为1.72‰,女性患病率为1.27‰。结论当涂重性精神病患病率低于国内同类调查结果,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就诊率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 标签: 重性精神障碍 发病率 就诊率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延庆居民死因登记工作的漏报情况及主要原因.方法采用多阶段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分层原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个镇乡/街道共36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以2010~2012年延庆人口抽样死因回顾性调查数据作为实际死亡数据,将常规报告数据与之进行匹配,未匹配上的记录为漏报数据.计算漏报率并分析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结果2010~2012年延庆调查点实际死亡人数为456人,漏报人数为42人,总漏报率为9.21%;不同乡镇比较,珍珠泉乡漏报率最高,为22.08%,旧县镇无漏报;不同地区分类比较,非火化区漏报率最高;因脑血管病死亡漏报率最高为10.22%;2012年度漏报率最高为12.66%.结论延庆居民死亡漏报现象仍较为严重,应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死因报告的质量.

  • 标签: 死因登记 漏报 延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旺苍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开展环卫工人健康教育,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供依据。方法对环卫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其它行业性别、年龄匹配人员的健康体检人员结果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环卫工人的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慢性结膜炎、慢性咽炎、翼状胬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较显著高于对照组;环卫女工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尤为突出;宫颈糜烂发病占首位,其次为白带异常和子宫肌瘤。结论环卫工人的卫生保健知识不足,防病治病意识薄弱,进一步促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并对环卫工人进行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 标签: 环卫工人 健康检查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郧西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郧西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原因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郧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发生在婴儿期特别是新生儿期;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体重、意外窒息、先天性。脏病、出生缺陷。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医疗机构产、儿科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加强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襄汾结核病的流行动态,探讨分析与结核病流行相关的因素,为襄汾结核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中心结防科2003-2012年接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共计4950人的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探讨。结果4950名患者中,痰涂片阳性病人2148人;近10年接诊的肺结核病人,以2005年最多,以后呈震荡下行趋势;发病率以农民最高;成年人发病率高于儿童,且35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襄汾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容乐观。为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仍需加强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结防科的紧密合作,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加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 标签: 襄汾县 结核病 流行动态 分析 探讨
  • 简介:目的研究安徽省石台晚期血吸虫的疾病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走访抽查方式对石台2005年和2013年的螺情及晚血疾病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当地钉螺分布区域和患病人数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2005年,粪便检测有5人呈阳性反应,感染率为0.08%,累计存活例数为102例。2013年,粪便检测有2人呈阳性反应,感染率为0.04%,累计存活例数为65例。当地钉螺存活环境为944处,覆盖范围总计为249.85万m2。两次调查的统计数据变化明显,2013年疾病控制情况显著优于2005年P〈0.05。结论石台地区晚血感染情况严重而复杂,在治理石台的晚期血吸虫疾病时,必须双管齐下,既要采取消灭钉螺的措施,又要对疾病进行诊疗。

  • 标签: 石台县 血吸虫疾病 现状
  • 简介:目的:分析2009-2013年平果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与依据。方法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9-2013年报告平果手足口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平果共报告手足口病14475例,重症47例,死亡9例,发病率介于333.10~702.13/10万之间。发病高峰为4~5月份。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62:1。实验室检测显示,普通病例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共同主导流行,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以EV71为流行优势株。结论平果手足口病流行存在明显的季节、人群和地区差异,主要致病病原为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5岁以下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在4~5月份春夏交季对5岁以下儿童做好防控工作是当前防控的关键。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流行特征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免疫薄弱地区及人群,制定防止麻疹暴发、流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乡镇9个村15个年龄组419人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结果我县健康人群麻疹病毒IgG抗体平均阳性率93.32%。结论健康人群中已形成了较好的麻疹抗体免疫屏障。接种麻疹疫苗是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的唯一有效方法,应加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消除免疫空白区。

  • 标签: 健康人群 麻疹IgG抗体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死因登记工作漏报情况,准确估计我县的人群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竹阳镇为中心,按东、西、南、北、中方向共抽取五个乡镇竹阳镇、清河镇、庙坝镇、东柳乡、高穴镇开展死因漏报调查工作。通过村医、村社干部现场调查及死亡病例入户调查方法获得2013年居民死亡数据,与2013年的医学死亡登记系统电子数据库核对,统计漏报率。结果2013年大竹居民死亡报告率为98.62%漏报率1.38%未做漏报调查前的粗死亡率是6.01‰按照1.38%的漏报率校正,2013年大竹的粗死亡率为6.09‰。结论大竹死因监测漏报率不高,死亡报告较好。但城区竹阳镇漏报高达6.4%需要按照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公安部最近文件要求,规范《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签发和使用加强部门间的数据交换。

  • 标签: 死因报告 漏报调查 报告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砚山孕产妇艾滋病感染状况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结果现状,总结经验和方法,查找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方法对2005年-2013年砚山孕产妇HIV抗体检测和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424例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检测阳性者送疾控中心复检,再送州疾控中心确诊,确诊阳性者165例,阳性率0.25%,HIV抗体检测阳性者62例选择终止妊娠,90例孕妇住院分娩,活产数89例;2005-2013年累计完成结案儿童随访管理75例(其中死亡6例,失访4例,拒绝检测3例),完成随访管理62例,满12月或18月个儿童62例进行HIV抗体检测,检测出阴性者60例,检测出阳性2例,阳性率3.23%。儿童阴性者结案纳入儿童系统管理,阳性者转介入疾控中心纳入艾滋病感染者系统管理。结论砚山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措施有力得当,成绩显著。下一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或咨询,提高孕产妇对艾滋病的认识,提高孕产妇孕早期检测率和HIV阳性孕产妇孕28周前服药率,加强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的管理和随访,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孕产妇 母婴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贺兰艾滋病流行情况,探讨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2007-2013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贺兰2007年发现首例HIV病例,到2013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21例。近2年艾滋病感染率迅速上升,2012-2013年占总感染率的57.14%,传播途径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共报告17人,占总感染率80.95%,感染者以20-40岁年龄组为主(13例),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11例)。结论贺兰艾滋病感染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强对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与行为的干预,防治疫情的扩散蔓延。

  • 标签: 艾滋病 疫情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