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免疫监测和评价。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当按照疫情报告属地管理的原则,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信息网络系统报告疫情。

  • 标签: 免疫 监测 评价
  • 简介:目的构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方法运用Delphi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从初选的若干个指标中筛选出反映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该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3个市的全部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10年的机构运行情况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与3个市的卫生行政部门2010年对其辖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考核排序结果进行比较,论证结果一致性。结果根据Delphi法、变异系数法筛选出7个一级评价指标和41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A、B、c3个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顺位与其卫生行政部门的实际考核结果比较,结果均呈正相关性[rA=0.929(P〈0.05)、ru=0.933(P〈0.05)、rc=0.786(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反映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能力,筛选后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较全面的对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妇幼保健机构 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且建立临床护理带教水平的评价指标内容,从而有效构建临床护理评价模型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结果利用评价模型对临床护理的某位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进行分析评价,评分结果为84分,说明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良好。结论临床护理见习教学效果的评价中,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有效地评价临床护理见习的教学质量,并且具备实用性与可行性。

  • 标签: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临床护理见习 教学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和评价我院门诊用药的现状,为我院持续改进、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所用的处方来源于我院2012年7-9月份,每个月随机抽查一日的处方(正常工作日),统计基本药物的处方数、药品通用名、处方金额、抗菌药物、注射剂的百分率等,从中抽查不合格处方进行点评。结果本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3.02种。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100%,处方的平均金额为元124.2。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7%%;儿科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4%;急诊科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5%;儿科使用一联抗菌药物为98.6%;急诊科使用一联抗菌药物为92.6%;儿科使用二联抗菌药物为1.4%;急诊科使用二联抗菌药物为7.4%;总门诊处方(包括急诊、儿科)使用注射剂为使用率17.9%;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6.6%,不合理处方为3.4%。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提高了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特别是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了基础。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医院2010内科系统各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某医院2005年-2010年医疗质量。方法采用Ridit法。结果2010年内科系统各科室-R值>0.5,依次排列为感染科、泌尿内科一、泌尿内科二、消化内科二、社区医疗中心、急救中心、老年病二科、老年病三科、消化内科一、老年病一科。-R值<0.5的科室为心血管内科一、高压氧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二、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核医学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血液内科。2005年-010年医疗质量有逐年下滑趋势。结论用Ridit分析法进行评价,简单明了,为医院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定期对住院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采取问卷回答的方式,对干预前后的肿瘤相关知识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实施前,各科室系统得分情况较差,平均为34.25±24.06分,实施健康教育后,分值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平均86.32±12.56分,患者对肿瘤的认识得分显著提高。结论住院期间开展肿瘤健康教育工作,结果较为满意,可以提高患者对肿瘤及治疗的认识。

  • 标签: 肿瘤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挫伤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膝关节骨挫伤病人的MRI资料记录了患者的年龄、骨挫伤病灶的部位、病灶的大小、病灶的范围、MRI的表现及附属结构损伤的部位。结果膝关节骨挫伤好发于青少年(41.7%20/48)、儿童(20.8%10/48)、中老年(37.5%18/48)50%的股骨外侧髁及胫骨外侧平台的骨挫伤伴有前交叉韧带的损伤,侧副韧带损伤中有47%伴有同侧的骨挫伤,50%对侧有骨挫伤,61.2%的骨挫伤发生于半月板损伤的同侧,对称9.8%,内外侧半月板同时累及19.8%。关节软骨的损伤均伴有软骨下的骨挫伤,48例骨挫伤中100%伴有关节腔内及关节的不同程度的积液,6%的骨挫伤有软组织的血肿。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损伤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约占妊娠的1%~2%,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0%以上,异位妊娠可影响患者以后的妊娠,随着异位妊娠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诊治异位妊娠的焦点已从挽救患者生命转向保持其日后的生育力,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及临床医师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异位妊娠治疗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及再次自然宫内孕率是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及其评价。方法总结器械清洗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清洗人员应采用规范的程序清洗,定期进行清洗质量的监测及评价评。结论掌握器械清洗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选择适宜的清洗方法,可保证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成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 器械 清洗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抽取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乙肝疫苗人员为调查对象,比较开展健康教育前后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态度改变。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乙肝防治相关知识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恐惧或歧视心理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开展乙肝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乙肝健康教育工作在乙肝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乙肝 健康教育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术前访问,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不实施术前访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人性化术前访视方案,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又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理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评价食品蛋白质营养价值,对于食品质量鉴定、新食品资源研究和开发等许多方面,都十分必要。

  • 标签: 食物 蛋白质 营养 评价
  • 简介:目的:对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所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现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我院于2012年1-12月对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主要的22台60Coγ射线远距离放射治疗机以及12台电子医用加速器性能进行检测。结果:60Coγ射线远距离放射治疗机性能合格率较高,在国家标准的其他项目中,60Coγ射线远距离放射治疗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格情况;电子医用加速器性能测试结果良好,多数电子医用加速器性能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结论:对放射诊疗设备性能进行定期检测,若发现偏差则应及时调整,以保障放射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陛。

  • 标签: 放射诊疗设备 性能检测 现状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RootSP根管糊剂充填根管后的临床疗效,为其在口腔治疗中的推广提供一个参考。方法选取口腔门诊需要做根管治疗的18-60岁的患者165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C组。A组用iRootSP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充填;B组用Cortisomal加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C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对术后24-48小时的疼痛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A组与C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C的术后6个月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iRootSP根充糊剂作为根充材料进行根管充填术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根管充填 iRoot SP根充糊剂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自2007年7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厚壁型患者17例,腔内型15例,肿块型14例。结论MRI以及CT对于原发性胆囊癌可以清楚的显示其病灶,准确的判断胆囊癌的侵及范围和程度。

  • 标签: 原发性 胆囊癌 MRI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范和降低实习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方法选2011年146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常规岗前教育;选2012年154名实习护士为实验组,实习前一周,运用“知、信、行”教育模式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系统化教育培训。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8例,低于对照组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P<0.05)结论加强护士岗前护理不良事件的教育,能提高护生护理安全知识水平、强化安全意识,降低实习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实习护士(护生) 护理不良事件 教育